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突如其来的论文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关于三星堆的传说太多太多,神秘色彩是诸多考古之最。 楚辞在学校的时候就对三星堆的神秘很是向往,因为和其他历史不同,三星堆所展示的历史仿佛真的是神明所留,那迥异于常人的形态雕刻,超过时代的炼器,无一不在说明,三星堆是一个超级史前文明。 而这个文明到底隐藏着什么,世人还在发掘。 三星堆遗址目前发掘了很小一部分,大量的考古人员前仆后继的加入进去,想要一窥究竟。 “这一次要是顺利,说不定我的毕业论文就有了。” 三星堆遗址前,楚辞没有去博物馆看那些已经出土的器物,而是凭着一张考古资质证书,直接进入了考古现场。 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想要进入考古现场,不仅需要考古资质证书,还需要当地核发的考古发掘证,以及领队拥有的领队发掘证书等。 反正看似简单的考古工作,后面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件。 手续不齐,考古就是掘墓。 楚辞能直接进入,是因为他的证书有些不一样。 考古资质证书没有等级说法,但有颁发的机关。 楚辞的证书是京城博物馆颁发的,所以,他很容易就进入了考古现场。 而在他进入现场后不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就走了过来。 看到英俊的好似明星的楚辞三人,浑身沾染着泥土的老爷子不禁眉头一皱,“你们谁是京城来的专家?” 楚辞上前一步,客气道:“冯老师好,我是洪老的学生楚辞,来这里是想要实习一下,不是什么专家。” “老洪的学生?”闻言,冯老神情一缓,又瞅了眼楚辞身边的王震球和张灵玉,转身道:“跟我来吧,规矩你都懂,看好你的人,不要乱来。” “是,冯老师。” 身后,王震球在楚辞身边低声道:“好牛气的老爷子,楚哥,伱认识他?” 楚辞点头,道:“考古学界只有那么大,考古大师就那么几位,大家都相互认识,这位冯老此前也是京都博物馆的老博士,不过他不喜欢教书育人,更喜欢到现场发掘,所以在三星堆出土后,就来到了这边,算起来他在三星堆工作时间也有七八年了吧。” “嘶,考古这么恐怖吗?七八年时间,一座摩天大厦都盖好了,三星堆还没发掘完毕?” “你想什么呢?发掘完毕?三星堆不同于其他古墓,它的范围极广,存在意义极其重大,莫说七八年,七八十年后还在发掘你信不信,秦始皇陵你知道吧,那你知道秦始皇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掘的吗?” 王震球摇头。 “61年,现在是12年,距今已经五十一年了,可现在考古进度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三星堆是不输给秦始皇陵的存在,你说要发掘多少年?” 王震球沉默了,张灵玉也瞪大眼睛,显然是被考古的超长时间吓到。 “师兄,你未来不会也几十年不回家吧?”张灵玉担忧道。 “怎么可能,我学考古是因为考古轻松,不代表我要为考古奉献一辈子。” “可是楚哥,他们怎么生活?文物归国家,就算边角料他们都带不走,几年的时间还好说,几十年,那不是家庭都不要了?”王震球的话一针见血。 楚辞沉默了片刻,道:“考古是对历史的追溯,是对文明的救赎,对国家,对人民都存在重大的意义,国家会给与考古人员奖励补贴,而有重大发现国家还有另外的奖励。” 气氛有些沉默,因为楚辞说的都是往好的方面发展,考古工作哪里能时时刻刻有重大发现,更多的时候是整日与土作伴,不仅工作吃土,生活其实也在吃土。 所以哪怕是中关村的考古系,一届的学生才几十个,楚辞这一届更是可怜只有三十二人,其中二十三人是女生,估计毕业后不是在学校任教,就是去各大博物馆工作,真正参与实地发掘的学生,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咳咳,我的话题是不是有些沉重了?” 王震球看楚辞脸色不太好,有些小害怕的问道。 楚辞摇头,道:“不是你的问题,是考古专业的问题,好了,不说这些,等会儿到了现场,你们在上面看着就行,不要乱走,特别是看到泥土新鲜的地方,或者没人走过的地方一定不要去,也不要好奇地上的垃圾,你一个‘善心’搞不好就毁了一段历史。 曾经在发掘邙山陵墓群的时候就出现过一场意外,一个实习生看到地上有一块玻璃,他以为是啤酒瓶,就顺手拔出来丢了,这本来是做好事,结果后面才发现,那‘玻璃’其实是琉璃,而且是刻录有重要信息的琉璃宝具,还好后面大家努力找回来了,不然那学生估计考古生涯就到头了。” 王震球和张灵玉闻言,眼睛一瞪,看着脚下的泥土,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呵呵,你们也不必太紧张,跟着前面人的脚步走就可以。” 三人说话间,随着冯老来到一个大坑边。 大坑大概有十米见方,里面正有七八个考古人员在工作,看到有人前来,只是看了眼,就继续专心致志的扫土。 楚辞看地下有很多不规则的隆起,又看他们手中的毛刷,便知道此坑的工作进展顺利,且不久后会有一定成果。 果然,冯老道:“小楚是吧。” “冯老师。” “你下来看看吧,这是最近才发现的三星器物,以铜器为主,其中还有罕见的陶器,你研究研究。” “多谢冯老师。” 冯老说完,便没有再理会楚辞,就钻入大坑,继续他的工作。 对此,楚辞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恭敬的对冯老鞠了一躬。 因为就刚才的两句话,代表着楚辞的毕业论文有着落了。 是的,就这么简单。 他只要把冯老说的陶器发掘出来,再根据三星堆发表论文,准能通过。 因为目前发现的三星堆文物大多以铜器和石器为主,陶器和青铜器非常稀少,任何一件都有研究的价值。 所以说这些老博士,老学究,别看他们不通人情,其实人家的好,俗人根本不懂。 “你们在上面玩,要是无聊,你们先回去,我可能要耽搁几天。” 天赐良机,楚辞哪能放过,在一旁换上专业工作服,拿着工具就进入大坑,不一会儿他就融入了其他人员。 一边小声讨论,一边不慌不忙的发掘。 大坑上,看着沉迷工作的楚辞,王震球和张灵玉四目相对,有些傻眼,有些愣神。 他们不是来寻找谢家秘密的吗? 怎么突然就工作上了? “王兄要不你先回去,我在这里陪师兄?” “呃,反正我也没事,看看考古发掘也是不错的体验。” 几个时辰后 看着大坑中几乎没有进展的‘工程’,张灵玉再次开口了,“王兄,要不我们自己去谢家祖地看看?” “灵玉道长好提议,今天是谢家老祖死亡第十八天,极阴之时,谢家应该会出事,我们先去打探打探,也好楚哥后续好工作。” “王兄说的极是,那我们走?” “走。” 坑底,看着结伴离开的王震球和张灵玉,楚辞无声笑了笑,考古这工作,没点耐心是真干不了,谁让出土文物那么娇贵呢,只有委屈王震球和张灵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