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老朱惊呆了!改革后赋税提高了三四倍!! 这话说出来之后,交税的这些百姓们纷纷是鼓掌。 “对,这是好事啊,好事情。我们江南的百姓苦是苦一点,但至少吃饭问题还能解决。我听说不少西北的百姓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有这样的好政策将粮食转运到那边去!” “对他们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帮助,我们支持。 我们都支持。” 而在场的一些大地主们在听到朝廷会收粮食入库,同时是现场结亲的时候,也动起了心思。 家里面有很多粮食的确是吃不完,而如果按照朝廷这么弄的话,粮食卖到了粮库里面,到时候即便是发生了灾荒,那朝廷也会把这些粮食拿出来平抑市场上的粮价。 如此自己家里边,是没必要囤这么多粮食的。 囤多了,不仅粮食口感欠佳,每年为防止发霉,要拿出来重新晾晒,浪费不少人力物力。 而如果能够卖给朝廷,得到现钱,然后拿着去做买卖,那岂不是比白白把那些粮食浪费在自家仓库里边要好得多? 一想到这里,这些人是心思活络了起来。 要不怎么说,市场经济其实不需强制去要求,只需去引导。 它们就会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流通。 各地的税务稽查司把政策都宣传到位了之后,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有大量的粮食开始转运到了粮库里。 而这一笔买粮食的钱,就是刚刚缴纳上来的宝钞也就是那些税收。 税务稽查司的百姓们的官员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基本上十天就会给朝廷送上一封奏章汇报各地税务征收情况。 而陈寒他们则是坐在了内阁,十天一次处理从全天下传过来的夏税的征收情况。 大抵还是和往年的情况一样。 京城周边的这些省份宝钞缴纳的是非常多,而辽东西北西南等粮食歉收之地,也是根据田亩的多少折合成实物来上交那些地方,在这一次交税的过程当中,更是直观地产展现了他们的作物产量情况。 由税务稽查司记录,然后源源不断地传递过来。 这一次摊丁入亩以及朱元璋巧妙地把锦衣卫变成了税务稽查司双管齐下之后,改革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不仅记录了各地的税收情况,更是了解到了各地的产业情况,经济状况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如同陈寒他们所预料的那样,西北、西南、岭南、辽东以及北边大部分的省份的生活状况,是要比京城周边以及东南、江南一带差很多。 而有了这些数据之后,今后制定经济政策则有了根据。 陈寒真是没想到,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有时候真是雄才大略,巧妙地将锦衣卫这种法外执行机构转变成了正途。 锦衣卫也在这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的作为。 他们的忠诚、极高的效率和执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套机构下非常之有用,以至于陈寒都不得不感慨厉害。 一个月之后,夏税的征收情况已经进行了大半,基本上夏税完成的时候也要进行秋粮的征收。 秋粮也意味着非常大的负担,而这一次实行了摊丁入亩之后,秋粮的征收也如同夏税一般,是直接折合成了宝钞来征收。 但与江南地带所实行的不一样的是。 西北等地只有区域的几个州府能够支撑宝钞的征收。 所以大量地区的秋粮,在这一次居然就被免除了。 因为通过夏税的征收,朝廷就发现能够满足整年的赋税要求,甚至还有盈余。 可见光是江南本地,其实只要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那就不存在赋税不够的情况。 因为大量的有钱阶层,在这二十多年来通过土地兼并,已然占据了不少的土地。 而经过了这二十多年来大量的科举,考上功名的人,都是从南方一带上来的。 朱元璋自己为什么要搞出南榜和北榜两种,就是因为北方经历了数百年的异族统治之后,文化事业的落后,要比南边差很多。 又或者说,北方那些个士子们他们在异族统治之下,对于儒家学说,已然有些不屑一顾。 反倒是南边那些人,自视自己是正统,所以更加专注于在儒家学说这一块加强。 而自从晋朝开始南边得到开发之后,南边的资源就是要比北边的资源要好得多,经济发展得更加快速。 经济往南移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 所以南边那些士子们读书的条件更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南边那些,能够享受到税务优免权的人就更多。 而这一次,直接是破除了二十多年来对于这些个士绅的优免之后,大量的土地纳入到了交税的范畴之内。 于是乎在这一个多月的税收征收过程当中。 即便是有很多的赋税直接用来购买粮食,囤积在各地的大仓当中。 用于实行陈寒提出来的粮食平仓政策。 更有一半的粮食会运转到西北西南和辽东等地。 但赋税在不完全统计之下,就已经达到了之前的三倍有余。 之前的赋税则合成银两,不过才区区的三四百万而已,可是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两。 而这还是夏税的征收情况,如果加上秋粮的话,估计还能够再长个两三百万两之多。 也就是说通过摊丁入亩第一年征收的赋税就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最高峰之时,所有赋税折合成银两来算的话,也不过才八百万到一千二百万两之间而已。 可是现在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两之多。 当朱元璋看到了统计数据之后,虽然明知道这还不是完全的,但经过了一个多月,这也是基本要完成,就算是再多,也不过才多个一二百万两而已。 可即便是一千五百万两,对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来说,那也是空前的。 当父子两个人看到了这么一数据之后,顿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已经不是用惊讶能够表达他们两个人的情绪。 这是震撼。 朱元璋看着内阁和户部一起统计出来的数据之后,甚至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大明居然如此的富有。 他完全是不知道,原来这些个钱财其实都藏在了那些有钱人的手里边。 户部尚书赵勉更是极为激动地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大明即将迎来盛世啊!” 而与此同时,更有一个数据让他极为的吃惊。 这一次回笼的宝钞,居然就达到了整整九千万贯。 这还仅仅只是第一年用宝钞征收赋税回笼的宝钞。 真的就如同陈寒说的那样,回笼上来的宝钞,完全可以让自己不需要去印发宝钞就够用。 这段时间除了有两千万多的宝钞,用于采购粮食,存储在了大仓之内外,现在结余的宝钞就达到了七千多万。 而这些宝钞被大量地回笼了之后,市面上也很快就得到了反应。 那就是宝钞虽然没有升值太多,但毕竟是要比之前要值钱那么一点点。 之前一贯宝钞跌到只值两百文的样子,可是自从这九千万贯的宝钞回笼之后,甚至又拿出其中两千万用于采购粮食之后,百姓们惊奇地发现。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贯宝钞居然能够换两百五十文钱了。 虽然这个数字不好听,但是却奇迹般地涨了五十文钱。 所以朝廷其实不亏。 而地方官府由于没有了那些差役、徭役帮助朝廷免费地办公之后。 朱元璋这一次也是十分的大气,大手一挥,让户部经过了仔细的验算之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得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 那就是各地方官府每年所要耗费的办公费用大概在五百万贯左右。 而地方官府每年能够收到的商税,居然达到了七百万贯左右。 所以朱元璋听取了陈寒的建议,又结合大明的实际,让户部是下达了另一条命令,那就是收上来的商税,形成五年一调整的定例。 地方商税,富裕之地朝廷拿五成、地方拿五成;中等地区朝廷三成、地方三成;贫困地区朝廷一成、地方九成。 连基本办公费用都不能满足的,就只能由朝廷反哺。 商税由各地税务稽查司全面监督征收。 而这段时间锦衣卫全面转化为了税务稽查司之后,官员们不仅没有感觉好像没有了压力,反倒是压力巨大。 由于锦衣卫二十多年的严苛训练,他们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完善的组织机构,更有 这还仅仅只是朝廷开放了商业之后的头一年,也是第一年用宝钞来征税,更是第一年使用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情况取得,却让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十分的欣慰。 照这样发展下去,明年当所有的税制改革越发完善之后,相信大明王朝的赋税将会迎来一个大的爆发期。 陈寒根据美国国税局的制度,定制了部分符合大明国情的商税监察标准。 大明税务稽查司组织框架为: 朝廷中枢为: 正三品都指挥使:负责协调和监督所有活动,包括税收征收、审计等; 从三品都指挥同知:负责管理日常运营,包括人事任免、财务、法律事务等; 正四品审计署都指挥佥事:该部门负责对纳税人的申报进行审计,以确保税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正四品执法署都指挥佥事:该部门负责调查和执行抓捕,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正四品技术署都指挥佥事:该部门负责审计和甄别税务申报情况。 正四品联络署都指挥佥事:该部门负责与朝廷和地方官府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地方上为上官职与中枢一般无二,‘都指挥’递减为‘指挥’,级别指挥使为正五品、同知为从五品,下设机构主官递减为正六品。 税务稽查司之所以能从锦衣卫迅速转变,也是因为锦衣卫之前的架构差不多,做的事也差不多。 尤其算科人才,也就是数学人才之多,也是出乎陈寒的预料。 陈寒也是到了明朝才终于知道,原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单独去发展数学,但是基础数学人才一直都有很大的体量。 税务稽查司尤其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不管是从民间征调还是从官方机构调任,上千名这样的专业人才就被开发了出来。 可见锦衣卫之前做的工作有多么的细致。 税务稽查司现在的人员发展由之前锦衣卫的五千人,扩充为现在的一万两千人。 其中执法署,也就是具体负责抓捕逃税的人最多,足足七千人。 这么多人下放到十几个省去,看上去不多,但是这还只是税务稽查司头一年成立的人员。 到后面按照陈寒的意思,是一定要扩编最少十倍。 毕竟税务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监督的力度也一定要提升上来。 到这里的时候,陈寒才终于是发现明朝的《大诰》真的太有作用了,老朱的这些发明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 《大诰》将新的税务法令刊登了上去,包括摊丁入亩的具体征收标准和执行流程。 包括税务稽查司的作用,甚至连举报方法都刊登了上去。 尤其是着重介绍了一下税务稽查司乃是由锦衣卫转换而来。 这一下可是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果。 百姓看到后不敢随意的瞒报、漏报家里的财产;商人看到后,更是两股战战,本来偷税漏税是他们的本质,但是看到税务稽查司是锦衣卫的番子来抓人的,当即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们觉得与其省那几个逼子儿,换来锦衣卫的一顿毒打审讯,还是交钱划得来。 至于官员们那就更加记忆犹新,哪个当官的不怕锦衣卫? 只要是当官的一旦被锦衣卫请去喝茶,那就代表着全家抄斩。 他们也接到了通知,自家的财产情况必须要如实地在税务稽查司登记。 说起来,这对于反腐也是挺好用的。 当然税务稽查司如此的严格,对于官府和商人来说同样是好事情。 毕竟大家做生意就会更加的透明,商人做生意也不敢想着偷税漏税了,老老实实按照提高到了二十税一的制度交税。 而商税留作衙门的办公经费,也促使官府更加在意商税,在自己的辖区内,制定了很多能够刺激经济的政策。 他们知道,商业越来越繁荣之后,更会促进商税的增加。 洪武二十四年的商税由之前的不到两百万两达到了预计的七百万两,增加了两到三倍之多。 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讲是直接可以解决掉官府一年的办公费用。 老百姓们不需要去给官府免费当劳动力,官府也能够自给自足如此。 收到了如此多的商税之后又有了如此多的粮食,朝廷这一次是有了大笔大笔的现金,怎么办呢? 造船、练兵以及拿出一千万贯来补贴官员们的俸禄。 提高朝廷官员的俸禄这件事,已经提了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没有兑现。 而现在终于在夏税的征收过后,朝廷有了大笔大笔的钱财,于是这一千万贯就用于给天下的官员们。 虽然这笔钱分到每个人手上也不会有多少,但对于每一个官员来讲,这就是一个进步——朝廷给他们加俸禄了。 之前有多少官员们是对朱元璋这个抠门皇帝有心有怨言。 可现在皇帝终于是兑现了承诺,这可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消息一下子就让不少的官员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