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明成祖靖难迁都之后,以直沽海运商舶往来之冲宜设军卫且海口田土膏腴命调缘海诸卫军士屯守,设卫筑城,赐名“天津卫”,随后又添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以镇守京畿海口。
永乐年后,明廷逐渐开始禁海,天津海贸几乎断绝,嘉万年间日本一统,侵扰大明海疆的倭寇也逐渐消失,天津也失去了备倭的作用,天津便逐渐转型为军事后勤基地,漕运而来的南粮在天津集散,再发往蓟镇和辽镇。
加之天津周边有兴国、芦台、丰财等六处盐场,盐业兴旺,又有漕运带来的无数南货,天津在北方诸城之中可谓商贸繁盛。
满清入关之时,天津兵备道原毓宗、副将娄光先等叛明降清,皇太极让他们仍任原职以示安抚,这些汉奸安安稳稳当着清朝的官直到皇太极“病死”,多尔衮和代善等人开始抄掠山东、直隶等地的官绅家财准备逃出关外,天津的投降官将和富商也受到清廷拷掠,榨干了所有财产之后,全家被拖到卫河边,以“私通武乡贼”的名义斩首。
到后来大熙开始对满清发起总攻,水师集结两百余艘舰船攻打天津、试图截断直隶南部清军逃跑的道路,清军梅勒章京塔布喇领军依托嘉靖年为防备倭寇而兴建的大沽口备倭工事奋力抵抗,被大熙军的战船炮轰而亡,大熙军自大沽口登陆,随即光复天津三卫。
如今的天津早已不见了战火的痕迹,反倒比往日更加繁荣,城池和港口都在扩建,道路也在扩宽,城外新建的仓库、房屋、酒楼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一队队脑袋剃成光头的清军俘虏和临时征募的民夫正在大熙官员的指挥下疏通海河河道,建设河闸和大港。
一股股的商队密密麻麻的顺着官道涌进天津城来,大多带着无数钱钞,将天津各处的地皮价格炒得沸沸扬扬,天津的地价节节攀升,但依旧有不少商贾趋之若鹜,每个人都满怀信心的想要大赚一笔。
满清覆亡,大熙正式坐领天下,正式定都京师,改襄阳为陪都,迁都的各项事宜也在陆续进行之中。
大熙的各项政策,自然也逐渐开始在直隶、山东等地施行,废卫并县便是其中之一,各地卫所大多改并州县,只有天津特殊,三卫合并之后没有设置州府,而是改为天津道,一如江南的上海道和山东的烟台道、浙江的宁波道、福建的厦门道,由朝廷派员直辖。
天津直辖、疏通海河、兴建大港,任何在商道上混饭吃的都能品出其中的意味来,朝廷直辖的几道,全是已经开埠或未来要开埠通商的商港,天津自然也不例外。
天津还紧临大熙国都,上百万人口的城池、一座纯消费的城市,是个多么大的市场?需要多少商货才能喂饱?天津日后商贸的繁荣,可想而知。
当然,海贸虽然是重利,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与进去的,大熙虽然不限制商贾参与海贸,只要老老实实缴纳关税便能办理牌照出海贸易,但单单是购买船只的花费就让不少商贾无法承受,还有船员、海上灾害、海盗等问题,海贸获利虽重,但风险极高、成本也高昂,到如今也只有郑家这类有兵有船的实力派和豪商巨贾,或者大熙朝廷占有股份的海贸公司才能玩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