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吃醋 晚上,刘一菲在何华的死缠烂打外加威逼利诱下终于答应了和他视频聊天。 视频之前,何华赶忙跑去卫生间捯饬了一番: 头发刚剪了的,胡子早上刮了,再洗把脸, “喂,华子,我怎么看不到你啊?” 我能看到你就行。何华看着视频中那张白暂清丽的俏脸,在心头默念。 “喂喂,听得到吗?” 柔细清澈的声音再次在耳机中响起,何华这才赶忙回答道: “听得到,听得到。”说着将自己的摄像头打开。 “能看到了吧,茜茜。” “看到了看到了。” 视频里的刘一菲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让何华看着想笑。 “照片呢?说好的开视频就发照片的,快点发出来。” 每个女人都有着一颗又八卦又好奇的心,何华觉得这句话说的对极了。 这不,跟她说今天自己毕业,拍了好多毕业照,问她要不要看?马上就上钩了。 “等等啊,我慢慢发.” 这张不行,动作太沙雕了。 这张也不行,看着和女生有点亲密。 这张差不多,不过这表情是不是太装了? 何华在U盘内存里挑挑拣拣,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发了出去。 首先一张大合照。 “我们班的大合照,看看能不能找到我。” “你们班人好多呀。” 可能是照相机像素确实一般,刘一菲干脆从左边桌上拿了个银框眼镜戴了起来,贴近电脑开始仔细观察。 看到这一幕,何华的心跳骤然间有一些加速,呼吸也微微一滞。 这一瞬间,他脑海中只有一句词: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是最后一排中间靠右这个吧。” 听到声音,何华如梦初醒:“嗯,对。” 接着他突然开口道:“茜茜,我剧本写完了,伱回来吧。” “真的呀,快发给我看看,你给我写的什么角色。” 刘一菲清亮幽黑的眼眸瞬间睁大,又惊喜又急切的说道。 “急什么,还看不看照片?” 刘一菲兴致勃勃道:“看呀,都要看,你快发我邮箱,看完我就看剧本。” 何华边发边继续刚才的问题: “剧本好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要和妈妈商量下.诶,这个是你的粉丝吗?” 何华闻言也翻看起了照片:“哪张?” “一,二,三第六张这个女生。” “哦哦,不是,这个是王知,表演系的。” 没过几秒,刘一菲继续问道:“第九张这个呢?” “这是大二的学妹,宋艺,对了,她还有个外号叫宋铁。” 何华本想就这个外号夸夸这个女孩,但看刘一菲没有丝毫反应,只好闭上嘴巴。 翻完照片,刘一菲抿着嘴巴,细眉微挑,片刻后才微笑道: “你的人缘挺好的嘛,好多女生和你合影。” 不多吧,大部分我都没发。何华心里嘀咕。 “可能是因为我现在很少回学校,好不容易见一次,所以她们才找我合影,不过都不熟,以后应该没什么机会再联系了。” 何华本能的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大脑疯狂转动,然后装作不在意地说道。 “是吗?”刘一菲语气中满满的怀疑。 何华听见这话突然灵机一动:“不信你回来监督我。” “呸,谁要监督你,我干嘛要监督你。”刘一菲俏脸微红,灵秀之中自有几分妩媚。 何华厚着脸皮继续说道: “你是我好朋友啊,监督我,不让我犯错误不是应该的吗?” “哼”刘一菲嘴角勾起,明眸横了何华一眼:“我可没那功夫,我要看我的剧本去了,拜拜。” 这就要结束了?才多久啊?何华赶紧挽留:“别啊,再聊一会啊。” 但刘一菲没有丝毫停留,直接挂断了视频。 虽然只聊了一会,但何华还是有种想哼歌的冲动: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接下来的几天何华就带着笔和本参加了剧本的研讨会。 剧本的首要问题是人物。 何华在参考了多部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和运动资料后,在原作的基础进行了小篇幅的修改,并且添加了部分标签化人物: 比如运动前期增加的罗加伦、段锡鹏、匡互生、方豪等等 后两者还好说,他们后期履历都比较简单,主要从事教育行业。 前两者则在GMD中担任过要职,所以专家领导提出了意见。 何华认为至少在这个自己描述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并表示运动过后,这些人基本没有再出现过。 专家在一番讨论过后,还是做了部分删减。 还有后期的张特立,部分内容也被划掉了。 剧情方面的疑问就更多了: “这样写胡适之是不是不太好?” “您觉得哪里有问题?”何华拿着纸笔凑上前准备记录。 “你不用记,不用记,我就说说我对这个人的看法。” “好,您说。”何华放下笔认真倾听。 不认真不行啊,惹恼了人家,人家说不给你过,你有啥办法? “首先啊,胡适之这个人,他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人,当时的人提起他都会以‘胡适之是我的朋友’为荣。” “所以你这个剧本中多次出现他和守常先生、仲甫先生争辩,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何华点了点头,刚要出言解释,人家领导又说了: “其次,胡适之这个人啊,并不爱他的妻子,他不止一次的发展婚外情,P妓,还试图和发妻离婚,所以你这些描述不太准确。” “还有.” 何华等他说完才开口解释道: “老师,是这样,您知道这段历史大部分是在思想上的争端,而这些思想绝大部分又是通过文字、文章表述出来的。” “正常通过镜头很难将这种文化上的碰撞传递给观众,所以我就想通过人物语言上的对立,间接阐述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 “这种大师对话,火花四溅的场面想想都让人向往。” “所以我才做了一些小小的艺术加工。” 50多岁的领导最后还是被说服了,没有再继续纠缠,何华顿时松了口气。 这样的事情这些天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这种还是好的,至少人家真懂。 有的领导不了解某个人物,马上让你拿相关的资料过来,然后要等他研究过后再审稿,这就很操蛋了。 不过没办法,题材敏感就是这样,慢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