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24章 煮酒话田亩

第124章 煮酒话田亩(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24章煮酒话田亩 万历四十八年年,十二月初七,大雪。 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芜殿行宫大概的收拾了一下,虽然无法住人,但已经能用来议事了。 大雪天的,部务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也没其他事,皇帝就让人喊了几个高官,一起在这儿聊闲天。 或者说,开小会。 在座的文官有七个,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应秋、户部侍郎袁世振、礼部尚书孙如游、兵部尚书黄克瓒、工部尚书徐光启、左都御史张问达、度支司正卿毕自严。 户部尚书李汝华告病了,所以袁世振代其前来。 但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李汝华退休已成必然,袁世振就是取代李汝华的人。 如今袁世振正在慢慢的从李汝华的手中接过户部权柄,两人交接完毕的那天,就是李汝华致仕的日子。 “昔年,蒙元残暴,宽纵豪强,致使天下凋敝。太祖爷吊民伐罪,再复华夏。” “时天下生民艰辛,太祖爷恤小民之艰苦,与刘伯温定卫所军屯养民之计,豪言,吾养兵百万,不耗百姓一粒粮米。” 放下手中的热茶,朱由校看向在座的众人,缓缓的道。 “杨隋大业至李唐武德年间,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王薄等人荼毒河北山东诸地。唐太宗一统中原后,在各地设府田以征兵马,供朝廷驱使,终有李唐征讨四方不臣,拥天朝上国之名。” “但到了唐高宗,乃至于武周之时,府兵难召,府田短缺,终至唐明皇时,李林甫以明文废除。” “我大明的卫所制,与当年李唐的府兵制差不了多少。” “然,朕翻阅实录,永乐元年,各地卫所征屯田子粒粮两千四百三十五万石,永乐十年,征屯田子粒粮仅有九百一十二石了。” “自叶淇变盐法,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各地卫所时时粮草不济,需要国帑出银出粮养军。” “大明的卫所,终究是到了要废除的地步了。” “陛下,臣曾在陕西为官,自长安至独石一带,阡陌纵横,耕获颇丰,臣就去打听过,发现这些地,本应是卫所田,然均被镇守、知府、总兵、兵备道、参将、都指挥等官,占为己业,所产之粮,不交国税,不交军屯,均为其所占。” 听到了皇帝的话,毕自严接过话头道。 “而各地卫所剩下的田亩,多处贫瘠之地,产粮较少,不足以纳屯田子粒粮,这就导致了军卫所产粮不足,需要朝廷拨粮。” “这些田亩沦为私田,时日已久,归属已经很难查清,陛下欲将京畿之地的卫所田分给军户,言谁种归谁,此为善政。” “然,臣担心,若是将田分给了民众,民众交不起赋税,又会将田拿去投献了豪族大户。”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对于毕自严的担忧很是上心。 “这个问题,朕也想过。不过,朕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孟子》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这是个什么道理。” “前些日子,朕让锦衣卫从京城中抓了三四万游堕之民,到西山挖矿劳作,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给工钱。” “然后,朕让人管矿山的赵爽给朕回报说,因为给的工钱能够养活一家之人,这些人挖矿非常的积极。而且,还有附近的农户听说给工钱的事之后,纷纷前来,想要应工。” “好奇之下,朕让人前去询问,方才知道,这些应工之人,皆为下农与佃户。” 朱由校说着,放下茶杯,看向堂上诸人问道。 “诸君知道什么是佃户吗?” “有田种田,无田为奴、为仆、为寇,浑浑噩噩度日,忙忙碌碌整年,却连口粮都不够,最终只能沦为游惰之民!” “诸君又知道什么是下农吗?” “他们家里有地,但却不足五亩,所产之粮,交了皇粮之后,连一家之人都养活不起,需要去缙绅豪强、巨贾公侯之家为仆为佣,给人当牛做马!” “诸君觉得,这样的天下,朕能坐的安稳吗?” “陛下。” 听到皇帝的这话,兵部尚书黄克瓒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陛下,京畿之地,有田者不足一成,而为人佃作者,十之有九。一亩之地,所获多者不足三石,少者不足一石,若是遇上灾年,颗粒无存。” “然,如今地少人多,故而私租很重,少者八斗,多者两石,佃户交租后,所剩不过数斗,乃至于今日完租,明日乞贷之事常有。” 黄克瓒的履历决定了他是一个实干派官员,寿州知州、赣州知府、山东左布政使,对于,民间疾苦,在场众人,也就毕自严能和他比上一比了。 “故此,京城才有如此之多的游堕之民,非是他们愿意游堕,实是迫不得已啊。” “黄爱卿是个爱民的好官啊。” 听到黄克瓒的话,朱由校赞许的点了点头。 “黄爱卿,说出了百姓为何会沦为游堕之民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够。不够的原因是,地少人多,私租太重,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 听到皇帝的话,众人面面相觑。 怎么解决,无解。 地少人多,导致了内卷,内卷导致了租子过重。 就算是朝廷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高租,但小民哪儿顾得了那么多。 租好歹还有条活路,不租全家都得饿死。 这总不能说,把人给嘎上一批吧。 “臣提议屯田,陛下令杨镐与孙承宗在辽东屯田,臣以为,京畿山东之地,也可施行。” 这时,黄克瓒拱手说道。 “臣听杨镐有言,在辽东由朝廷出种、出工具,组织开垦新田。第一年二税一,后两年,十税三。三年之后,所屯之田,按每人十亩分于屯户。” “臣觉得,在京畿也可施行。” “嗯?” 闻言,朱由校有些意外的看向黄克瓒,他让杨镐在辽东搞的屯田策这黄克瓒是怎么知道的。 意外之后,朱由校就反应过来,这么大的事是瞒不住的,而且这货是兵部尚书,算是杨镐的上司。 “臣附议。” “臣附议。” 黄克瓒的话音落下,大堂上的众人纷纷拱手附和道。 目前看来,这个办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总不能真让皇帝去嘎人啊。 欠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