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此处位于南直隶西南部,南临江西九江府、西接湖广黄州府、西北靠大别山,东南倚长江,素有“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与九江隔江相望、互为犄角,把守水陆要冲,为南畿上游之要冲重镇。
明初之时,明太祖建都于南京后便开始策划上抵九江、下至苏松出海口的的江防体系,以拱卫南京安全,明成祖北迁之后,长江江防体制也逐步完善,直到嘉靖年间逐渐定型形成定制。
至崇祯年间,因为武乡义军冲入湖广,加之左良玉盘踞庐州,明廷便在安庆专设一巡抚,管辖安庆、太平、池州三府,名义上是协助左良玉抗贼,实际上则是为了制衡左良玉在庐州的大军,首任安庆巡抚便是时任淮扬右参议的史可法,后史可法升调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又以淮扬道参议郑二阳接任。
但郑二阳并非有能之人,左良玉盘踞庐州之时时常勒索官绅、敲诈各地官府,军兵常常越境至安庆府、太平府等地骚扰,郑二阳与之多有摩擦、关系极差,互相之间弹劾的文书都堆成小山,当大熙军东进入庐州之时,郑二阳眼见左良玉和大熙军在庐州鏖战,却始终按兵不动,没有派遣一兵一卒支援。
直到左良玉在庐州脆败,狼狈逃去扬州,大熙军直逼凤阳之时,郑二阳才终于反应过来,顿时慌了神,赶忙组织兵马欲援救凤阳,但他匆忙出兵,又一路逼着军兵日夜赶路,底下的将士一合计,左良玉都拦不住大熙军几日,他们这一两万人马跑去凤阳主动去招惹士气正盛的大熙军岂不是送死?他们既没补饷又无赏赐,又何必为朝廷卖命?
于是走到半路上,明军便突然哗变,将郑二阳绑了逃回安庆,之后大熙和大明三省大战,安庆守军按制归属江北巡抚杨一鹏指挥,但安庆守军却一动不动,坐看杨一鹏被大熙一支偏师击溃逃往淮安,战后郑二阳也因此背了锅,被盛怒的崇祯下令斩首。
三省大战之后,大熙军兵临安庆,安庆守军哗变绑缚新任安庆巡抚张国维直接投降,南直隶的西南门户、江防咽喉兵不血刃落在了大熙手中,大熙便赐封原扫左五营的扫地王张一川为中和伯,领军镇守安庆,归属江西武绍治下指挥。
如今的安庆几乎成了一座兵城,城外连绵起伏的兵营一直延绵至天际,赤红的旗帜几乎连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城外不时有一股股骑兵向东而去,掀起一股股的烟尘,长江之上,一艘艘船舰也顺江而下,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长江江面,排队等待着进入安庆周围的港口。
但安庆城内却少见大熙的战士,大熙军军纪森严、严禁扰民,部队基本都约束在城外军营之中,只偶尔有采买或休假的战士才会入城逛逛,反倒是不少百姓成群结队的跑去城外,送上一堆堆的物资。
宋献策也没有穿着官袍,一副游方道士的打扮,领着家奴清风在城门处排了半个时辰的队才进了安庆城,到了安庆衙署,差点又被值守的战士当神棍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