第123章以资抵债,修剪旁支(求追订!) 贾珊转身就走。 和谁讨价还价呢,他贾珊是来治罪的,不是来要账的。 给你一次还账的机会挽救自己的小命,是给你脸。 你还真就借坡下驴摆起了谱。 “都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将他拦住。” 眼看贾珊就要走到门外,齐老夫人急了起来,伸手打了一下自己身旁的下人。 下人跑过去挡在贾珊的身前。 “小贾大人,你先莫急着走。” 贾珊转身看向急得不行的齐老夫人。 “齐老夫人这是要做什么,是要威胁朝廷命官吗。” “你回来!” 齐老夫人朝着贾珊招手。 “你这娃怎么就这么心急,我这话还没说完呢。” 贾珊的脸冷了下来。 “齐老夫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就在这说吧。” “事已成定局,你不想还钱,咱就抄家,到时候尔等都被押去陛下面前,且看陛下会怎么治罪。” 贾琏拉了拉贾珊的胳膊。 眼前这齐老夫人足有九十岁高龄,不能逼的太紧。 万一逼紧了,闹出点什么。 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也是不好受。 贾珊看了一眼贾琏。 让他放心,这老太太身体好着呢。 轻易出不了事。 如贾珊所说,齐老夫人宛若斗败的公鸡,整个人垂头丧气起来。 “你回来,我齐国公府还钱。” 贾珊眼睛一亮。 “说到做到?” “说到做到,我怎么会欺负一个小辈。” 贾珊心中不屑,刚刚我穷我有理,欺负他的人是谁。 贾珊眼中满是忌惮,狐疑的走了过去。 “齐老夫人,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本官的时间有限,来完你家,还要去别人家。” “若是再搞,那真别怨本官不念旧情。” 贾珊警告的瞟了一眼眼前的老太太。 齐老夫人深深点头。 “齐国公府能拿出来的现银不多,只有十万两银子,剩下的能否用钱庄作为抵还。” “吾家的那钱庄虽算不得什么,可在这京中也是一顶一的,二十万两可值。” 贾珊的眉皱了皱。 值不值的他说了不算,另外钱庄这个东西还是要谨慎的来。 贾珊将目光看向齐老夫人。 “可有近些年的流水账簿。” “还有,只是京中这一家吗。” 贾珊问出了关键。 陈家那钱庄名叫德胜钱庄,这钱庄在前齐国公手里经营的不错。 虽然近些年缩水了一些,但在市场上也是占到了相当的一部分。 而她若是只给京中这一家,那便就不值当的。 京中钱庄不少,这家又能值得了多少。 关键是外面。 齐老夫人苍老的眼睛落在贾珊身上。 “你想要几家。” “淮河以南!” 贾珊淡淡开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齐老夫人的脸开始挂不住,她家能撑到现在便就是靠得淮河以南的钱庄。 现在狮子大开口要了那钱庄,这就是要挖他们老陈家的根子。 贾珊神色不变。 “齐老夫人你这人不厚道,我这不是和你讨价还价。” “你家这钱庄的情况你也知道,每年的那三瓜俩枣,都不够朝廷搭里面的。” “而朝廷要想转卖也不容易,谁会要一个赔钱的钱庄。” 贾珊询问齐老夫人。 齐老夫人神色动了动,眼神也变的认真起来。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懂。 “十万两白银不给,淮河以北的可以抵给你。” “不成!” “淮河以北经济差,这钱庄在那边也是不挣钱。” 贾珊直接戳破。 “十万两不要,整个抵给朝廷能行!” “你在痴人做梦,你知道这是多少银子吗。” “你再往上搭个二十万两,也是没有的。” 急了急了,贾珊笑了起来。 “那您现在直接将朝廷的银子还上吧。” 齐老夫人怔了怔,陷入沉思。 “老大,你去算算家中地卖了能值多少钱。” 齐国公震惊的看向齐老夫人。 “老太太,那可是咱们家的根,不能卖呀。” “听我的!” 齐老夫人开口,齐国公只能去算。 他们齐国公府的地不多,除此大部分都买在了自己老家山东。 山东那边的地基本都被那几大家拢着,若想卖地也只能卖去那几家。 那几家皆是自古留下来的大家族,远非他们齐国公府能比。 一直到了现代,皇帝都是礼遇有加。 如此他们卖地只会被往死里压价。 这样还不如将钱庄兑出去,大不了他们齐国公府学学那史家咬紧了牙关过活,一样是过。 可他忽略了自己的儿子们,他能忍得了,他那些儿子们可忍不了。 而这齐老夫人也早就算过一笔账。 未来皇帝迟早会收拾江南盐政的问题,到时会有大量的盐商被查。 紧接着南方地价也会降低,地没了可以再买,可这生钱的东西没了。 想要再找回来就难了。 齐国公不情愿的让账房清算,可怎么算也是不够。 齐国公哭丧着脸回来。 “老太太,不够!” 齐老夫人睁开了眼。 “我库里还有五万两,剩下的六七万两把他们找来,让他们凑。” 齐国公露出苦笑。 那帮人属蝗虫的怎么可能拿钱。 “快去!” 齐老夫人催促,没一会齐国公这一脉被分出来的人皆都到了场。 贾珊也还在。 看见这屋里的外人,来了的人齐齐目光一顿,而后不动声色的行礼。 “老太太!” 齐老夫人点头,冰冷而又淡漠的扫过齐国公当年在外征战时生下的一帮庶子。 说来这齐老国公也是够狠的,临了临了摆了齐老夫人一道。 将自己手里的银子大半分给了这些庶子,只给齐老夫人与齐国公留了一点与这齐国公府公中的银子。 “今个叫你们来是为了当年你们老爷欠下朝廷的银子。” “当年分家的时候,你们皆都分了不少,现在这到了还银子的时候,也该有你们的事。” “都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吧!” 底下站着的庶子们开始七嘴八舌。 “老太太,这道理咱们都懂,可说到底这家咱们已经分了,而这银子是记在府内账上的。” “当年老爷虽然给我们都分了不少,可我们这人数,细分下来,一人也就能有个万把两,尤其这么些年过去,我等也没个营生,手里的银子早就见了底。” “是极是极!” 一人说话,一群人附和。 只要不掏银子就成,再一个这么些年,这齐国公府都帮过他们什么,什么也没帮过不说,还处处打压他们,让他们干啥啥不成。 而他们这心里话若让齐老夫人听见,她能笑死。 是你们自己干啥啥不成,现在反过来怨齐国公府。 另外一万两银子不少了。 二两银子便就能让居住在城边的百姓一年过的舒坦。 除了这,当年齐老国公更是给他们分了地。 光地里的收成就够他们吃的,现在在这里哭穷。 哭的着吗。 另外这齐国公府才是最难的,那老货死都不让她过的舒服。 齐老夫人也早有准备,让丫鬟将她梳妆台子上的账簿取了来。 看见账簿的庶子们目光顿了顿。 这老婆子又要翻旧账。 齐老夫人拿过丫鬟手里的账簿。 “这么些年,你们用齐国公府的名声打服关系的事,我都在这里记得。” “老二!” 齐老夫人将目光转向领头说话的那庶子。 “前年的时候,你用着齐国公府的名声,从宛平县县令手里谋了一块地。” “老三,半月前听说你从醉香楼赎了一个花魁。” 齐老夫人一一说过去,一众庶子们的脸开始急剧变黑。 齐老夫人将手里的账簿放下,目光再次落在这一众庶子身上。 “你们不拿钱可以,但是以后就别再称自己是齐国公府的人。” “齐国公府也不会再管你们,你们可都想好了,掂量清楚这其中的分量,决定了那就别在回来。” 贾珊看了看底下的这帮庶子,又看了看眼前的齐老夫人。 贾珊想起了贾家族人以及树倒猢狲散这句话。 如今齐国公府枝叶繁盛,是时候该好好的清清了。 不然再粗壮的大树都会被枝叶压死。 沉默良久,一众庶子陷入纠结。 其中老二率先做出决定,朝着齐老夫人一礼。 “老太太,儿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陈家老二要走,齐老夫人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鄙夷。 庶子就是庶子,出了事就知道跑。 “你给我站住!” 陈家老二的脚步顿住。 “走可以,将这东西签了,你便就可以走。” “不然,这债就还得有你的份!” 在齐老夫人的压力下,陈家老二还是签了。 签完之后,陈家老二将手里的笔一扔。 “老太太,说到做到,签了便就不能再朝我等要钱。” 齐老夫人笑着点头。 “放心,老婆子我即便是把这家卖了也不会朝你等要钱。” “而你也要记住,往后万不能再打齐国公府的旗号,齐国公府也会在外面宣布和你断开联系,以后你出了什么事,齐国公府也不会管你,你也不可上门求助!” “不然!” 齐老夫人冷哼一声。 陈家老二看了齐老夫人一眼,有没有以后还两说。 来之前,他就已经打听清楚。 齐国公府是惹上了事,这是在拿钱平事呢。 陈家老二离开,陈家其他庶子也都签了。 只剩下一个,这个庶子是这里面最老实的,也是最不会赚钱的。 “你怎的不走?” 齐老夫人问出了声,那庶子愣了愣,朝着齐老夫人一礼。 “儿不会读书,也不会经商,只能靠老本吃饭,离了齐国公府怕是活不了。” 说着这庶子拿出了两千两银子递给齐老夫人。 “老太太,当年老爷给我分了八千两银子,八千两银子里,这些年,我吃喝用度省着花花了近两千两,剩下的钱,前不久拿来买了京外的地,我能拿出来的也就这些了,还请老太太不要嫌弃。” 齐老夫人笑了起来,看向这庶子的目光逐渐变的温和。 “你娘死的早,以往我瞧着老九你不像是个聪明的,现在再看你却是最机灵的一个,而你那些个兄弟甭看他们赚得多,拿的多,但他们行的都是不义之财,往后迟早是要还回去。” “这钱你自己拿着吧,以后多领着横哥儿来齐国公府走动,再怎么样,这家里人也是你最亲近的人。” “出了事,还是得找家里。” 齐老夫人的一番话,感动的那在庶子里排行第九的庶子流泪。 在外面过活的这几年才明白生活不易,他为人木讷,不像他那些哥哥们会钻研。 尤其是一开始出去的那几年。 心怀雄心壮志,差点将自己媳妇的嫁妆银子搭进去。 后面还是齐国公府出手帮着他从那坑他的人手里将银子要回来。 “老太太您拿着吧!” “现在家里困难,估计您将那银子拿出去还上,家里也不剩几个。” “这两千两银子虽算不得什么,但也够府内的人吃喝,算是我为府里尽的一份力。” 齐老夫人看向一边的丫鬟,丫鬟将钱硬塞给陈家老九。 陈家老九变的不知所措起来。 齐老夫人又将目光转到他身上。 “你有这份心就好,这齐国公府还没到那程度,拿着钱回去吧。” “老太太!” 齐老夫人将眼闭上,陈家老九带着钱离开。 齐老夫人再次将目光转向贾珊。 “用这钱庄抵债可以,但是朝廷能给齐家什么。” 贾珊怔了怔。 “齐老夫人是什么意思。” 贾珊有些懵,不就还债,怎么牵扯到朝廷给齐家。 齐老夫人笑了起来。 “你这娃是不知道这钱庄的分量,还是当老婆子我傻。” 贾珊再次一怔。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我怎可能当您傻,您家这钱庄,虽然规模大,可这市场就这么大了。” “未来这钱庄只会越来越多,在众多钱庄的挤压下,您觉得您家这钱庄还会值钱。” 贾珊点出了关键。 齐老夫人笑着不说话。 齐国公开口。 “小辈你觉得开钱庄是靠什么。” 贾珊怔了怔,拿这个问题考验他这干部,真当他不懂。 贾珊斜眼看向齐国公。 “信誉!” 齐国公点了点头。 “德胜钱庄的名头已经打出去,我齐国公府卖的不只是这十几二十家的铺子,卖的是名声。” 贾珊露出了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