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944章太后垂泪(1) 难道皇室之人真就这般凉薄不成? 可大家闺秀有大家闺秀的无奈。 栾诗双不敢离府,亦是不敢在赵昺面前露出任何不满之色。 若是惹得赵昺不开心,将要遭殃的不仅仅是她,还会连累她后头整个娘家。到时候,她不仅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会被家里人唾弃。 而赵昺走进大殿以后,则是立刻让侍卫将陈宜中给叫到了大殿之内。 陈宜中小跑着进殿,显得对赵昺之事很是热心,刚进殿便问道:“殿下,皇城那边传来的是何旨意?” 他极为刻意的避免在赵昺面前提及“皇上……”两个字。 因为这极可能让得喜怒无常的赵昺暴怒。 府中以前曾有人因为这个而被暴尸荒野,陈宜中虽不担心赵昺会因为这个就责罚于他,但是却也不愿去触赵昺眉头。 “你看看。” 赵昺直接将圣旨扔到陈宜中手里。满脸怒容,在这稍显昏暗的大殿内显得极是狰狞。 陈宜中打开圣旨,扫过上头寥寥十余字,眉头便是微皱起来,“皇上这怕莫是有意在试探您?” 赵昺冷哼道:“我这位哥哥,心思可是深沉得很呢!接他的旨意去长沙,本王怕就是再也别想回到横山寨了。” 陈宜中微微抬头,“那殿下是如何回复钦差的?” 赵昺道:“说我身子不适,暂且推诿了。” 陈宜中点头,“殿下如此缓兵之计堪称绝妙。既可以避免前往长沙,又可以让得那头无法确定您是否……” 他很聪明的没有选择最后两个大不韪的字给说出口。 赵昺却是冷笑,“可本王就是担心本王那哥哥不会这么容易就被糊弄住。” “那殿下的意思……” 陈宜中稍微抬起头,“咱们加紧时间布局?” 赵昺踱步沉吟好半晌,“先如此吧,但不能让外界瞧出端倪。咱们现在毕竟还没有和那头厮杀的实力,若是我这位哥哥不急着动手,咱们尚且还可以再隐忍几年时间最好。” 他到底执掌邕州等地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在这地方根基还算不得太深,更是没法影响到邕州以外的地方。 如果不是邕州毗邻越李朝和大理,真要造反起来,便不出意外会是四面皆敌的情形。 “臣领命。” 陈宜中缓缓躬身,将圣旨向着赵昺递还过去。 赵昺接过圣旨,却是将其给直接扔到了地上,然后快步向着殿外走去。 陈宜中回头看他背影,微微摇头,眼中流露出几分讥诮之意。 玉玲珑说他志大才疏,还真是一语中的。 空有要造反的心思,却没有和其匹配的胆气、计谋、心胸,只敢在王府内深处做些假装皇的小把戏,当真不堪造就。 赵昺回到后头寝宫。 寝宫中仍是皇宫大殿布局,金碧辉煌。 他径直坐上龙椅,对着殿外喝道:“让那两个贱人进来。” 两个贱人。 原本只有那酷似颖儿的女子会被赵昺如此称呼。而现在,却又加上了个红袖姑娘。 进入广王府这世间顶尖儿繁华的笼子,却落得遍体鳞伤的金丝雀。 殿外有侍卫领命。 红袖和那酷似颖儿的女子都很快被带到大殿之内。 侍卫不敢多瞧殿内布置,习以为常地关上门又走出去。 坐在龙椅上的赵昺已经自己解下衣袍,神色阴冷至极,“过来服饰朕!” 酷似颖儿的女子眼神麻木,跪倒在地,向着赵昺爬去。 红袖红唇紧咬,有些犹豫。 赵昺冰冷的眼神豁然落到她的身上,“朕的话,你没有听到不成?” 话语中有着浓浓的暴戾之气。 红袖眼眶微红,终究是跪下地去。 大殿内很快响起痛呼声,还有赵昺变态的笑声。 陈宜中还未走出王府正门,就有女子从旁边突然缓缓走出来,将他拦住。 正是玉玲珑。 现在也只有还未落入赵昺魔爪的她在王府内享有最多的自由了。 陈宜中左右瞧瞧,低声道:“阁主。” 玉玲珑脸上带着淡笑,“那传旨太监带来了什么旨意?” 陈宜中道:“宣广王进皇城。” “你怎么看?” “依我看,这是大宋皇上在试探广王。广王已经接口身子有恙推诿,但这点把戏,怕是瞒不过那位圣明皇上。” “呵呵……” 玉玲珑闻言忽的轻笑出声,意味深长,“看样子,好戏快要开场了。” 陈宜中微微眯眼,“阁主真不打算让大理出兵相助?” 玉玲珑却是不再做回答,只是对着陈宜中揖礼,然后向着王府深处走去。 原来是不远处有侍卫走过。 背影婀娜动人至极的玉玲珑嘴角勾起讥诮笑容,自言自语,“此消才能彼长。我们大理若是掺和进来,还要他广王作甚?” 大暑刚过。 稻田中金灿灿的稻子都已经被收割,无数谷粒被整齐摊放在民间各处空地上。 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晒谷坪……”,而每到这个季节,各村晒谷坪上就会晒满谷子。同时也立起来许多用稻草扎的稻草人。 但这还是止不住贪吃的雀儿。 所幸有顽童守株待兔,用绳子牵着簸箕,有雀儿偷吃谷粒时,便拉动绳子,将雀儿罩在里头。 以往,总有大富之家的恶奴在旁边喝骂这些孩童,也驱赶鸟雀。但今年,却是没有。 这大概是大宋有史以来百姓们耕种、收割最为积极的一年。 因为今年收获的谷子都是他们自己的,而不像是以前那样,只是替那些主户家里做活。 田野间,笑声不断。 大宋各地的农业部官员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到民间观望境内的收获情况,然后也是喜出望外。 到底还是用心才能种出好粮食来,今年收成,除去早就分田的广南西路不论,其余诸路较之往年都要丰硕不少。 想来,只要成功将税赋收缴上去,朝廷粮库今年该可以有余粮堆积。 各地农业部主官将各家各户的最高亩产都登基在册,然后层层上报。传到县里、传到城池,再传到郡城,最后传到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