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66章 朕着急娶媳妇,从速

第166章 朕着急娶媳妇,从速(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66章朕着急娶媳妇,从速 随着皇帝非常强硬的定下定国公的侄女入主坤宁宫,整个朝堂顿时就热闹,或者说干脆就分裂了。 文官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周应秋为首的投机系和毕自言为首的实干系,这派的意思很明确,赶紧让皇帝把皇后娶了,然后生个大胖小子,早定国本。 趁着皇帝现在还没动过女人,这个徐婉儿入主坤宁宫,最好能赶快生个嫡长子,可千万别再搞个国本之争出来了。 第二派则是以韩爌、张问达为首的东林,亓诗教为首的齐楚浙党等等不识时务的玩意儿。 反对,坚决反对。 这个时候哪儿还有什么党派之分,这些人连章上书劝说皇帝,意思只有一个:说什么民间有更漂亮,更贤惠的,以及徐婉儿入主坤宁宫有违祖制。 本质上就是一个:武勋贵女不能入宫。 这些人私下还有一个论点:徐婉儿不贤,不然怎么会上街让皇帝看到呢? 这些人的本质上,还是想要将爪子伸进皇宫,不然皇帝真就想干啥干啥了。 就比如说国本之争。 若是没有李太后反对,万历可能就真的立福王为太子了。 双方的争论导致民间流言纷纷,说什么皇帝是个色中饿鬼之类的话。 对此,锦衣卫于是又往西山矿场送了三千多人。 对于抓人的原因,许显纯表示,京城的流民太多了,根本抓不完。 这些人是不是流民不知道,横竖嘴上是不怎么不干净。 而勋贵这边就团结的多了,因为徐婉儿之父徐希华已亡,是由大伯定国公徐希臯抚养长大的,所以要避嫌。 故此以驸马都尉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维贤为首,凡在京勋贵联名上表,表示皇帝贵为天下之主,功勋贵女想娶谁就娶谁。 对于朝臣的上书,朱由校的选择是理都不理,天天催促礼部搞快点儿。 而礼部尚书孙如游真的算的上是“皇党”,啥事儿都以皇帝为主,皇帝说啥就是啥。 既然皇帝在催,那就办加急。 这边朝臣还没争论出个统一口径呢,那边他就已经上书请于闰二月初十行纳采之礼了。 而随着皇帝同意在闰二月初十行纳采之礼。 司礼监、内务府准备,虎贲卫拔营,伴随着皇帝再次回到了紫禁城中。 天启元年,闰二月初十,壬午日。 西历1621年,4月1号,愚人节。 “你说这万历都给咱封了太孙儿了,怎么就不定个太孙妃呢。” 面无表情的在宫女的伺候下穿戴着衮冕服,朱由校这会儿突然后悔娶媳妇儿了,这礼节也太繁琐了。 随着皇帝穿戴好衮冕服,从起步的那刻起,就有音乐奏了起来。 而此刻,乾清宫的门外,京城但凡能到场的官员都到了。 文武两侧分立,脸上带着笑容,相互之间聊着小天。 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虽然大伙儿都是三朝老臣,但皇帝大婚也是稀奇事。 上一个大婚的皇帝是万历,但那是在万历六年,年仅十四岁的万历娶了年仅十三岁的王皇后。 四十二年前的事情,见过的人这会儿基本搁棺材里睡觉了。 不管是赞同还是不赞同,流程已经开走,那就没停下来的可能。 这个时候谁要敢跳出来唱反调,那是要被锦衣卫拖出去活剐的。 伴随着乐声,在乾清宫大殿内后的桌子上坐下。 朱由校好奇的左右看了看。 左手边的是节,右手边是诏书。 桌子上放着的则是一堆礼物,都是皇家御制的事物,从内库里翻出来的。 “宣~” 见到朱由校已经坐好,刘时敏一甩手中拂尘,尖声道。 伴随着刘时敏的声音,大殿外也响起了喊声,一传二,二传四,到最后声震宫内外。 听到里面的声音后,等候在外的文武官员开始走进乾清宫。 待最后一人进入后,所有人一起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翻着白眼,朱由校轻轻的挥了挥手。 “众卿平身!” 待众人站起后,朱由校将目光看向了刘时敏。 忘了,接下来该干啥来着? 看到皇帝的目光,刘时敏就知道该自己发挥作用了。 对皇帝微微躬身,刘时敏从皇帝手边拿起诏书,缓缓的拉开。 还未等诏书完全拉开,在场的众人连忙又是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以来,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当遵祖宗之制,立中宫之主。查定国公之侄,贤良淑德,容颜端庄,可为帝后。以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惟贤为正使,文渊阁大学士韩爌为副使,制谕后军都督府都督左都督定国公徐希臯兹日之吉,嘉礼宜成,行问名之礼。” 随着刘时敏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徐婉儿为皇后的事,就算是定下了。 “臣,张维贤。” “臣,韩爌。” “领旨谢恩!” 都是事先演练过的,再是不愿意或者愿意,此时也只能乖乖照做。 而后,在刘时敏的指导下,朱由校将天子信物的节交给张维贤。 “今天的完了?” 用块抹布擦着头上的汗水,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今日宫内的算是完了。” 刘时敏看着皇帝不情愿的样子,再是不愿,也只能泼冷水道。 “这是六礼中的第一礼,纳采。” “啧。” 闻言,朱由校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去西苑。” 开春之后,他就该回来了。 天气转暖,为了帮大明的朝臣们节省开支,南海子要动大工了,人来人往的,皇帝住那儿太危险。 而另外一边,将皇帝看上徐家小姑娘的事情给闹大的丁修,今天负责开路。 与被坑来的师兄陆文昭一起,两人一身红袍,脸涂胭脂,手持铜锣开道。 一路上,正使张维贤持节,副使韩爌捧问名诏书。 仪仗队、鼓乐队相随,礼部尚书孙如游作为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 一行人从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出了承天门,经西江米巷,直向定国公府。 距离也不算太远,随着纳采的队伍前进,百姓们也乐呵呵的跟随着。 说是百姓,多半都是朝臣家眷,来看个热闹。 至于黔首小民,今天能过的了宣武、崇文两条大街,我锦衣卫上下就都能去西山挖矿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