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从小就是皇帝的人,跟本理解不了自己的儿子们,苦恼于兄弟众多和父皇长寿所带来的压力。 众人拼命的争夺,为此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的用尽手段,不仅仅是皇位的诱惑,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就说老九老十老十三,本身就是皇子,自己也不是当皇帝的料,老老实实的熬着,最后也能当个王爷。跟着老四老八冒险,就是事成之后,自己也比之前强不了多少,为什么要参和进去。 身不由已罢了! 这些处境下,导致的心态是康熙无法理解的。 所以康熙对于为了争夺储君而耍谋略,进而手足相残的行为,深恶痛绝。反而喜欢弘历的单纯,只有在孩子身上才能看到他欣赏的那种正大光明。他却忽略了,弘历不过是少不更事,不懂权力的珍贵和好处,等到后来长大了,面对帝王宝座的诱惑,一样会舍下身段不择手段的。 从康熙后来将弘历带回宫中抚养,就可以看出,康熙对老四胤禛也是不甚满意的。觉得胤禛性格上有缺陷,为人太过刚强,不懂变通,没有包容;待人苛刻严厉,做事心浮气燥,缺少人君的大度和格局! 不被众人所拥护,不会做出妥协,不懂团结大多数的政治势力! 这一点是硬伤! 在李言看来也是认同的,老四胤禛做皇帝是有些不太合格,只是当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以老四的性格,做一个辅臣是最好的,在皇帝的支持下,力行改革推进新政,为朝廷做一些实事。而不是以皇帝之尊,亲自上场参与博弈,最后弄得满朝的大臣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自己也因为无人可用,最后精力憔悴耗尽心血而死。 李言打心眼儿里,也确实心疼这么一个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的人,不管他是皇子还是大臣,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百姓为国家做事,李言就是认可的。 四哥啊! 我也是为你好 想想你做皇帝才十几年就生生的被累死,还被人不理解。 前面为了新政而死,后面弘历刚上台,就将老四的改革丢到了一边,大肆享乐。若是做一个臣子,不那么拼命,寿命应该能更长久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