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钦点状元 夕阳西斜,其他学子们都已经交卷走人了,贾琼才终于写完。 他将笔搁下,轻轻吹干试卷墨迹,将文章通读一遍,满意的点点头,这才起身交卷。 因为跪坐的时间太长,他腿都跪麻了,一瘸一拐走上前去,将卷子交到收卷官手里。 跟众位阅卷官施了一礼,随后回来收拾了桌案上的一应东西,放进装点心的篮子里。 然后步履蹒跚的走出考场,在一名禁军的引领下往宫外走。 刚出了奉天门,正好遇到等在外面的表哥徐山,他对领路的禁军说道:“你回去吧,我送他出去便是。” “是,将军。” 禁军答应一声转身退走,徐山上前扶住贾琼,皱眉问道:“你这是怎么搞的,又不是考武举,你考个殿试怎么还受伤了?” 贾琼摆手道:“没有没有,我就是跪坐的时间太长,腿麻了。 走走路,气血通了就好了。” 徐山表情这才缓和,关切的问道:“伱这次考的怎么样,怎么这么晚才出来。” 贾琼随意说道:“不知道,无所谓了。 反正我是会元,最差也能取个二甲进士吧。” 徐山笑道:“你说的倒是轻巧,大家可都盼着你三元及第呢。” 贾琼装作无所谓的说道:“大楚科举取士上百年了,只听说过中小三元的,何曾有人中过大三元。 这事随缘就好,我也不强求。 对了表哥,前日听葳蕤说大嫂有身孕了,恭喜啊。” 徐山闻言笑道:“是啊,我也是前两天才知道。 说起这个来,你可也得抓紧了,你都成婚这么久了,弟妹怎么还没动静。” 贾琼没想到徐山也会催他生孩子,无奈说道:“我才多大,不用这么着急吧。” 徐山却板着脸说道:“这事不着急什么着急,要是弟妹一直怀不上,你们就赶紧找大夫,看看是不是你们身体有问题。 要是真有问题得赶紧治,赶早不赶晚……” 贾琼忍受着徐山的唠叨,好不容易挨到正阳门,赶紧一溜烟儿跑了。 此时宫墙边田力和平安已经牵马等在那里了,旁边还站着宋勉和陆羽两人。 同窗们关心贾琼的考试情况,但是他们听了盛嘉宾的劝诫,所以只留了两个人在这等他出来。 知道贾琼殿试顺利,两人才放心的回会馆,贾琼也骑马回了桂花巷。 奉天殿外,考生们都走了,阅卷官们也终于可以下班了,试卷全部由收卷官封存起来。 明日一早,阅卷官们要到奉天殿东边的文华殿一起阅卷。 殿试的卷子,先由十名阅卷官一起审阅,虽然不如乡试严谨,但是花样也挺多。 阅卷官认为非常好的,就在卷子上画个圈,认为尚可的,就画个尖(倒V)。 认为平平的就点一个点,认为不佳就画一竖,要是觉得文章狗屁不通,就直接画个叉。 一般前三名,即一甲的卷子,最少也得有八个“圈”,稍逊者为二甲,尖点竖交杂的必为三甲。 最后他们会选出最好的的十篇文章呈现给皇上,排定最后的一甲,和二甲前几名。 其他的基本就按阅卷官的意思排了,谁圈多谁名次就靠前。 当然殿试排名主要还是皇帝做主,有些勤勉的皇帝会把所有卷子都看一遍,检查一下。 所以殿试的阅卷官一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大多数时候还是秉持公正的态度审卷。 第二日一早,十名阅卷官在文华殿聚齐。 众人依次在一条长案前坐定,收卷官先将第一份考卷取出,交给坐在首位的首辅张纯阳,他是首席阅卷官。 他将文章审阅一遍后,在卷首位置写上自己的名字,点了一点,传给排在第二的次辅李世睿。 李世睿审阅完毕,写上名字,在上面画上个尖,交给下一位的吏部尚书萧默,依次往后传递。 这个排序是按照十人的官职地位来排的,其中前三个人的位置最重要,他们是定调的人。 一般情况下,阅卷官的评价不能相差太大,比如圈和竖同时出现就是不行的。 这样的卷子出来,就会被监考官收起来,单独奏报给皇帝。 皇帝看完觉得文章好,那打低分的人就要受罚,反之亦然,所以阅卷官会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首席阅卷官是第一个给评价的,所以他的作用最大。 比如他给一张卷子画了圈,那后面的人最低只能画点,要不必然会被监考官收去。 如果首席阅卷官画了点,那第二阅卷官的作用就突显了。 他要是画个圈,那后面的人只能在圈尖点中选,那二甲还有希望。 要是他画个叉,那后面的人就只能选点尖叉,那必定是三甲无疑了。 第三阅卷官同理,如果前两人画的是尖点,他画圈或者竖就为后面的人定下调子了。 殿试的每篇策论基本在千字左右,对于这些饱读诗书文章的重臣来说,看完一篇用不了两分钟,所以审卷的速度很快。 闽党和王党相互制衡,谁也不敢做太出格的评价。 前面的阅卷都很顺利,直到张纯阳看到贾琼的文章。 他皱眉看了一遍,犹豫了一下,在上面画了个尖。 赵君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画个尖别人却无法指摘。 李世睿接过阅读一遍,冷哼一声,毫不犹豫的画上个圈,传给吏部尚书萧默。 萧默读完后略一沉吟,也画上一个圈,交给户部尚书罗瑾。 罗瑾看完在尖和点之间犹豫一阵,最后还是画了个尖。 其后杨思诚,谢谦和盛嘉宾都是毫不犹豫的画圈。 左都御史纪连海看完之后犹豫了一阵,最后只是给了个尖。 刑部尚书左益民毫不犹豫的给了尖,工部尚书蒋允恭给了圈。 这样贾琼的卷子只得了六个圈,直接就被排除在一甲之外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睿等人当然不能满意,但是却没办法发作。 未时,隆庆帝御驾来到文华殿,张纯阳将前十名的卷子献上,贾琼只得了六个圈,并没有能入围前十。 不过,隆庆帝历来都会将所有殿试卷子都看一遍。 虽然为了阅卷官们的体面,他很少会更改排名。 但是他要做到对每名进士的水平和思想心中有数。 这次也不例外,他将所有殿试试卷都看了一遍。 大臣们还不知道,隆庆帝早就和太上皇议定,殿试后太上皇就要给贾琼赐婚。 这就注定了他必须要位列一甲之内,这样才能让皇家在赐婚时体面一点。 隆庆帝就算是不喜欢贾琼,也得给他弄进一甲里。 至于究竟是点状元,还是点探花(探花郎名字好听),那就取决于隆庆帝的想法了。 很快他就看到贾琼的卷子,当看到贾琼将变法和勤政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时,隆庆帝不禁眼前一亮,仔细读完全篇后,更是龙颜大悦。 他看了看卷首这些名字和评价,心中暗笑道:闽党这些人还真是行事难看,等贾琼入了朝,恐怕还有好戏看。 正好朕这次破格提升贾琼名次,也算是施恩于他了,父皇那里也能交代,正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隆庆帝说道:“贾琼这篇文章有真知灼见,深合朕意,点其为状元。 姜无极这篇文章激进了点,排在第六吧。 韩巍点为榜眼,宋勉为探花,方瑜第四,公孙月第五,徐牧第七,周熙第八,高云胜第九,李宠第十。 其他人的名次,就按众卿的意见进行排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