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变循环 资料在吴桐脑海中不断的翻涌提炼,吴桐抽出草稿纸,在上面逐一写下,她提炼出来的技术精华参考方向、以及他们要突破的缺憾问题。 风扇缺陷的话,基于目前WS-15S研发的超级叶片材料的储备,应该是能够基本覆盖掉这个缺憾,让它不成为技术攻克拦路虎。 尾流过高,这个还是要从发动机本身解决,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尾流过高问题,他们的超耐高温涂层,以及加固涂层,还有新型超级路基材料组合,都能成为克服这个缺憾的技术储备备选,或者结合利用。 发动机过大、发动机过重,这才是重中之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发动机要适度,不能占据太大空间,要为载弹量提升腾出重要空间。 同样的,发动机自重不能过重,这和过大体积,几乎成正比的。体积缩小的同时,重量自然不会上升,自动下降! 其实,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上,WS-15S的基础性能,已经足够的优越,只是,WS-15的基础,只是基于常规起降战机研发的,并不能偷懒直接取用。 想要适用于stovl战机,还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去更进一步,让它去突破目前ST0VL战斗机作战半径不足三百公里的现状。 中华海域面积辽阔,作战半径过于狭小,实在太过于鸡肋。不是没有去投入重大资金搞的价值,虽然是必须的,但是钱总是要花在刀刃上,浪费不得。 特别是,在如今J-20两万公里加航程、H-20三万公里的基础航程的对比下,作战半径都是十倍二十倍三百公里这个数据的基础上,更显得可怜兮兮。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依赖于加油机才能持续工作、狭小作战半径···这些在战役中,都是致命的,不做出改变,没有任何实战意义。 突破,才是势在必行,怎么才能让同样的一箱油,在原有发动机超机动操作之后,只能能飞300公里,若是满弹载荷,还要相应减小,优化到,能够变成十倍增长,三千公里起步,甚至更多的作战半径呢? 各种设想在吴桐脑海中逐一划过,仿佛预感,吴桐手下不自觉间画了一个圆,而这个圆,同时吸引住了吴桐的目光,灵感的灯花在吴桐脑海中点亮 圆,周也。周而复始,就是天行。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循环,循环,改变···变循环! 对,就是变循环。 吴桐双眸发亮,脑海内风暴掀起浪涛阵阵,卷积出更多连绵的念想,开始搭建积木式聚集更多的突破线索。 传统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热力循环特性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涡扇发动机在设计时必须要在大推力和高效率之间做出取舍,不能两者兼得,也不能随时切换, 一种发动机只能在一种模式下工作,并且仅在有限的飞行范围内具有最好的性能。这种传统模式,无法满足短距垂直起飞超机动性能的消耗,那她,不是可以改变这种传统? 变循环发动机即VariableCycleEngine,VCE,这是一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来的概念理论。 当时随着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问世,它优越的亚音速性能,高的推进效率,使得发动机设计师不断地追求更大涵道比的发动机。 在超音速飞行状态,由于大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耗油率明显高于等推力级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因此限制了超音速飞机发动机涵道比的进一步增加,为了使航空发动机在亚音速和超音速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性能,也就有了VCE变循环发动机概念诞生。 随着战机技术不断提高,战机飞行包线不断扩大,八十年代后,世界开始更加重视飞机机体/推进系统一体化设计,由于变循环发动机在满足上述指标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于是,对军-用-战斗机的变循环发动机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国内在这个版块的研究,不能说是零空白,但是也没比这个方面好到哪里去,只能说是处处起步的萌芽状态,吴桐还是在保密资料里,看到过些许这方面的零碎资料,借鉴空间并不多。 吴桐在最开始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个方案,直至她,福至心灵的画了个圆,联想到了循环,进而从记忆深处,拉出了变循环的概念。 不过,这对吴桐来说,并不是太需要计较的事情。对她来说,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过是一步一步在基础上填充,特别是,她还有绝对推衍的辅助。 “陆哥,发动机优化我有方向了,帮我通知蔡哥,为我安排返校时间延长!”吴桐头也不抬,似乎是反射性条件的请托陆骁帮她代转传达指令,也是顺便给了陆骁,确定性进展的好消息。 几乎是说完,吴桐就进入了心无旁骛的研究状态,手下不停的推延延伸。 吴桐继续提炼着变循环发动机的要素,在草稿纸上,记录着重点。它是一种多设计点发动机,通过改变一些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或位置,来调节其热力循环参数。 如增压比、涡轮进口温度、空气流量和涵道比,改变发动机循环工作模式,高推力或低油耗使发动机在各种飞行情况下都能工作在最佳状态。 与此同时,变循环发动机能以多种模式,包括涡轮模式、涡轮风扇模式和冲压模式等工作,因而在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飞行状态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吴桐握笔,结合着手中刚刚推导出来的拟完美气动布局参数,开始计算起来。 以此为发动机所需要的推力、超机动升空的动工力学参数····为根基,以变循环发动机要素为概念,吴桐开始在推衍空间里,建立起两组三维透视立体模型图。一组是现有的WS-15S,一组是还只是大致轮廓,很是模糊的参数模型简易图。 “好!”陆骁的声音轻且定,他虽然没有捕捉到吴桐灵感诞生的瞬间,但是吴桐这样全心投入的研究状态,他不陌生,吴氏状态,他不是第一次见了。每一次,都是代表奇迹诞生!心中喜悦涌现,他很期待吴桐的突破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