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有想到,原来这液体的沸点不同,竟然还会有这种妙用!” 小沛城中一处别院之中,陈栋带着诸葛亮,还有刘备手底下的几个军士,在那里利用陈栋的知识进行蒸馏酒的提纯。第一锅蒸馏酒已经制作成功,诸葛亮闻着蒸馏出来的美酒,那股远超米酒的甘烈香味,让他确定这是一种全新的酒,忍不住发出了感叹。 虽然陈栋安排了出使长安和讨伐笮融两个工作,但孙乾没有到位,给陈登的信才刚发出去,一时间都进行不下去,陈栋便抓紧时间先把给李傕郭汜的礼物给准备好。 蒸馏酒东西的原理实在太简单了,就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70度)不同,在加热到酒精沸点后,酒精会从酒水中蒸发出来,然后酒精冷凝成液体,从而达成了酒精的提纯。 “记住了,任何物体都是有固液气三种形态,即便是铜铁这种金属,固态形态加热到一定程度也会变成液体,而液体再加热到沸点之后便会成为气体。而反过来气体遇冷会便液体,液体遇冷会变固体。” 但是知道原理,想要把蒸馏酒做出来,还是需要专业的冷凝装置,不止如此,还需要考虑如何减少损耗,让更多的酒蒸汽能够冷凝成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都是难点。 而在这方面,年轻的诸葛亮竟然设计出了一种比陈栋设计的还要好的冷凝装置,让陈栋不免感叹,这有本事的人就是有本事啊。 随着陈栋解释了一下固液气三态的变化,那边诸葛亮点头称是,却是从旁边拿出纸笔来,将陈栋讲述的这个道理给记了下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在追寻万物的本质,但很多理论玄之又玄,但陈栋这番固液气的转换理论,却是能够解释大部分诸葛亮遇到的问题。 “老师,昨天我听您和主公说起过,咱们现在军中缺钱,如果能够真得能够酿造这种烈酒,我们又把这种生产技术掌握在手里面,说不准能够把这些酒卖出高达好几倍的价钱来!”就在记下来这个知识点后,诸葛亮扭头向陈栋说道。 当听了诸葛亮这话后,陈栋也是啧啧称奇,这诸葛亮才不到十四岁,就已经这么会搞钱了,而且还走的是通过技术封锁变相盐铁国营的路子,当真是了不得。 也不怪乎历史上诸葛亮连年北伐,却还让蜀汉百姓生活富足,生活水平高出曹魏和孙吴一大截,这家伙搞钱的水平实在太高了——通过蜀锦向魏吴两国权贵收奢饰品税,通过直百向魏吴两国收铸币税,真有些后世货币战争的味道在里面。 逼都让诸葛亮装了,陈栋也就只能补充上几句:“这蒸馏酒还有一个妙用,就是清理伤口,能够有些避免感染。这几天你盯着点儿,生产出一批来就当成医疗用品。” 这年头医疗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在战场受了伤,很多时候就是听天由命,伤口感染了完蛋,不感染就能扛过去。像是演义里被诸葛亮害死的周瑜,很有可能便是因为伤口感染去世的。 “我明白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屋外面响起了一阵爽朗到甚至因为分贝过高而有些刺耳的笑声,陈栋一听这架势便知道是张飞来了。而紧接着张飞便推门走了进来,在与陈栋打了一个招呼后,却是紧紧握住了诸葛亮的手:“你便是子梁说的诸葛亮吧,俺叫张飞,字益德,以后多多亲热一下!” 只看张飞这架势,陈栋便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又拿出来了追逐名士的那份热忱来追逐诸葛亮,哪怕后者还是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这就怪陈栋了,谁让他把诸葛亮吹得这么厉害呢。 只是张飞的热情,却让诸葛亮有些摸不着头脑,随便换一个普通人,遇到这么一个毛茸茸的黑大个如此热情,恐怕也有些吃不消,甚至都会赶紧夹紧尾巴。 不过这诸葛亮不是非常之人,再加上陈栋点评过刘备的这两个兄弟,所以他也赶紧行礼道:“诸葛亮见过益德将军,之前听闻益德将军是当世虎臣,万人敌,今日一见,却没想到如此有国士之风!” “哈哈!小诸你看人真准!”被诸葛亮夸赞了几句,张飞美得不行,也不等那边复姓诸葛的诸葛亮有什么反应,鼻子却是连着嗅了好几下,一下子便闻到了蒸馏酒的味道。“这便是子梁说的,要送给李傕郭汜的礼物吗?” 昨天陈栋回小沛的时候,张飞和关羽正在外面带兵,没有碰到陈栋。张飞晚上回到小沛,听刘备说了简雍要出使的事情,还有陈栋要给李傕郭汜准备一种全新的烈酒当做礼物。 张飞这人可以说是非常好酒,当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便坐不住了。虽然认识陈栋没多久,但陈栋对张飞的礼遇让他非常受用,(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再加上陈栋是个真有本事的人,张飞对陈栋的好感度已经刷满了。 虽然不知道陈栋在捣鼓什么,但张飞百分之百相信陈栋能够弄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酒来,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肚子里的馋虫,这让张飞迫不及待得要过来看看究竟是真么样的酒。 只是一闻到这蒸馏酒那甘烈的香味,张飞便已经有些把持不住了。这人和人的口味不一样,有些人不能喝酒,但有些人则非常喜欢喝酒,尤其是喜欢那种烈酒。而张飞骨子里就喜欢喝最烈的酒,骑最烈的马,只是普通的米酒却很难让他喝个痛快,现在看到这烈酒,本来便大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一看张飞这模样,陈栋也不客气,马上便倒了半碗酒递给了张飞:“李傕郭汜此等败类,也就是山猪吃细糠,万般不配这种美酒,这第一碗还是给我们益德将军这样的豪杰来喝,这才美酒赠英雄!” 看陈栋如此器重自己,张飞也不客气,马上便拿起备好的酒碗,作势从陈栋那里接了半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