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书院乃是颍川当地的私学。 桓灵二帝的时候,因为宦官发动党锢之祸的原因,大量的士人下野失去了朝堂中的位置。 为了维持他们的声量和名望,不少下野士人,就聚集到名士李膺的家乡颍川郡。 李膺乃是汉桓帝时代第一等的名士,有“天下楷模”之称,如果读书人能够被李膺见一面,都会被当成是莫大的荣幸,甚至称此事为“登龙门”。 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曾经去拜访李膺,还为李膺赶车,回来后激动地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不要想歪) 他们在这里授徒讲学,互相吹捧,一时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后来党锢之祸,迎来了终极大平反。 为天下士人伸张正义,又征召这些正直党人为官的人,叫做董卓。 这下就他妈尴尬了啊。 要知道东汉是二元责任制时代,大臣要向皇帝负责,但是大臣举荐的官员在向朝廷负责的同时,也要向举主负责。 如果被举荐的官员做的不错,举主是有功的。如果被举荐的官员犯了错误,举主一般都承担连带责任。 这可是真正的祸福与共。 若是将被举荐官员与皇帝的关系归纳为忠,那被举荐官员与举主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归纳为义。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有朝廷高官宁可承担着被拖下水的风险,哭着闹着也要举荐你为官,你心中是什么感受? 所以在东汉这个尚义的时代,在大多数官员心中,对举主的情感,是高于对皇帝忠诚的。 而且离的皇权越近,对忠诚二字,越没有那种敬畏感。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是谁的人。 简而言之,套用西方封建制的那句话,“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董卓死后,堂堂大儒蔡邕为何要在公众场合为董卓慨叹惋惜?甚至最后,因为此事人头落地? 难道他不知道“诛杀董卓,匡扶汉室”是当时的政治正确吗? 那他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这么做? 答桉只有一个。 董卓是蔡邕的举主。 那么除此之外,是蔡邕对董卓的感情很深吗? 也不是。 当初董卓想要蔡邕出来为官,蔡邕本来是不肯的。最后董太师直接来硬的,扬言蔡邕不来,就砍死他全家。 蔡邕这才赶鸭子上架,来给董卓做官。 来了之后,大老粗董卓直接把蔡邕当成了掌中宝,先后担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 第二年直接给了个左中郎将,甚至还封了侯。 所以这样的恩遇,无论蔡邕多么不喜欢,他都必须得含泪吞下了。 就像是当初,临邛鬼王一丝不苟的按照庾献教导的做了,最后还斩尸抵上一命,那无论庾献承认不承认,临邛鬼王都会被天下视为庾献的弟子。 因为车门已经焊死了,想跳车也没机会了。 所以董卓死后,蔡邕只能走上那条死路。 若是蔡邕脸皮厚一点倒也无妨,关键是他要脸啊。 哪怕董卓真的是弑君的乱臣贼子,他也必须得为董卓发声,因为那才是他的政治正确。 丢失了这个政治正确,那蔡邕在士人中将一文不名。 蔡邕屈服于弑君者董卓,是乃不忠;若是再有不义之名,那天下虽大,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那些身在颍川的士人们就很蛋疼了。 好不容易把宦官熬下台了,又特么被董卓强奸了。 于是那些苟在颍川的家伙们,只能一边痛骂董卓,一边继续在颍川教导弟子、传授学问。 好在董卓很快被吕布杀掉,不少人都静极思动,让弟子们出山,寻觅主导乱世的机会。 如今颍川书院中,各地的读书人虽然不少,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本地的几大世家。 分别为颍川钟氏,头面人物是钟繇钟元常;颍川陈氏,头面人物为陈纪陈元方,如今出来搞事的乃是他的儿子陈群陈长文;颍川荀氏,头面人物为荀爽,出来搞事的乃是后辈荀或和荀攸;颍川韩氏,头面人物是韩融,出来搞事的是韩馥,不过这位比较惨烈,因为韩馥是袁家门生,先是无怨无悔的为袁绍供应后勤,接着直接被袁绍抢走了冀州牧的位置。 庾献进入颍川稍一打听,就知道了主持书院的乃是陈纪陈元方。 这位老爷子一开始被何进举荐,拜为五官中郎将,又迁为侍中,没多久又被任命为平原相。正好赶上灵帝驾崩,天下大乱,陈纪觉得这种时候不如猥琐发育更安稳,索性直接回了老家。 前些时候董卓被王允、吕布合伙杀死,陈老爷子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是平原相来着,就打算再出来为平原老百姓再做点贡献。 结果一打听,一个叫做刘备的小流氓带着他的两个臭弟弟已经占据了平原相的位置。再加上郿侯董白忽然崛起,重新把持了朝政,陈纪这才熄了心思,安心在家传授弟子。 庾献又打听徐庶的消息,可惜这位好侄儿似乎一直游历在外,许多人都说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少了徐庶的引荐,进入颍川书院麻烦了点,但好处就是,自己的身份又能多隐藏许久。 庾献怕拖的久了生出什么变故,当即施施然向颍川书院的山门行去。 离得尚远,就有一亭。 里面有两个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对弈,见庾献过来,当即笑着起身问道,“莫非贤兄是要拜访颍川书院吗?” 另一人在旁直接问道,“客人是谁家子弟?可有名刺?” 庾献自然说不得自己的姓名,他故作不解的笑问道,“怎么?莫非进这颍川书院还要看人的出身不成?” 那年轻人心道,自然是要看出身的。 只是却不好说的太明白。 当即说道,“并非如此。颍川书院乃是私学,前来求学的学子大多是我辈的亲朋故旧。当然,若有真才实学的名士前来,我颍川书院也当扫榻相迎。” 之前那人也看出了庾献不是他们颍川圈子的,索性直接客气的问道,“贤兄此来,想来必有仪仗。不知贤兄治何经典?” 庾献心道,来了来了! 古代文人的鄙视链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