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26章 什么叫货币(评论区那几个说钱,好

第126章 什么叫货币(评论区那几个说钱,好(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26章什么叫货币(评论区那几个说钱,好好看看这章) 有些感叹自己用毕自严是用对了人,朱由校看向堂中众人说起了一个典故。 “后汉末年,汉灵帝卖官鬻爵,崔烈以钱五百万,得司徒之位,崔烈却是声誉衰减。其久思不安,问其子崔钧,吾居三公,於议者何如?” “崔钧言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崔烈问为何。” “崔钧答曰,论者嫌其铜臭。” “自此之后,这铜臭二字,与钱也就脱不开关系了。”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示意刘时敏给自己添茶,朱由校接着道。 “钱这个东西,人人都是嘴上嫌弃,但私底下,却恨不得天下财货皆是自己的。” “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钱代表着什么呢?” “朕读古书,发现越人曾以贝壳为钱,楚人曾以布帛为钱,自秦一统天下之后,车同文,书同轨,秦币通行天下。刘邦斩白蛇起义,建刘汉,汉武帝收天下铸钱之柄,专由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此为铜钱制式之始。” 朱由校说着,拿出一枚银元宝,放在桌子上,向众人问道。 “这锭银,是五两的金花银,能拿去在市面上买到五石粮食,足够一个人一年的吃食。” “诸君觉得,他为何能买到五石粮食呢?或者说,银子为何能作为钱呢?” “这。。。” 听着皇帝的话,堂中众人陷入一阵沉思。 钱就是钱呗,还能为啥? “因为每一个大明的百姓都认可。” 思索一会儿后,毕自严尝试着出声道。 “善。”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对于毕自严的悟性很是满意。 “银子这东西,有什么价值呢?它一不能吃,二不能穿,除了能做首饰之外,就没什么其他的实际作用了。” “不像铜,可以铸造工具,不像粮食,可以吃,更不像是布帛,可以穿。” “做兵器太软,做工具太少,但就是这么个实际作用很小的东西,能够成为钱,能够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 “这是因为,银子除了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外,它还有作为货币的价值,或者说有作为一个交易工具的价值。” “管子言,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指的是,钱的交换价值高了,则百姓就会逐利而行,竭尽办法的想要获得。而钱的价值低了,百姓就会抛弃他,不想要使用他。” “诸位,听明白了吗?” “。。。” 听着皇帝的,众人纷纷对视一眼。 老大,你搁这儿说什么天书呢,听不懂啊。 看着众人的反应,朱由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又接着道。 “诸位可还记得我大明宝钞?” “臣等记得。” 这次,大伙儿都点了点头,那玩意儿,没见过也听说过。 大明宝钞,大明经济学的一个痛点,没人不知道。 “正统四年,敕谕,南京及在外文武官吏俸米、军人月粮,近为粮储不敷,减分支给,以钞折充。” “正统十三年,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甚至于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这是为什么呢?” 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次朱由校看向了袁世振,出声道。 “袁爱卿改我大明盐法,分旧纲新纲,你有什么感悟?” “回陛下,臣、臣。” 思索了一下,袁世振感觉自己思绪如麻,若有所悟,但就是说不出口来。 “闻陛下之言,回想在两淮所见,臣有些拙见,也不知对与不对,说出来万望陛下恕罪。” “但说无妨。” 闻言,朱由校挥了挥手,端起茶杯喝了口道。 “今日,朕与诸卿与其说是论政,不如说是坐而论道,可畅所欲言。” 闻言,袁世振躬身行礼,整理了思绪后,方才继续说道。 “臣以为,是因为超发导致宝钞没了价值。” 袁世振一开口,胆子就相当的大,这是把大明历代皇帝、官员都给说了进去。 “我朝历代,或因战事,或因大工,或因灾情,国帑不丰,为了收到更多的盐税,就选择了超发盐引。” “但各地盐场每年产盐数量有限,盐引在盐场中提不出盐来,这也就导致盐引没了价值,盐商自然不会再想要纳银开中,这盐税自然也就少了。” “而盐税一少,朝廷就又会选择超发更多盐引。” “周而复始,盐引越是超发,越是在盐场提不出盐来,这盐政就会败坏,盐引也就没了价值。” “臣在两淮,分旧纲新纲,让盐引虽不能立刻提盐,但却可在日后补提,且仅允许持有旧盐引之户可以售盐,这盐引也就又有了价值。” “而盐引与宝钞之理相同,宝钞又是我大明曾经的钱,臣也就明白了白银的价值。” “自张居正变法以后,折色为银,能够上缴赋税,这银也自然就成为了钱。” “善。” 对于这个改革盐政,一年给大明输送一百万两白银的盐税之人,朱由校觉得很满意。 “我大明的宝钞之所以会废,就是因为超发、滥发、朝廷不收,这才导致其失去了作为钱的价值。” 朱由校说着,用手指了指北边京城的方向。 “我大明钞关,自宣德四年(1429)而始,时钞法不通,由商居货不税。于是,朝廷下令,在京省商贾凑集之地,开设税摊,悉令纳钞。” “此举,一为增加朝廷岁入,二为挽救宝钞。” “果然,此后数年,宝钞价格回升,百姓们也重新愿意用了。” “商贾能够用宝钞缴税,百姓能够用宝钞购物,那这宝钞的价值便就又有了。” “但往后数年,宝钞超发,价值减少,百姓自然就又不认了,终至废用。” “同理,朝廷用银收税,赋予了银作为货币的价值,自然而然的,也就是钱了。” “陛下聪慧,臣等拜服。” 听到皇帝说清楚了银为啥能成为钱,毕自严和袁世振两人当即带头拜道。 银子之所以能成为钱,是因为朝廷用它收税,赋予了它价值。 一众人提笔记下皇帝关于宝钞价值的描述,与自己的感悟,心里纷纷说出了同一句话。 这是上来个什么怪物啊。 见微知著,因小见大。 从这皇帝关于钱的理解上,诸人都能感觉到,皇帝对于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这些读儒家经义的人是真滴不一样。 孙承宗这厮,在东宫给朱常洛教书,顺带着教朱由校认字的时候,到底是拿什么书给皇帝作为启蒙教材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