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小娘皮 让何爸跟他谈什么呢? 主要是叮嘱儿子处对象没问题,情到深处发生一些摩擦也没问题,但要做好防护措施。 人命官司可沾不得! 还有不要学现在网上最好的那个摄影师,害人害己。 何华也仔细欣赏过,还和几个室友在饭桌上聊过这个事。 既然东西都已经出来了,你就挨打立正就行了。 何华这才明白为什么在10年以后的电视剧中,很少见到香江年轻一代的身影。 感情这是被一竿子打死了大半啊。 不过香江同行也玩的挺开啊,就这还好意思嘲讽内地明星。 反正何华是挺看不上他们的。 晚上,一家人窝在客厅看春晚。 今年的春晚,小品类节目依旧由本山老师抗大梁。 白云黑土这对老搭档再次出现在春晚上,一个《火炬手》逗得观众直乐。 要说小品类节目算的上一枝独秀,那歌曲类节目就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 首先是带来专门为2008春晚修改过的《中国话》 接着又有凤凰传奇二人组合雏鸟初鸣,还有费玉清极具个人特色的《千里之外》。 最后周总二登春晚带来国风歌曲《青花瓷》。 每一首的深得观众喜爱。 主要是有梁永琪、黄圣衣的《天天向上》,张子怡的《玉女散花》衬托,这些歌不好听也好听了。 和去年一样,不到十点,何华的家人就撑不住了,纷纷回屋休息去了。 何华多等了一会儿,确定家人都睡着了,才拿起手机拨打电话。 “嘟.嘟.嘟”的声音响了好半天才接通。 “喂”刘一菲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拜完年何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为了不让气氛显得太过怪异,只能挑起话头: “有看春晚吗?大漂亮国那边能收到国内的春晚吗?” “有的,有中文电视频道转播的。” “奥,这样,那你有喜欢的节目吗?” 这问题尴尬的刘一菲都不知道该怎么接:“.” 何华没听到回答也是老脸一红:“额,你要在那边待多久?” “应该3月份回去吧,到时候《功夫之王》就快上映了,要跑宣传。” “要我帮忙吗?”何华脱口而出:“Emmm我是说帮伱在博客上宣传宣传。” 何华一说这个,刘一菲就想起《神雕侠侣》宣传时上节目被调侃的事,没好气的怼何华: “你还是别发了。” 听她这种回答,何华也想起了以前干过的蠢事,他厚着脸皮辩解: “那是那些媒体瞎报道,他们曲解我的意思。” “呵呵。” 卧槽,这小娘皮。 “你再怎么说我也是现在的博客之王,你能不能给点该有的尊重啊?”何华臭屁道。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刘一菲也被这话逗乐了: “尊重,当然要尊重啦,谢谢您有心,还能想到帮我做宣传。” “这还差不多。” 对话在何华的耍宝活跃下总算正常了。 两人就身边发生的趣事聊了起来,并且越聊越开心,丝毫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直到刘一菲那边传来另外一个女声: “茜茜,跟谁打电话呢,打这么久?” “没谁,一个朋友。” 刘一菲高声回应母亲,接着就急促的对着电话来了句“不聊了,我妈叫我了。” “好,那我们下”没等何华说完,刘一菲那边就挂断了电话。 何华只好闭上嘴巴。 放下手机,何华看了看表,没想到都十一点多了。 刚准备起身去洗漱,手机就“叮咚”“叮咚”响个不停。 拿起一看,一大堆未接来电和短信。 何华简单的回复了下拜年短信,然后看着张家宁的未接号码出神。 其实这半年何华已经有意识的拉开两人间的距离。 面对张家宁的电话,何华会刻意的晚接或者不接。 偶尔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尽量保证中间有个人存在。 张家宁应该也感觉到了何华的疏离,伴随时间的流逝,和何华的联系也渐渐变少。 不过在除夕夜这个重要时间点,她还是主动拨打了何华的电话。 刚开始何华没接,她还在想可能是刚好和亲戚朋友在电话里拜年。 可接下来,她隔五六分钟打一次,统统被告知何华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张家宁心里就有了猜测,但她还是安慰自己:可能是和兰姐沟通明年公司的安排。 她想装做无动于衷,可那股念头就一直在脑海中游荡。 最后她实在忍不住,快速走回自己房间,关上门,一把将头埋进被褥中。 “呜呜”声伴随着手掌偶尔拍击床榻的声音,在房间里持续了很久。 过年这几天,何华带着家人狠狠的感受了下BJ城的年味,当然这个年味是和奥运混合在一起的。 各种庙会,街市,无不与“奥运”沾亲带故,四处洋溢的“奥运风”成为这个千年古都春节期间最强劲的春风。 尤其是新建的奥运场馆附近,到处都是五福娃和带有奥运特色的装饰。 何华和家人逛了一天,差点没被挤散了,人太多了。 不过一家人也为这种盛况感到骄傲: 改革开放30年,让世界都来看看日益强盛的ZG! 到了年初七,何华就托老师帮忙介绍了位在ZY文献研究室工作的老学者,开始跟着他认真学习起来。 不过何华的老师也告诫他:“这个题材可不好写,你要多注意。” 何华当然明白,但他心里的小火苗已经燃烧起来了,总不能什么也不干直接扑灭吧?说什么也要试试。 何华之前也买了很多资料,研究了半个月,积攒了不少问题。 到了人家这,那些名人的资料事迹早就烂熟于心了,何华问什么,都能脱口而出。 何华大喜过望,那还自己研究个P啊,直接开始拿笔记录,将这些名人轶事一一记下来。 每个人,老先生还给何华推荐了一些相对客观的研究评论文章。 哪怕有他不熟悉的,他也能很快说出学术界谁在研究这个课题,并帮何华搞到电话,让他去请教。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经常能看到何华在书房,一边开免提电话,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 “爸,再帮我去小区门口交200块钱电话费。” “怎么又交啊?不是才交过吗?” 何爸抱怨着,起身穿衣服。 “哎呀,我急着用,您快点的。” 何华头也不抬的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