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沄平静了下来,说道:“这两年跟随夫子学良知,与海宁那边的诗社联系不多。一帮新老诗友纷纷劝留我,他们说,老诗友这么大年龄了,渡海过江跑到绍兴,何苦呢!学什么良知呀。他们说苦!他们哪里知道,我现在正好相反,是脱离了苦海,脱离了牢笼。去年腊月,下着大雪,我要来陪先生守岁,正要出门,我大儿子董谷跪在大门外,哭着求我在家过年。他们哪里知道,学良知,是我所好,我要跟从自己的所好。所以,我干脆改号以明志,从吾道人就是我的新号。”
王艮说道:“好,从吾所好,从吾道人。”
王阳明问道:“从吾道人,你说说,这从吾里有什么学问?古代的读书人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哪个自己?单纯为自己是不是自私自利?”
董沄说道:“夫子总教人立志,弟子这个号,就是表明心志。至于说为自己不为自己,弟子还没想过。先生,这里有什么大学问?”
王阳明对王艮和钱德洪说:“汝止,你们说说看。”
王艮说道:“修身为自己,修去私心,修来良心。天地万物都是一体,能修到这一步,说是为自己也行,自己就是天地万物;说是为天地万物也行,天地万物就是自己。”
王阳明点着头道:“汝止说得对!这个我,分大我和小我,中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我。只知道吃饭睡觉的我是小我;有善有恶的我,这个是不大不小的我;良心的我是大我,这是天人合一的我,只有这个良心才有良知。从吾道人从的是这个大我。是不是,从吾道人?”
董沄会心地笑道:“我自然要从良心的我。”
王阳明笑眯眯地说道:“说起来,还不止三个我,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我。”王阳明看向王艮和钱德洪。
钱德洪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问道:“先生,刚才您吟诵诗句,有句是‘自将闻见苦遮迷’,您说闻见遮住了良知,那么闻见和良知是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道:“欧阳德来信也问了这个问题。欧阳德知六安州,在六安州建了一座龙津书院。我是这样答复他的:见闻知识,虽然不是良知,却是良知的作用。就像镜子一样,擦得干干净净,照得清清楚楚,这是良知;蒙上灰尘的镜子,虽然不清楚,毕竟也能照一照,照出来的结果,就是见闻知识。镜子就是良心,镜子蒙尘,是人心,镜子干净了,是良心。”钱德洪轻轻点了点头。
夏去秋来,时光如梭。中秋到了,圆月当空。天上是圆满,地上是喜庆。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日益成熟,并传遍了天下。伯府内的碧霞池畔,摆满了桌椅,有酒,有菜,有月饼。在座的王阳明的弟子,有上百人。碧霞池上的天泉桥上,摆着主桌,董沄陪着王阳明。
钱德洪主持仪式,第一项是王阳明抚琴吟唱:“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吟唱后,王阳明请大家吃月饼。吃过月饼的弟子们,自由赏月,有投壶游戏的,有划船赏月的,有吹箫鸣笛的,有吟诗歌唱的。清雅的歌声唤醒了碧霞池内已经入睡的金鱼……
十一月十七,张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王阳明取名叫正聪。老年得子,十分珍贵。绍兴府新知府黄绾是河南息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他模仿当年鲁昭公送鲤鱼祝贺孔子得子孔鲤的古礼,登门送上三条大鲤鱼。山阴县知县吴瀛,会稽县知县林炳,各自上门祝贺。亲戚朋友、弟子们,连着热闹了几天。老树开的消息还惊动了九十多岁的舅姥爷岑东隐老先生,他特意从余姚赶到绍兴祝贺。满月宴上,给岑舅姥爷当陪客的是老状元王华的同年举子静斋先生和六有先生,两位都已是九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三位人瑞的贺礼是三首诗。王阳明答谢唱和了三首诗。张夫人抱着孩子走到这一桌时,白胡子看黄嘴叉,老眼看小眼,百岁看满月,四张脸都是天真的笑,天真地笑着的三位人瑞,这一刻也成了小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