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府改为天启府后次日,颁布了一条令天下侧目的法令。
天启将与来年开科取士。天下各地,不仅限于江浙行省和湖广行省,德才兼备的人才都可以前来应试。按照规矩说,天启是天完朝廷下的割据势力,擅自开科取士,与理不合。但当今天下,兵强马壮者又有谁能约束。
天启攻占江浙行省后,已经有许多有些声望但在元廷混的不如意的儒生来投。郑晟又命各地呈上本地有才名的大儒的名字、生平经历和所做过的功绩,如同后世的应聘简历。
第一个被他请来的是浙东名士宋濂。宋濂素有才名,元顺帝多次召他做官,但都被拒绝了。因方元珍攻占浙东,他与家人躲避战乱,隐居在杭州诸暨。张世策驻扎杭州时,听本地人传颂宋濂的才名,将他推荐到天启府。
郑晟立刻派人去请来。宋濂精通四书五经,兼修佛道。郑晟让他辅佐周光,编纂文本,统管天启教习。
宋濂自诸暨出山后,一路走到应天府,沿途见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被战乱侵扰,感觉天启不像从前传闻中那般极端。到应天府后,与郑晟一席长谈,虽觉得郑晟所说有些偏颇,言辞常有闻所未闻的异端邪说,但对他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的姿态很满意。
教习馆在天启府东南,这里应该是城中人口最密集地方。前往各地置办县学的老师都是在这里学习后走出去的。
周光立刻让两个副手带他先了解教习所需做的事情。教习馆杂务甚多,他的学识又有限,一直像被这个沉重的包袱,巴不得把这里的事务甩出去。
了三天时间,宋濂大概弄明白了整个教习馆大概是怎么回事,心中有股说不出来的滋味,脑中空空如也,一点念头也没有了。
这日,他低着头从教习馆大门出来。
宋濂点点头。
龙门子是宋濂前年修道时为自己取的别号,只有亲近的挚友才知晓。他抬起头看,来人两腮消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希和。”他一口叫出那人的名字。
宋濂道:“府主是想天下为官者都成为修士啊,何其难也。”他曾经修佛修道,看天启宗义不陌生,也不反感,但要按照这宗义教习百姓,他有点畏难不敢前行。
他说的叶兄指的是叶琛,平生不喜做官,最欢办学,传授平生所学。宋濂与叶琛辞别不久,道:“叶兄躲避战乱,回福建去了。”
杨宪要了一个雅间,让茶博士送上一壶庐山云雾茶。等两人坐下来,他才留意宋濂无精打采。
一个中年文士早候在门口的石狮子前,远远的叫他:龙门子,你也来应天府应召了。”
“宋兄,为何如此,难道不愿在教习院就职吗?”想到教习院确实是个无权的机构,杨宪安慰道:“教习院就是天启府的太学啊,宋兄先在此处置身教授弟子,以宋兄高才,不怕府主日后不重用。”
宋濂轻抚下巴稀疏的胡须:“非佛非道非儒,似佛似道似儒。”
杨宪笑着摇头道:“不是,天启攻下金陵时,我便投奔来宗主府做事了。”他神色得意,“昨日我在府主处听说你来教习府,便来此处寻找你。”
来人叫杨宪,祖籍山西人,常年在江浙游历,几年前在前往浙东时,曾与拜见过当地名士如刘基、宋濂、叶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