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索罗斯那些米国资本家赚的才是大头,数十亿米元被人家拿走也只能干瞪眼,比较之下这七千万只是小数目而已。
有了这次经历,宋健这些国信集团的高层们总希望林云再来一次操盘,最好这次赚个十亿八亿………。
好吧,他们已经把林云当成了印钞机和财神爷,让他压力不小呀,林云呢,暂时没时间。
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还算稳定,波澜不大,属于稳定投入期。
当然,局部金融市场还是会有动荡,但也是小打小闹,不会形成投机空间,林云要是想赚钱也可以,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毕竟他在前世对这段稳定期间的关注不够多,很多细节也没记下。
同时金龙公司要在这段时间全力发展,要在很多方面齐头并进,林云不能在其他方面耗费太多精力。
对了,林云还是花了五百万米元在港城投资了楼盘,同样是和国信集团联合,总之一句话,现在宋健的国信集团就是“坚定”的跟在林云后面搞投资,甩是甩不掉了。
林云的五百万米元注入金龙公司,整个公司就像吃了亢奋剂般再次奔腾起来,其实所有人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想法,那就是:只要有林云在,钱就不会没,公司永远会发展下去,员工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一家企业的发展除了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外,还需要工人们的齐心协力,让大家对公司有认同感,金龙公司就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工会部门隔三差五就搞个座谈会,大家吃吃喝喝聊一聊,然后发点福利虽然不多吧,但是大家的凝聚力上来了,工作上才不会分心。
这算是金龙公司超出当下其他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还被多家媒体报道出去,不少报纸上都刊登了相关文章,什么“金龙公司—改革开放下的“另类”企业”,还有“金龙公司—面向世界的新型企业。”
诸如此类报道层出不穷,让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起这家公司来,当然,其他兄弟企业也开始争相模仿,但能不能学好就不好说了,毕竟很多制度实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没钱光靠嘴有个毛用。
有钱,再加上管理者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才是关键,用制度来管理企业可比依靠人的威望来管理强的多,人可惜很少有人看到这个本质,到最后只能是不伦不类的结局。
所以,在九十年代这段时期,金龙公司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资金投入都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在金龙公司面前当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属于降维打击,只要公司已经不作死,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对他们造成威胁,顶益集团不行,统一集团更不行,总之是谁也不做不到。
金龙公司有了钱,一百万米国投入到新产品的建设中,特别是干脆面,已经开始着手规模生产,而此时的顶益与统一两家公司还在互相打着小算盘,算计着如何在新的一年里纵横捭阖。
在他们的想法中,在把金龙公司干倒的同时也要把对方算计进去,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金龙公司已经开始提前布局算计他们了,所谓的什么新产品冲击市场,什么施加资金方面的压力,这些办法到头来只能证明他们双方不过是“卧龙凤雏”罢了,对金龙公司没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