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以弱胜强的战斗。
虽然从投入的兵力来看,国军除了工兵团的一个营之外,还要600团整整三千人投入了战斗,若是加上外围负责断绝后路的师部直属部队,以及正在赶往前线主持大局的参谋长所带的机炮连,国军投入战斗的兵力不会少于四千人。这样一看确实是远多于日军的一千一百多人。
可从真正的战斗过程来看,真正和日军交火的,实际上只有工兵团的一个营以及驻守在高地上了600团的两个连和团长刘少峰所率的先头部队,总计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人。
而实际上,在刘少峰所率的一千多部队赶到之前,工兵团已经对日军形成了击溃。
换言之,工兵团几乎是以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日军整整一个大队,当然,这其中,600团的八连和九连也是功不可没。
但即便是不论八连和九连的战斗经过,就直接加上八连和九连的两百多人,国军实际用于击溃日军的兵力也不过区区五百人而已。
这是什么概念!
这几乎是创造了历史!
要知道,在之前的抗日战争中,虽然国共双方都有所斩获,但不管是抗日第一胜的平型关之战,还是抗日第一大捷的台儿庄战役,甚至到后面的昆仑关之战以及名震中外的长沙会战,几乎无一例外的,国军和我军几乎都是以多打少。
没办法,不管是士兵的单兵素质,还是军队的轻重武器,无论国军还是我军,都是远逊于日军的。
抗战之中,往往的情况是,即便兵力多余日军,也仅仅能够自保,一旦兵力与日军相同,甚至少于日军,势必就是被全歼的命运。
甚至,即便在兵力远多余日军的情况下,国军的作战也是一言难尽。
就比如中条山之战,我国军兵力一十七万,日军兵力不过十万,而我军还有这中条山的天险。优势不可谓不大。
可结果呢?
中条山之战,国军损失八万一千多人,而日军伤亡不到三千,战损比高达惊人的26:1,被成为国军抗战最大之耻辱。
这其中虽然有着指挥和叛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得不承认,敌我双方的战力差距也是国军损失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都是无法规避的客观事实。
尽管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我华夏儿女依旧没有放弃,依旧执着地进行着抗日作战,依旧在广阔的战场上让日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客观事实。
而在历史上,直到第二次远征军,国军才真正对日军有了战力的优势。其中,在印度朗姆加受训,拥有着全副美式装备的新一军和新六军,更是吊打日军的存在。
也是从这两只部队开始,国军才真正能以同等的兵力,甚至是以更少的兵力对日军形成压制。
而李挺的这一战虽小,却是开创了抗战中以少对多的先河。
若是能够加以宣传,国际上稍微懂些军事的人立即就能发现其中奥秘,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原来国军可以这么强,只要给国军配备足够好的武器,日军根本就不会是国军的对手。
传习五千年的兵法,悍不畏死的将士,再加上充足的武器,这将是怎样恐怖的一只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