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徐徐诱之 > 第44章 过年(下)

第44章 过年(下)(1 / 2)

 推荐阅读: 垃圾堆里捡来的媳妇 快穿:恶毒女配洗不白了 文明观察报告 我在神诡大汉加点修行 两京十五日(全集) 小可爱你被逮捕了 网游之神宠猎人 汉风烈烈起南洋 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就范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44章 过年(下)

今年则不同:帅府最重要的新妇入门,宁军声势震天,所以寿夫人在冬月里请示了老帅后,早已提前开始广邀著名的戏班子和各色杂耍来府里演出,不拘是熙醒生的相声,邹福远的评书,刘鸿霞的奉天落子,李金顺的评剧,余书岩、杨小楼的京剧,刘宝全和徒弟白凤鸣的京韵大鼓,小孩子们和奉九都喜欢的驴皮影儿和杂耍……不管喜欢什么,总能挑到自己中意的。

奉九听说寿夫人在拟单子遍邀名家,倒想起一件事来,赶忙请寿夫人别忘了邀请她在广东时认识的那个粤剧旦角芙蓉秀,至于奉九曾真有点对不起的小彩红,倒不必特意提携,人家早已彻底成名,在全国都吃香得很。

堂会一开,人声鼎沸,宁府下人和警卫队官兵个个喜气洋洋,因为从今天开始,只要不当值,他们就可以像那些老爷夫人似的,端端正正地坐在舞台正下方,好好听一回这些名角的拿手好戏。

当值的听差们照旧流水价传着热手巾把和茶水、零食小吃,这些都可以随意取用。

奉九陪着宁老夫人在二楼看了会儿奉天落子,下午的戏目,最是热闹非凡。

几场各有千秋、精彩纷呈的表演过后,奉九看到了芙蓉秀,马上冲她招手,装扮得人比娇的芙蓉秀忍了笑,专心地在舞台上甩着水袖——她今天饰演的是《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身段优美、眼神流转、唱腔华丽,奉九看得出了神,忽然想着是不是台下除了自己都没人听得懂这粤语呢?

正在楼下忙着跟几个登门拜访的老帅亲信联络感情的宁铮忽然听到粤曲,有点纳闷,心里一动,道了声失陪,慢慢踱出来,看了眼台上的芙蓉秀,立刻把目光调转到奉九的脸上。

奉九一向敏锐,没一会儿就觉察到有人在盯着她看,于是目光一转,一下子捕捉到了宁铮的目光。

她笑了,淘气地冲他了眼,意思是你们谁能听懂这唱词呢,估计也就是我了吧?

宁铮也笑了,他当然不知道这台上的青衣是何许人也,只是……还好,看来用不着在意。

奉九不再理会宁铮,专心听戏,还不忘给宁老夫人翻译唱词。

一会儿芙蓉秀唱完下台了,奉九还想着,自己这私心也是够重的:无他,甫一见到芙蓉秀,这个人就合了眼缘,所以想着能帮就帮一把。

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奉九算是个很任性的人。

果然,因着在权势熏天的宁府唱了新年堂会,芙蓉秀所在的戏班由此声名大噪,本来他们班主能接下这远在东北的堂会也不是为了经济上有多少赚头,还不就是为了在全国出个名露个脸,这个目标已圆满地达成了。

他们回了广东后大受欢迎,芙蓉秀也对奉九甚为感激,自不必提。

听了好一会儿戏,大人们有些乏了,陆陆续续地有人回去小憩,等着再晚些时出来赏烟。

此时早已过了亥时,宁老夫人能挺到这个时辰不睡已属不易,老人家免不了呵欠连连,奉九觉得打呵欠打出眼泪的宁老夫人很可爱,笑着扯下手帕给她擦眼泪,又轻声细语地劝了会儿,老奶奶果然解除心理负担地起身决定回去了。

奉九送走了老人家,又返回二楼,正跟巧稚巧心坐在一起看戏嗑瓜子儿,忽然看到宁铮从一楼拾级而上到了她们面前,俯头在她耳边低声问道:“想不想回娘家看看?”

奉九猛地抬眼,喜出望外之下连连点头。

宁铮一笑,跟两个妹妹稍稍摆手,拉起奉九转身就下了楼,奉九不好意思地看了两个小姑子一眼,顺从地跟着丈夫下了楼梯;巧稚从后面刮脸羞着宁铮:真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妹妹的杰出代表。巧心好笑地把她的手拉下来。

两人从西角门偷偷溜出来,宁铮开车直奔胭脂胡同。

此时街上早已空无一人,明亮的街灯照得覆盖着厚厚积雪的路面一片银白,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一对大红灯笼,路两旁的灯柱上也挂着市政府出资购买的红灯笼,四下里不时地响起各家各户放鞭炮的声音,说明又有人家开吃年夜饭了。

虽说叫年夜饭,但每家开饭的时间都不尽相同,但饭前放一长挂鞭炮却是奉天特色。

帅府就是开得早,刚过酉时就吃上了,这主要是老帅体贴,照顾到了自己母亲需要早早就寝的习惯。

很快汽车开到了武陵园正门旁的小角门处,奉九急急下车跑过去拍门,守门的听差问明白是六小姐,赶紧高兴地开了角门。

宁铮跟上来,微笑着给守门人回礼,拒绝了他要给唐老爷报信儿的打算,与奉九一起绕着冬日已结冰的湖面,穿过千步长廊,步行到奉九奶奶的住处去。

这个时间,按照唐府规矩,大家应已吃过了年夜饭,正在包饺子。

唐府的规矩是,三十儿的饺子必须自家人包才算数,这也是当年唐府还未分家时,奉九母亲主持中馈定下的规矩。

他们一进去,就听到阵阵欢声笑语,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唐家二房人全体困惑地转过头来,当看到是奉九和宁铮出现在屋子里时,都吓了一大跳。

随即奉灵和小不苦已是惊叫连连地冲了过来,一边一个抱住了奉九的胳膊,宁铮早已识趣地退到了一旁,要不也得被不苦的小屁股挤到一边。

奉九左支右绌地应付着这两位的歪缠,还不忘高声给奶奶、父亲、继母、大哥大嫂请安,宁铮也忍笑跟着照做,年逾古稀的唐奶奶这个高兴,早笑成了一朵大菊。

惊喜交加的唐度嘴里连说“胡闹胡闹”,但还是笑着给夫妻俩让出一块儿地方来,包饺子的桌面是两张小八仙桌拼起来的,上面有撒着布面的柞木面板、玉石擀面杖若干,三盆饺子馅儿,还有盖着湿屉布揉好的几个面团。

早有机灵的小丫头捧上了洗手盆和香胰子请姑娘、姑爷净手,此时奉九已被松开,夫妻俩都挽起了袖子,跟大伙儿一起包饺子。

宁家的饺子有个特色,就是要把一把小碎银子、十几块果和年糕碎块儿包进去,代表“财源滚滚”、“甜蜜如意”和“步步高升”。

奉九是擀饺子皮、包饺子都会,这也是云夫人从小培养得当;不过大家都没想到宁铮擀饺子皮的动作也很熟练,他解释说小时候母亲经常包饺子,所以跟着学会了。

奉九觉得这样挺好,要不大家都在忙——虽说不苦可能是在捣蛋,但满桌就他大少爷一个人在那儿抄个手也是不大好看。

大家齐动手效率就是高,没一会儿包好的饺子就占满了好几大盖帘儿,下人们拿下去煮,很快,一盘盘的煮水饺就端了上来。三十儿的饺子没有头,除了水煮,不会象平日里那样上锅蒸或做成烙冰煎饺;宁铮谦让了一下,端过一盘饺子开吃,还很懂事地夸赞唐家饺子馅儿调得好,这让卢夫人很是得意。

大家也都动筷,奉九蘸着混有酱油、陈醋和芝麻油的混合调料,深觉还是自家饺子最好吃,嗯,比刚刚吃的帅府饺子还好吃。

没一会儿功夫,就开始有人吃到包着碎银子、果和年糕的水饺。

不管谁吃到包有特殊馅料的饺子,满桌的人都会哄然叫好,说吃到的人新的一年必定能够“甜甜蜜蜜、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前程似锦、鹏程万里”……乱七八糟一堆的吉祥话儿。

可没想到宁铮吃到的“糕”最多,等他终于放下盘子,满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好笑——宁铮年纪轻轻,已是上将军衔,作为少帅,统领民国最强军队之一的宁军,还要怎么“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宁铮也有点儿尴尬,奉九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热闹,忽然听着小不苦扯着嗓门,不过这次好算没破音儿地喊了声“早生贵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奉九姑姑出嫁时跟着什么人学的。

霎时间满堂哄笑,宁铮喜得一把抱起不苦,跟他贴了好几个脸儿,不苦不好意思地藏了小脸在他肩膀上,心里腾起一点小小的自豪。

奉九红了脸——这个小白眼狼,跟着打趣姑姑,他到底懂不懂这话什么意思就跟着瞎喊?

呆了半个时辰,大哥唐奉先开始轰人——毕竟是出嫁的姑娘,除夕夜跑回娘家本于理不合,,这都呆这么长时间了,再不走就不像话了。

唐奉先瞅瞅奶奶和父亲一脸慈爱笑到痴呆的样儿,赶人的话肯定是说不出口的,所以这个坏人,还是由自己来做吧,反正从小到大,他做的还少么?

奉九当然知道武陵园不能久留,只能跟大伙儿道别,说好过几天再回来,这才不舍地跟宁铮一起离开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