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的次元之眼帮助1号世界的科学家们打开了通往无数平行世界的大门,这是一次超级重大的发现,只要给予1号世界足够的时间,1号世界就可以凭此一飞千里。
每一个平行世界的时间线都是不同的,科技发展程度也是有差别的,试想一下,就算1号世界不以武力入侵其他世界,而是选择与别的世界进行合作,他们所能够获得的财富也将是无穷无尽的。
然而现在一号世界缺少的就是时间。
为了争取时间,不只是博德依格在拼命,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
根据孟庆箫的要求,雪熊国把他们国家所有的卡迪琳娜轨道炮全部贡献了出来。
要说1号世界航空技术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强汗国,也不是博德依格,而是兰斯国。
兰斯国把他们国内最厉害的航空技术专家全部派到了强汉国。
还有落日帝国的人工智能专家和莱德神圣联邦的机械专家,也被紧急送往强汉国。
只有72个小时,许多人都在想,强汉国用这些人才究竟能够创造什么奇迹?
会创造什么奇迹呢?
自动获取超级计算器数据的机器人,是落日帝国和莱德神圣联邦专家们共同研发的,他们只花费了很少的时间就成功了,因为有全球的人民在为他们助力。
负责往强汉国不停运送各类人才的飞机是由兰斯国提供的,兰斯国一直在担任着飞行大队长的角色,还有他们的专家,全部在为陆采诗服务,陆采诗的飞行器即将迎来华丽蜕变。
那些负责获取异世界坐标的信号发射器,它的关键技术是由博德依格的科学家提供的。
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1号世界的各个国家,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团结过。
说到黄鼠狼的次元之眼,那就不得不再提一下袋鼠的次元袋,在平行空间研究院的日夜努力下,他们对于次元之袋的研究也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小说《西游记》里,弥勒佛拥有一个能将世间人、神、仙全部装进去的麻布口袋,名叫人种袋,在人种袋里面就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它虽然外表看上去很小,但是人在里面却并不感到拥挤。
袋鼠空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它和弥勒佛的人种袋哪个空间更大,就很不好说了。
科学家们根据袋鼠次元之袋的原理复制出了次元口袋,以科学的手段重现了玄幻小说中描写的储物袋。
当然了,科学家们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开辟空间,次元口袋只是被连接到了袋鼠的次元空间里,而且次元口袋的口子也不能无限延伸或者缩小,他们只是实现了完美复刻,大小和袋鼠的育儿袋差不多大,然后为了缩小它的体积,又把袋子做成了束口袋的形状。
袋鼠背着它的育儿袋时,虽然也显得很大,但是因为袋鼠身体的衬托,大家并不觉得那袋子有多大,可是当科学家们将复制版本单独展开呈现时,人们才知道,这个袋子真的很大。
这口袋即使是折叠之后,普通的学生背包也装不下,必须要做一个加长加厚的背包才行,它的也不轻,超过200斤,达到了238斤。
额外的空间门虽然开辟出来了,可是要取出里面的东西也很麻烦,并不能像玄幻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凭借神识或者想象就可以取出,也无法像袋鼠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取出。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科学家们又刻意打造了一系列全自动工具,甚至可以说是工程。
首先是为每一个次元口袋都划定一块专属的地皮,然后工程师们在这块地上安装一个全自动装货和卸货的车间。
在次元袋的出入口位置,它会自带物品扫描功能以及红外与语音识别功能,次元口袋的使用者只需要对着口袋里面喊一声物品名称(或者佩戴耳麦也行),次元空间里的车间就会紧急启动,用最快的速度把那件物品送上次元口袋的出入口处,使用者只需要把手探进去就可以抓到,当然如果物品不怕摔,他也可以直接把口袋的口子往下倒出来。
如果往里面装东西则更简单,直接塞进口袋里就可以了,易碎物品也不怕,因为空间里时刻都在开启着反重力系统,它会把一切物品都缓缓放到地面,而在这个程度中物品扫描功能就会开启,自动识别该物品的名称。
识别不出来也不怕,你可以自己命名,如果你来不及自己命名,它会给这个物品编号,然后放进无法识别区,当你下次想取的时候,你的眼镜里会弹出可供你选择的物品画面。
即使你连眼镜都没戴,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用语言描述那件物品的形状和尺寸,它也可以把那件物品给你送上来。
这就是科技修真,以科技的手段来实现修真者才能使用的神通。
虽然说大道至简,可是一切简单的操作背后,必定包含着无比复杂的工作流程。
任何牛逼的东西都是如此,当你觉得简单的时候,那一定是因为已经有人提前做好了那些繁琐的工作。
次元口袋的问世,无疑会极大地方便人类,但是要生产一件次元口袋非常麻烦,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目前也只有一件试用品,给到了孟庆箫。
当8个世界的坐标全部获取完成时,勇士招募计划也结束了。
这种临时抱佛脚凑出来的战斗人员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实在是令人非常怀疑,但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可想了。
这是许多人的心声。
诚然,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会有自己的特种战斗部队,或者像超能战士训练营那种更加厉害的机构,但是孟庆箫的勇士招募计划也并没有限制任何人参加,如果这些更厉害的角色愿意参加招募,孟庆箫自然乐意至极,而如果他们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给代替了,这也是孟庆箫乐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