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现在是‘儒教’不是‘儒家’!我要灭了他们! 凌汉想了半天之后才说道,“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可知道伱将会面对的是什么? 之前你面对的不过都是些买卖人,可是你一旦让这份你所谓的报纸流传到外面去。 那么天下读书人都会知道你现在所图谋的是什么事。 他们岂能眼睁睁看着你把他们千多年来的基业给毁于一旦?” 陈寒看着凌汉又听着他这么说,反倒是问道,“那村长你是怎么想的?” 陈寒还是习惯称呼他为村长。 凌汉听到这个称呼,不由得心里更加亲近一些。 说实话他还是比较喜欢在农事殿之时和陈寒套话,一老一少天南海北的聊天。 凌汉知道陈寒来自后世,从他的嘴里面听到不少,觉得非常有趣的事情。 两个人也在那里建立了非常好的感情,像是忘年交一般。 所以凌汉才不想让陈寒沦落到与儒家对抗,被儒家那些读书人给骂臭,从此抬不起头来。 他可是很明白,儒家那些读书人有多么的厉害。 他本身就是儒家读书人。 虽然他已经跳出了盲目崇拜孔家的程度。 可是他也很明白,那些人能做出些什么事来。 明面上都是道德君子,可是背地里面满肚子都是男盗女娼。 凌汉之前在读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发现这帮人是这副德性。 可是当身居高位之后,才看得到一些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所谓的孔家也只不过是借着孔老夫子这张牌面,不停地壮大自家的实力。 他们哪里会对百姓们有稍微一丁点的仁慈。 他们只知道不停地盘剥百姓。 他们比明面上那些地主豪绅更加恶劣。 他们可以说是罪行累累,甚至孔家宅院的地底下,不知埋了多少无辜之人的尸骨。 这些东西都是有据可查,让人义愤填膺的。 可是为何千百年来没有人去动他们家族。 不是因为不知道这帮人的罪恶。 反倒是知道这些人对于控制天下读书人有多么重要。 天下读书人将孔家视作一座神山一般,心里边默默想的都是,一旦自己有了功名之后,就要到孔家去祭奠孔子以还愿。 因为他们都觉得,他们自己的这功名利禄全都是拜孔子所赐。 他们以为,都是孔老先生创造出来了四书五经,才让他们通过四书五经获得人上人的位置。 这帮读书人心里边一直都在默默地感恩着孔老夫子。 所以把孔老夫子的血脉,也当做了神圣无比的爱戴对象。 觉得孔老夫子的血脉必定有着神性。 而这些孔家人也必定沾染了神性。 在孔家人的身边,自己就是凡间的蝼蚁。 是不可以抬头去观望这些神圣之人的。 孔老夫子一直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是这些读书人却已经将孔老夫子的血脉,当作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神。 所以越发助长了孔家的嚣张气焰。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曲阜读书人的圣地孔家。 即便是朱元璋的儿子鲁王朱檀,那么不可一世的亲王,也不敢轻易对孔家有所指摘。 可以说,孔家是除了皇帝家最大的家族。 甚至他们骨子里面还瞧不起朱元璋的出身。 觉得朱元璋是个下里巴人的泥腿子。 他们在之后更是猖狂的说道:天底下就只有三家人,第一就是我孔家,第二才是做皇帝的朱家,第三才是江西龙虎山的张家。 甚至说:只是可惜,这皇帝家是泥腿子出生不值当跟我们同一等,龙虎山张家又是隐遁之家,更不可以与我孔家相媲美。 所以这天下第一家就是我孔家。 有如此嚣张的气焰,他们怎么会对普通百姓有丝毫的怜悯。 自然是盘剥,自然是欲取欲求。 甚至有一代衍圣公淫辱乐女四十多人,更是将其中的四个人活生生打死的恶行。 朝廷当时为惩罚这位衍圣公,褫夺了他的爵位,只是把他贬为流民。 可是孔家有多大的势力,怎能让这样的人只是流落民间的。 除了这明面上记载的一些震惊朝野的大案之外,孔家方圆数百里,被他们打死的百姓何止千万。 所以在孔家方圆生活的老百姓,要么被这些人奴役,要么就是投靠他们。 有一份资料直接就说:蚁附孔家者无数。 由此可见,这孔家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可是礼部尚书凌汉却也明白,想要真正扳倒这个孔家何其之难。 他们本身就树大根深,而且又得天下读书人盲目的崇拜。 唯有少数一些人才会对孔家嗤之以鼻,可这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还是觉得孔家是神圣无比。 陈寒现在将这份报纸流露在外,那岂不就是对衍圣公最大的挑战。 因为儒家现在是显学,儒家现在的地位就是至尊。 谁去挑战这个地位,那就是与儒家的至尊进行抗争。 陈寒现在被这份报纸称为科技之圣。 那就相当于在儒家之外又另立了一座大山。 如果衍圣公不出面进行打压,将这股风气压下去。 那么今后就会出现无数的其他的圣,挑战他们衍圣公孔家的威严。 所以凌汉和夏元吉一样,很快就猜到,如果任由这样的风气徜徉下去。 老百姓们当然个个称赞陈寒搞出来的科技,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 更是兴商业、改税制,造福百姓。 大家伙早已是将陈寒当作了圣人一般看待,已经触及了儒家的根基。 儒家未必不想把陈寒给打倒。 而如今陈寒这份工程报流传到外边,岂不就给了他们最好的口舌。 一想到这里,凌汉就觉得浑身发凉。 他越是读书,他越是明理,越是知道孔家的厉害。 这个家族千年屹立不倒,除了那见风使舵的本事之外,最重要的是蛊惑人心。 而且他们屹立了千年底蕴之深,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撼动的。 凌汉再次向陈寒确认:“陈寒你来自后世,你在大明有大好作为,即便不与儒家相抗衡,你也可以大展才华。 陛下、殿下都如此,你又何苦浪费时日去跟他们计较?” 陈寒看了看凌汉说道,“村长,你可知道在后世儒家是什么地位?” 凌汉无法去揣摩,不过看陈寒的脸色,他大胆的猜测:“应该比现在更有如日中天吧,有可能会欺压到各个层面去,所以才引起你如此大的反感。 你回到明朝,必然想着要将儒家连根拔起,是想着要阻拦他们肆意的发展。” 凌汉这般猜测,陈寒却哈哈大笑,“非也,非也,刚好相反。” 凌汉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说后世儒家已经势弱?” 陈寒点头:“不仅是势弱,而且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虽然后世的百姓依旧对儒家所提出来的仁义道德、温和处事、中庸之道奉为圭臬,亲情观念更是刻在了骨子里。 但是我们绝对不像明朝人这般盲目地崇拜。 我们崇拜的是孔老先生所遗留下来的论语当中的大智慧。 而不是已经在后世被统治者以及读书自己所神化的儒教。 孔老先生所创造的儒家,是大学问、大思想、大哲学,而不是读书人精神上的儒教。 儒教是洗脑人的思想、禁锢人的思维、停滞人的创造。 可儒家的大智慧,却根本与儒教的教义不同。 不知村长你是否认同这一点。” 涉及了思想哲学方面的东西,陈寒其实也只是略知皮毛。 但这一点略知皮毛却也让凌汉深有同感。 他是读书人出身,甚至是读书人里边的顶尖的那一波,所以明白得更透、知道得更深、理解得更精。 听完陈寒的话之后,他不住地点头夸赞:“后辈儿孙们果然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确如此。 孔圣先师所创造的是儒家的,是精髓的思想。 他老人家包容万象、有教无类的思维,这才是我辈读书人本应该要去继承,要去发扬,要去光大的。 可是如今的儒教已如你所说,不是当初那包罗万象的儒家。 反倒是故步自封,画地为牢,在自我圈子里边走不出去的儒教。 他们不允许有别家思想出现,来抢夺他们的位置。 一旦出现了,他们必定狂追猛打,势必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是封锁人的思维,停滞人的想象的妖邪。” 陈寒听完了凌汉的话之后大为吃惊:“村长,你可是礼部尚书,用的礼仪规章大部分都是孔圣先师所推崇的周礼。 甚至这当中有不少是孔老先生想让世人所理解的教化。 怎么你还对儒教有这么深的怨念?” 凌汉坐在了台阶上,脸上的表情非常沉重,眼神更是无比的深邃:“正是由于站在了这样的高度,才能更看的清楚,才更加悲哀。 你可知,我儒家真正的思想是什么?” 陈寒摇头,“我对此其实了解并不深。 因为我们后世所要学的东西太杂,没有多少人真正静下心思去沉淀、去理解儒家高深的哲学。 甚至我们只能了解一些皮毛。” 凌汉摆摆手:“也无需将这些东西说得如此的高深莫测,其实很简单,孔圣先师就是推崇周礼,就是想有教无类。 他这一辈子就想让天下人遵守礼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君王有君王的德行操守能力,统御四方、臣子尽忠报国、父亲有德行,懂得维系家庭,教育子女、儿子有个做儿子的样子,和睦兄弟姊妹,友爱亲朋,孝敬长辈。 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自身身份的礼数,天下便能和睦,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这听上去简单,但若是结合孔圣先师当初的遭遇来看,你就明白当初老人家有多么的无奈。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那是何等凄惨? 所以即便是如此简单的愿望,在孔圣先师那个年代也难以实现。 也正因为此,孔圣先师怀着超越常人的宽广胸怀,游离于各国之间宣扬教化,宣扬周礼。 便是想让那战乱减少,想让那争霸的诸侯王们体恤百姓。 只是这仅仅是他老人家美好愿望,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 可自秦开始的大一统王朝建立以来,本应有此条件,但各家学说纷至沓来。 法家的确是治世之良策,可是过于严苛,本应与我们儒家的温煦相结合。 只是这也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直到汉朝一代大儒董仲舒的出现,却又将儒家给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位大儒不愧是大儒他将帝王的权利与神权相结合,从而凭空创造出了天人感应,在帝王的权力之上凭空铸造了一个禁锢,使天下灾祸与帝王行使权力好恶相结合。 这的确是莫大的才华。 可是一代大儒董仲舒应当没有想过,越是到后来,那些读书人越发的膨胀了。 他们以皇帝的权利是由儒家所赐,越发的神圣自我,他们拼命地维护君权,其实维护的还是自我。‘ 陈寒看着凌汉十分的震惊,特别是当他说出这一番话来之后,更是让陈寒感觉这位老先生怎么理解得这么透彻。 而且他也说的是点子上。 董仲舒可能是看到了法家的残酷,所以想让儒家的温和,来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而且凭空在皇帝头上加了一个天子,以为能够禁锢住权利。 可是董仲舒还是天真了,比他聪明的皇帝多的是。 既然我皇帝的权力来自老天爷,那么我就代表老天爷,你们如果不拥护我,那就是对不起老天爷。 我每一代皇帝被选出来都是老天爷的主意,我自己就是神人一样的存在。 你们这些下里巴人的老百姓如果想要造反,那就是反老天爷。 虽然一旦发生了水灾、旱灾、地震之类的灾害,我必须得要去祭告天地,必须要下罪己诏。 可是这对于好处来讲,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陈寒看向了凌汉,倒是有分几分同情。 如果一直糊里糊涂下去,绝对不会有信仰上面的痛苦。 可越是理解了这当中的底层逻辑的凌汉,越是感觉到自己无力改变的悲哀。 所以他之所以劝陈寒不要去斗,就是因为看到了这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孔家,更是整个天下读书人的根。 即便是知道孔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又能如何? 他们崇拜的从来都不是现实中的孔家,而是精神上的孔家。 他们要的是那一座丰碑。 只要孔家屹立不倒,那就代表着儒家不倒,那就代表着他们的地位不倒,这才是这些读书人真正的目的。 现在陈寒要扳倒孔家,故意激化让孔家出来与自己对抗,那岂不是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这当中会充斥多少风险,凌汉其实还是明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