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了。”邵天军笑了笑,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开始逐条问于东问题。
这一次没有对问题,邵天军直接开问,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于东这边直接跳过就行。
邵天军先问了几个跟《一天》有关的问题,随后又开始问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在金陵的生活怎么样,有没有新书计划之类。
他们这次并不单单只做《一天》改编电影的新闻,而是准备为于东好好做一篇人物专访。
这不仅仅是因为于东现在出了大名,也因为于东人在金陵,对他的报道有利于苏省的宣传。
既然想要对苏省进行宣传,肯定要牵扯到于东身边的事情,尽量用问题引导他多聊一聊当地的人文风土。
于东也很上道,采访当中把金陵大夸特夸。
而且他说得有理有据,大到周围的旅游景点,小到街头巷尾,他像是个本地人一样细数家珍。
邵天军听得感慨不已,这于东来金陵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竟然融入得这么好,了解得这么透彻。
同时他心里也定了下来,之前他还怕于东平时都闷在学校,对金陵了解不多,还想着给他提醒提醒,现在看来完全不用,只需要于东自由发挥便可。
其实于东对金陵的了解也就仅限于鼓楼周围这一片,再往远去他还真不了解,前世在这呆了十几年时间也没走过远地方,都在周围打转了。
但这已经完全足够了。
等到采访结束,于东把邵天军送走之后,他自己就带着《向西》的稿子去了《钟山》杂志社。
于东倒并非想要把这篇小说投到《钟山》,只是苏桐上次特意说了,有稿子就拿去给他先睹为快,于东当时也答应了。
近四十万字的稿子,叠起来一大摞,厚度接近一拃。
于东把这么一沓稿子放在苏桐桌上时,他这位师哥愣是没反应过来。
“这是我新书的稿子。”于东笑着解释。
“新书?这多少字?”苏桐翻了翻稿子,“我估摸着得有三四十万字吧。”
“差不多四十万字。”于东点头,“师哥您受累,给指点指点。”
苏桐给了于东一个白眼,“跟我说话还洋腔怪调的,你这篇幅我们有点难弄啊,《收获》那边也是,他们的篇幅,你这部小说分两部分连载都够呛。《十月》和《花城》几家倒是没问题,《当代》刚刚连载完《白鹿原》没多久,估计也够呛。”
“哦,对了。”苏桐又想到了什么,问道:“你这篇小说对于性的描写,多么?”
于东正要回答,苏桐却摆了摆手,“算了,我自己看吧。问你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近些年这方面管得严,我听说《白鹿原》也是删掉了好几万字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