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为师》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百花楼内,本次文会的最大赢家徐扬,他的诗词也被公布了出来,供在场的读书人观看。 “好诗,好诗。” “诗确实不错,可这位周第,大家怎么都没听说过?” “或许是外县的吧。” ······ 众多的读书人在看完了徐扬所作的那首诗之后,都纷纷认为这是一首好诗,能够夺魁并没有异议,不过他们更加好奇的还是诗的作者。 可惜任凭他们如何打听,也没打听到有关徐扬的一点消息。 但也没让他们多等,很快徐扬便走上台前,对着在场的众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各位,周第这里有礼了······” 徐扬的这番自我介绍,当然说出来的信息全都是假的。 是他在一下华山,就准备好的身份信息。 准确的来说,他这次下山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十几个身份信息,而且都是可查的。 当然若是真的实地去查,那是一准的露馅。 “原来是来自中原腹地河南啊,早就听闻那里文教兴盛,怪不得,怪不得啊。” “不错,听闻那里文教兴盛,书院众多,怪不得这位周兄能有如此才华。” ······· 在听完了徐扬编造的自我介绍后,在场的读书人纷纷感慨起来。 也是为自己一方这么多人,居然败给一个外来游学士子而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万一本地乡亲父老问起来,自己也好有话说。 台上的徐扬看着台下的那些读书人不再纠结自己的来历之后,便再次抱拳,朝着众多坐着的读书人拜去,让这些人顿时有些懵逼,没事拜我们干嘛? 等到徐扬直起腰后,方才一脸郑重的对着在座的读书人发出了邀请。 这个邀请不是别的,而是三日后他准备前去府城游历,去府城的书院请教学问,再次特邀本县士子一同前往。 在场的读书人都不是傻子,徐扬的话在他们的脑中转了几圈后,便明白了徐扬这哪里是要请教学问,这分明是要去挑战府城书院啊。 这是要搞事情啊! 不过这些读书人在听到这事后,反而是更加兴奋起来了。 这是好事啊。 他们当中也有在府城书院求学的,但在那里的处境并不能说得上好。 尤其是府城的书院里面总有一些住在府城里的家伙,看待县里上来的人时,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搞得人很不爽。 现在有人去挑战书院了,他们当然是支持的。 而且徐扬的名声越大,输给他也就不丢人,或许等以后说起来,这还是一份荣誉呢。 所以这事肯定得支持啊。 不过还没等他们开口报名,徐扬就再次开口了: “我希望同行的都是擅长某一方面的,比如周某擅长诗词,那么棋之一项,就需要有人相伴了。” 众人在听完了之后,直呼好家伙,台上这位周公子是准备取县里众生之长,攻府城书院之短了。 这么一搞,此行的胜算大增啊。 能够进到百花楼的读书人,都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对于能一举扬名的机会又如何不向往呢,尤其是那可是一次扬名整个府城的机会。 “各位,五日后咱们再相见。” 就在众人还在思索的时候,台上的徐扬在拱手告辞后,便跟着老鸨朝着二楼走去。 五天的时间,整个县城非但没有恢复平静,反而是更加的喧嚣了。 大街小巷当中,人们无不是在谈论着那夜百花楼文会,又或者谈论起本地士子即将前往府城书院游学一事。 尤其是后者,在人们的口中谈论的最多。 县令对此更是不加阻止,反而有些推波助澜。 毕竟吏部考核的时候,文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此盛事,对于文教一项也是大大的加分的。 而除了那些普通百姓谈论之外,这五天当中最为繁忙的还得是本县以及邻近几县的读书人了。 是的,自那参加了百花楼文会的临县读书人,回去后把徐扬的邀请一说,这几个县的读书人也是来了兴趣,也在几位不差钱的读书人组织下开始做起了准备。 当然这般大的动静,自然也是瞒不住的,府城的书院那边早就有人通风报信了。 府城内,一共有四家书院,其中官学驰废已久,里面都没几个读书人。 真正厉害的还得是那三家私立书院,不过此时这三家私立书院,此时也是有些头疼。 这次徐扬以游学之名组织的书院挑战,可是把他们给架在了火上烤,面对这种阳谋,他们是不接也得接。 虽说书院的教学水平不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足够好,但面对几个县内顶尖的读书人,他们还是心中没底。 尤其是那个百花楼文会第一的周第,根本找不到人对付他。 那首《花月痕》,写的真是精彩,就是他们书院最擅长作诗的师长,对此也是自愧不如。 五天后,徐扬带着县城内经过激烈竞争而出了九位读书人,一同前往了府城。 七天后,休整了一天后,徐扬他们与临县之人汇合,一同给三家书院下了拜帖。 八天后,三家书院派出的人汇合在一起,与徐扬他们相聚于本地富商提供的庄园内,开展了十次对比,其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全都包含在内。 十场比试,三家书院只胜三次,可谓是惨败。 其中徐扬更是以一首《为师》引得学院师长落泪,名传府城。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好好好!此子有大才,此子有大情操。” 提学府衙之内,本地的提学拿着自己亲手抄写的徐扬的诗,大为赞叹。 作为本地主管文教的官员,手底下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当然是早就知道了,但他没有冒然插手,而是一直在默默关注着。 不过他没想到,在这西北地区,文教不兴之地,居然还有如此好诗出世,当真是叫他想要立马痛饮三大碗酒不可。 尤其这是少有的夸赞师道的诗词,想来不久就会传遍天下。 PS:《为师》是作者自己取的名,原名《己亥杂诗》,清朝龚自珍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