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故乡,明太祖便是在凤阳投奔红巾军,走上了开创大明之路,朱元璋一统华夏之后,对凤阳也多有照顾,不仅提升其为中都、仿照南京建制大兴土木营造宫殿,曾经还想迁都凤阳,后来虽然放弃,但设置了中都留守司专门管理凤阳、拱卫大明祖陵。
朱元璋在位之时,为发展凤阳大举移民,从江南、山西一带移民四十八万人以上,在洪武年间,凤阳一时繁盛,田地开垦达四十万顷、岁粮超过二十万石,居民稠密、商贾云集,位列“上府”。
但朱元璋发展凤阳的举措反倒致使凤阳加速衰败,大量的移民和开垦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致使凤阳地区水旱洪涝的自然灾害愈发严重,而历代朝廷为了保护明祖陵,洪涝之时时常开高家堰泄水漫灌百姓田地房屋,致使当地百姓民不聊生。
至景泰年间,凤阳地区便有大量百姓因灾流亡,到万历年张居正主持清查全国丁口,凤阳一府仅剩十三万人,以至于“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民歌传遍全国。
时至今日,凤阳的老百姓仿佛受了天谴一般,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所谓“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加之凤阳守备太监肆意敲诈勒索、玩法败度、压榨百姓,致使凤阳百姓苦不堪言。
故而当武乡义军兵进凤阳之时,沿路百姓蜂起响应、夹道欢迎,甚至暴动绑缚官吏内侍以求武乡义军公审,武乡义军几乎是一路武装游行,沿路城镇毫无抵抗,村民自发引路,领着武乡义军直逼凤阳城下。
负责防御凤阳的乃是中都留守朱国相,和吴成猜测的一样,他这个靠宗室身份提拔上来的主将确实没什么能力,收到武乡义军兵入南直隶的消息时,他也猜到武乡义军是冲着凤阳而来,挑选了四千健勇准备去庐州城助战,等他把兵力集结完毕,庐州城都已经丢了,他也只能一面向淮安求援,一面集兵守卫凤阳和明祖陵。
待武乡义军逼至城下,朱国相摆出了早年明军常用的守城之法,在城外挖掘环城壕沟,陈兵列阵于壕沟之后、背靠城墙作战。
但如此落后的阵势当年在辽东面对只有冷兵器的东虏都不堪一击,如何对付得了一贯以火器犀利而闻名的武乡义军?武乡义军用盾车掩护、将火炮牵至近前抵近轰击,不过一轮官军便大溃,城内贫民和卫所兵趁机打开城门,武乡义军大军涌入,朱国相自刎而死。
凤阳守备太监卢德九负隅顽抗被铳毙,凤阳知府颜容暄还把武乡义军当寻常贼寇,以为武乡义军破城之后必然大赦囚徒,于是换上囚服躲进牢房里,试图待大赦之时趁乱逃出城去,哪想到武乡义军没有大赦,反倒组织教导文吏对囚犯案情过堂重审,他这知府老爷平日养尊处优,哪里像个囚犯?去押人过堂的战士都发觉他不对劲,当场把他拿下。
颜容暄平日与卢九德狼狈为奸,也是作恶多端,如今被俘,正好之后拿去和那些被俘虏的官绅将帅一起在大明祖陵前公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