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顺着朱棣的话继续说道:“皇上,这就是了,皇上在北平的时候就不爱舞文弄墨,不爱整天和手下的官员开会,这如今皇上管的可不止一个北平,这是我偌大的大明一十三省。”
“皇上是马背上的皇帝,皇上喜武不喜文,这以后若是北疆有了战事,臣想皇上一定是会御驾亲征,皇上御驾亲征,朝中要留下谁来暂领国事?”
“三位皇子之中,老二和老三都尚武不尚文,这一点和皇上您简直是如出一辙,可这监国可不是光凭武力就能解决的,这监国是要有耐心,有细心,还要会算账,才能把这个国监的明白,皇上的三个皇子之中,只有太子最适合。”
朱棣也明白,这老二十说的是对的,和那些大臣们争来争去自己的确是没有这个耐心乏,这老二十简直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连自己以后打算御驾亲征的这个想法都猜到了。
这想法啊,倒是不难猜,只是这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皇上御驾亲征的事儿,这没有先例,下面的事情也就不好办了。
朱棣都能想到,到时候自己一说御驾亲征,这满朝文武那肯定是一百八十个拒绝,所以呀,朱棣还是按照老方法,既然你都已经猜出来了,那这事以后朕就交给你办了。
“这么说你是支持太子?”
朱松微微一笑:“皇上,臣是朱家子孙,这大明江山对于其他文臣武将来说是江山社稷,但对于臣来说是自家的一份家业!”
“臣会一直对陛下忠诚,之所以为太子说好话,是因为太子的确有监国的这个能力,若以后太子犯了大错,皇上若还想让其他皇子做储君的话臣也支持!”
朱棣脑子里面确实想要不要再教教老二,就算是他只是个只懂带兵打仗的莽夫,自己也有信心,能在十年之内把他调教出来,让他懂得朝堂政事。
可是这朱松的话也很有道理呀,朱瞻基此时方才四岁,据教他的先生说此子聪慧过人,年仅四岁,便能背诵古诗,习文断字,甚至自己还像模像样的做了一手小词。
这文若是搞得好也就罢了,大不了算是继承他那个不成器的爹,可这小子在武方面也颇有天赋,朱棣听了朱松的话之后也给朱瞻基配了一个教练武的师傅,那教练武的师傅对朱瞻基也是赞不绝口,说太孙天赋过人,悟性极高。
朱棣实在是太满意了,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但是这孙子这么优秀,这大明江山若以后能从他爹的手里再交到儿子的手里面,那可真是……
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呀!
可是一个和自己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儿子,脾气秉性都像自己,唯独就是文治这一方面脑子里面缺了根筋,这样的儿子也是每个父亲最喜欢的,也是最割舍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