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的中国,每年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往往会传出某条新闻:“XX主演的XX电影登上了戛纳电影节场刊”,再搭配上精致的图片,一听就非常的高大上。 实际上这都是忽悠傻子的套路。 场刊顾名思义就是电影节现场的刊物,它由一本叫做《每日银幕》的杂志举办,在电影节期间,每日一期,在现场免费赠送。 它刊登着关于电影节的各种信息,电影的资料、幕后、评论,以及……广告! 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打广告,明码报价,几万块就可以搞定,你要是肯出到十几万,封面也上得。 场刊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页的“场刊评分”。 这个评分由八到十二家媒体的影评人组成的团体打出,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满分四分。 这个打分,被认为是金棕榈的风向标!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比如,2014年,《阿黛尔的生活》横空出世,拿到了3.6分,创下场刊打分记录,最终如愿拿到金棕榈。 而两年后《托尼·厄德曼》打破纪录获得3.7分,却连个毛都没拿到。 那一次拿到金棕榈的《我是布莱克》,只有2.4分。 总而言之,戛纳电影节的场刊,就是个扯犊子圈钱的玩意儿。 但国内的片商却利用这個扯犊子的玩意儿割了不少韭菜。 现在,场刊给《少林寺》打分了。 3.5分,震撼全场! 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分,《少林寺》剧组的人都激动坏了,连《侠女》剧组的人都跑来道贺,身为中国人,与有荣焉。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戛纳电影节,不懂这里面的套路,还以为《少林寺》要拿大奖了呢。 只有杨叶相当淡定,因为他知道这破玩意儿没什么卵用,不过看在大家都这么高兴的份上,他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 “很少见你笑!”杨叶对徐风说了一句。 这位冷面美人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微笑,被杨叶看见了。 徐风的笑容顿时敛去了,淡淡地说道:“因为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人生路很长,总会有的。” “嗯!” 整个展映期间,《少林寺》的放映厅人头攒动,场场爆满。映衬得其他展厅冷冷清清,观众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