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人力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尤其在战争时期。
战争时代后勤上很少会放大量兵力来保护粮草,哪怕粮草是重中之重。他们采取更为经济的方法,即将粮草分散运输,不至于让人一锅端来减轻人员配置上的压力。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员太多动静太大,不利于隐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押送人员也会在押送过程中消耗物资,大汉朝就曾经发生过在远征时候派军运送粮草结果到达目的地只剩下一车粮的情况。
而轨道运输恰恰能够满足——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消耗、最隐蔽的方法将粮食运到该去的地方的这一点要求。
同时,中元四年中,民众们养的马出栏了。
这些亚成年和从羌人处收购的马匹被一同送往边关进行磨合训练,同时汉军开始扩充骑兵方阵,擅长骑射的归顺匈奴骑兵以及羌人、大月氏人在骑兵的训练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汉军开始逐渐调整军队结构,开始了由步兵向骑兵、步兵转变的过程。
同年,刘启下令改诸侯国丞相的职务为相。
公布铸造伪造黄金、钱币者处以严刑的律法,废除私自铸币权,铸币之责全数收归国有,以各地藩王为铸币发布口岸。
在皇太子的一力推动下,景帝颁布了关于“疑狱”复核制的诏令。
其中明确法令和度量是用来止邪,不是为了以法杀人。
刑狱可以定人生死,人死则不可复生,死刑的最高审理权交由帝王。即从此以后一切因刑狱定死罪者必须推延半年执行,执行前交由帝王复审。
此计凡刘必遵,后世帝王不得更改。
另外,刑狱之事允许上诉,如果法令判定有罪而犯人心有不服,可以再上诉到上级,直至最高司法机构廷尉。不过如果上级判定结论不当,而评议者确实以律法而定的,不由评议者承担过失。
此法一则将人的性命放于最高点,二则便是提醒地方官僚审理法案时候不要以暴治民,律法的刑罚应当是最大值,而不是最小值。
执法之人应当在公正之余从宽考虑,以尽量不损失犯人自理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判罚。、
同时,景帝废分尸为弃市,明令鞭笞刑罚的工具为长宽有定式的竹板,执行者不允许更换等一系列零碎政策。他还让几个有司法经验的治狱人重新排演大汉的律法,增加如今新出现的罪名,减轻或者废除过去的不合理之罪。
其中便是以一个名叫张汤的年轻人最为瞩目,他所编纂的法书几乎得到了全盘应用,景帝非常高兴能够得到此少年英才,将之封为廷尉右监,秩千石。此人也是择才试选上来的人才中爬得最快的一个,到今日他也不过二十岁。
当时朝廷中有人不满,有心责难,张汤与之斗大汉如今的律令,无论《九章律》、《傍章律》之类的治国大法,还是《军法》、《章程》这类小律均是大获全胜,其对于如今大汉的律法制度全数了然于心,方方面面均能信手拈来。更难得的是,他虽看似为法家子,却自习《尚书》、《春秋》,法中带儒,正正符合了景帝的需要。
张汤一战成名,因为过于轰动立刻入了不少人的眼。但他不骄不躁,为人低调谦虚,一时间不少家中有女眷者都将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而对于这些人家的垂青,张汤均是以心有所属拒绝。
心有所属?谁家的女儿郎这般幸运?
有人以为他在推辞,纷纷追问,张汤实在被逼得受不了了当场做赋,赋中他将二人相遇比作天注定,又将那女子写得高贵美丽,最后写了自己因地位悬殊虽苦心暗恋却不得说,只能想尽办法离得近一些,只要看着她幸福就好,总之极为情深。
此赋一出便如催泪弹一般在人群中传开,秦汉间男女之事极为直接,基本上就是君既无情我便休,哪有这么深情等候还来个你若阳光我便灿烂的?
这也太深情了!
当下,被感动的长安群众立刻在暗地里活动了起来,有人觉得这定然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也有人觉得这贵女可能有了婚约,又有人说张右监如今可是一千石,这身份可不低了,他还没去求娶,说明是觉得自己的身份还不够……难道是侯爵贵女?
这个说法立刻给了众人灵感,张汤的身世太简单好查了,立刻就有人摸去了中山国。中山国国王和张汤同龄,中山国上上下下也没什么豪富在,众人刚有些失望,忽然有人灵光一闪,张汤在中山国求学的时候翁主是不是也在那?
几人当即恍然,然后再算算,这翁主和张汤离开中山国的时间也就是前后脚,虽然是张汤先走,但那不是早就知道翁主要回长安吗?
如此一来好像就对上了,立刻有人去找张汤求证,一贯儒雅的张右监闻言面色大变连连否认,不过这举动在众人看来自然就解读成了张右监不想坏了翁主名声,毕竟翁主尚未择亲。
又有好事者想要去寻女方求证,不过陈娇自从参加完中山王昏礼后就深居简出,家里和宫中两点一线,也不参与社交活动,实在难寻。于是就有八卦分子去寻了馆陶公主问她知不知道这事,馆陶公主面色一变立刻严辞否认,态度非常激烈。
这下子大家就都有了方向,有人再回想了下陈娇翁主在京城时候的脾气,再看看如今这个两点一线的翁主……哎,可怜见的,一定是被禁足啦!
于是你找我嘚啵嘚啵,我找他巴拉巴拉,渐渐地,就有人开始吃起了这两人的cp,觉得这求而不得默默守候的故事也挺动人。被《蛱蝶》熏陶过的长安城人民立刻拿出了自己之前没有被开发出的能力开始深度挖掘两人的故事。
然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消息——陈娇曾经是张汤的同学。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活生生的蛱蝶啊!!
富家小姐、穷书生再加上一手要拆散有情人的家长,可不就是齐全了吗?
蛱蝶在长安有多火,只要看如今长安的姑娘们还是以蝴蝶为主要元素的发饰就能知道。倒也不是没人怀疑这是不是有心人士的刻意算计,不过立刻有人给他们算时间了,蛱蝶入京是快四年以前的事,若是加上之前的编纂、设计排演等等,少说得七八年,七八年以前,翁主才多大?
他们这么算,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文学故事和剧集的编纂较为缓慢,一两年出个大纲,四五年填个细纲,十来年写一本小说是很寻常的事。然而蛱蝶其实是集百家智慧而出,骨架属于中山国,里头的血肉经脉则是群策群力,是一出不具备独立著作权的戏剧。所以,无形间这就误导了长安城不知名群众,偶尔有几个知道详情的也都保持沉默。
就在这档口,王皇后找馆陶公主谈话了。
说了什么别人都不知道,因为王皇后屏退了下人,但是从馆陶公主气势汹汹而出却可以看得出这二人谈得并不愉快。紧接着,窦太后也将馆陶公主叫了过去,面对窦太后馆陶公主自然不可能拂袖而去,她只能抿着嘴倔强地坐着,死都不出声。
窦太后见女儿如此姿态都有些无奈了,“老大,你到底对张汤有什么不满意,同娘说一说。”
窦太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亲昵地叫她了,这一声叫得刘嫖整个心里头都有些不是滋味,因为她很清楚母亲这一次的柔软是为了什么。她抖了抖嘴唇,吸了一口气道:“母亲,张汤的确是一个青年才俊,但是他没有爵位啊。”
“他没有爵位,要是犯了错,难道要娇娇拿钱去给他赎罪?”刘嫖摇了摇头,“大汉非军功不能封侯,若他是个将才,我还能赌一把,可张汤明显不是,这样的话娇娇以后生下的孩子岂不就是平民,日后谁看到都能欺负一把?这绝对不行!”
窦太后闻言无奈了。刘嫖拒绝的理由她早已猜到,但她也没有想到真的就和陈娇所说的一模一样。她的外孙女将她母亲看得透透的,反倒是她女儿对外孙女一点都不了解,“嫖儿,你怎么这般短视?”
她叹了一口气,“你可曾想过择才试之后大汉会有何等变化?你有没有想过作为第一次择才试最为显眼的人才日后的成就为何?你又有没有想过在你弟弟心中……”窦太后顿了顿,微微压低了声音,“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与继承祖辈荫蔽的侯爵,若是你,你选择谁?”
她没有听到刘嫖的回答,不过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窦太后对她这个女儿也极为了解,女儿脑子里头转的什么小九九更是一清二楚,“你是不是因为,太子主动要带着娇娇去中山国,就认为太子喜欢娇娇了?”
“母亲……”
“陛下不会让太子多一个姓窦的外戚。”窦太后直接打断了女儿的话,她“看”着刘嫖,眸光森然,“窦家,也不能再出一个皇后。”
“为什么?”这一句话直接戳中了刘嫖的痛脚,在她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窦太后的想法,“母亲,娇娇若是嫁给太子,对窦家也好,刘家都是亲上加亲的事情……”
“吕后当年让张氏入宫,薄皇后让薄姬入宫,吕家和薄家哪个落得好了?”窦太后毫不客气地说道,“刘嫖,你难道不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而且你就不觉得拿一家男儿郎的命运拴在女人的裙袋子上本身就是极其耻辱之事吗?”
母亲的话犹如一把利剑刺入了馆陶公主的心田。虽然窦太后没有明说,但刘嫖感觉自己宛如被扒光了一般,在母亲的眼前就是透明的。
是的,她不同意张汤和陈娇的婚事或许有对于侯爵这一身份关注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说到底她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们。
刘嫖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能为长子求娶阳信公主。
她的长子性格软弱,也谈不上聪明。隆虑侯对这个儿子的态度也从饱含希望变为失望,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若干年前陈娇的一句哥哥还不如我,更是如一把利刃深深地扎在了她的心底。
家世再好,也比不得男儿郎自己的能力好。陈家是开国功勋不假,可王位层层传递感情自然也越来越淡,陛下对于自己的儿子只是个面子情,比起自己的两个儿子反而更喜欢女儿。
太子更是和两个大郎说不到一起,哪怕有一个是他的姐夫也一样,这样的生疏关系令她不安。好在娇娇和帝皇家关系紧密,如果娇娇能够嫁给刘彻,那么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哪怕她两个儿子日后当真一事无成,看在是国舅的份上,陛下也不会为难于他们,最起码可以让两人安安稳稳,一辈子富贵荣华,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也算知足。
可若是陈娇嫁给了张汤,日后必然要跟着张汤于各地游走为官。时间久了,和太子的姐弟感情淡了,当然也没什么说话的立场,日后两个儿子有了意外岂不是连个求情的地方也没有。
当然,她也不仅仅是为了两个儿子,她也考虑了女儿的幸福。
嫁给了袭爵者可以留在京城,也能留在她身边,有她看顾定然不会有不长眼的敢欺负娇娇,这有什么不好?而且有爵位便有封地,只要找个人老实的不会参与到谋反大案的,起码能衣食丰足生活无虑。到时候娇娇的孩子也能是公侯之子,起码也不会有不长眼的去欺负了,这又有什么不好?
但这一切在母亲的口中,却成了她硬是要将两个儿子拴在了女儿身上!
刘嫖气得发抖,她一时间差点忍不住心中恶意想要反击窦太后。但她最后还是将那一句「窦家已经出了一个王后,自然看不上娇娇的关系」给吞了下去,她这一句话一说打击面太广,要是说了就当真没有挽回机会了。
她咬了咬丰润的嘴唇,“母亲,娇娇若是要嫁给张汤也无妨。”她话语中带着点恶意,“除非他能拿一个三公来当做聘礼。”
窦太后沉默久久,最后轻轻叹了口气,“看来,你是心意已决了。”
“母亲,我也是为了娇娇……”
“刘嫖。”
“你把娇娇送进宫来吧。”窦太后的话语冷冰冰的,“没有教好你,是我的错,我不能让娇娇也被你教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