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的人显然不会满足基础配额。
叮铃铃……。
徐良的手机响了起来。
拿起来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按下接听键。
“李老先生,刚打完球就给我打电话,莫非落了什么东西在我这?”
“徐生说笑了。
晚上我做东,请徐生吃饭,还望赏光。”李佳成道。
“只是吃饭吗?”
“还有几桩生意谈,我相信徐生一定会很感兴趣。”
“呵呵,能让李老先生亲自开口的生意显然不是小数目?”
“保证让徐先生满意。”
“我很期待跟李老先生的会面。”
“我一会把地址发到你的手机上。”
“OK。”
挂断电话后。
“李佳成?”吕慧好奇道。
“嗯。”
“这几年李家一直在甩卖资产补贴欧洲电信业务。
看来他想借这个机会,既甩卖资产赚了钱,还从您这拿到了更高的基金份额,一举两得。”
徐良点了点头,李佳成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一旦认准了某个行业,就会毫不犹豫的砸钱。
尤其是欧洲3G业务。
一张牌照就高达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
比牌照更贵的是基站投资。
基本每年都需要砸进去几百亿港币的资金。
2003年,和黄3G业务亏损183亿港元,而和黄固有业务盈利才295亿港元。
也就是说老李把和黄盈利的三分之二都砸进了3G业务。
但03年欧洲的3G业务还处于寒冬,盈利模式不清晰,也不成熟。
再加上在3G牌照业务上投入过高,整个欧洲的电信行业一片哀嚎。
但就是在这种前途晦暗,找不到明确3G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老李把自己的身家压了上去。
而且出乎意料的大。
2004年,和黄欧洲3G业务巨亏375亿港元。
这一年,和黄固有业务的利润总额不过324亿港元。
也就是说盈利不及亏损。
和黄赔钱了。
2005年,截止现在四个月,和黄已经在3G业务上亏损129亿港元。
如果到年底的话,亏损肯定超过250亿港币。
按照和黄在欧洲的布局,他们还会亏损很多年。
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港币是肯定的。
为了对冲3G业务上的亏损,和黄不得不甩卖旗下资产。
2003年,和记黄埔把欧洲的瓶装水业务出售给了康师傅,获利16.83亿港元。
出售所持有的沃达丰及德国电信少数股份,获利26.27亿港元;
此外,还拨回了往年多计提的各项资产准备,合计78.1亿港元。
此三项合计为和黄增加了121亿港元的非主营业务收入,抵消了当年03年3G业务183亿港元亏损的一大半。
到了2004年因为亏损的规模更大,和黄出售资产的规模更大了。
把其持有的羊城宝洁公司20%股权,卖给了徐良旗下的红岩基金,获利137.59亿港元;
出售和记环球电讯(即香江电信业务)部分股权,获利13亿港元;
出售和记电讯国际(即亚洲电信业务)部分股权,获利41亿港元。
此三项加起来给和黄带来了191亿港元非主营业务收入,抵消当年3G业务375亿港元亏损的一半。
2005年,3G业务的大笔投资还在继续,相对应的,和黄出售资产的行动也没有停止。
首先,发行‘和记电讯国际’新股获利11.5亿港元;
出售‘和记电讯国际’19.3%股权,获利74亿港元;
出售澳洲配电业务49%股权,获利37亿港元。
但比起半年不到就129亿港币的巨额投入,这些显然还不够。
“李佳成想一石二鸟,我倒是不介意。不过,他若是拿出来的诱饵分量不够,我可就要说一声抱歉了。”徐良心道。
老李旗下拥有的好东西很多。
平时想从这个老狐狸嘴里掏出点肉来无比艰难,但现在他有求于自己,反倒是个机会。
叮咚……。
短信提示音响起,徐良简单看了一眼,递给了吕慧。
“记得提醒我。”
“好的。”
车子一路向前,顺着普乐道来到了太平山山顶,远远便可以看到道路尽头被一扇竖起来有两米多高的绿色屏障挡住了去路。
这屏障环绕,包围了整个山顶。
看到车子过来,守在路口的几个保镖很快挥手示意停车。
前车的保镖队长张红卫下车交涉片刻。
入口的大门迅速朝两侧打开。
三辆车开进去后,一个遍布太平山山顶的大工地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