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有商纣王胆大包天,女娲庙荒言亵渎,致使女娲大怒。 三清借此挑动封神量劫。 女娲又在气头上,冲动下配合牵引。 结果量劫导致生灵涂炭,令女娲后悔不已。 然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此后女娲便封闭了宫门,再不现身,只与宫中女仙群妖相伴。 一直到如今,无数年过去,女娲都再未见过三清。 三清自知理亏,也不好上门打扰。 这次却想找女娲相助,还是处理佛道之争。 女娲怎会同意? “此事牵涉道门根基,无论如何艰难,总该尝试一番,否则岂不悔矣?” 道德天尊沉声说道。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相顾沉默。 两人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相对而言,大哥这条计策虽然艰难,却总归有路可循,比束手无策要强。 无奈下只能选择颔首认同。 “好,既然二位贤弟没有异议,我等便即刻起程吧,免得误了时机。” 道德天尊说道。 “大哥说的是。” “我没意见。” 两人点头,长身而起,正欲踏上驾辇,却见道德天尊身形变化,褪去尊贵紫袍冕冠。 换作一副淡青色长袍,身形佝偻,拙颜白发。 持扁拐作手杖,坐骑青牛也散去莽荒气息,仿佛凡俗耕牛。 道德天尊骑上牛背,就好像凡夫老农一般,慢悠悠地向混沌内深入。 “这是作甚?” 元始天尊不解。 通天教主则是撇了撇嘴,嘲讽道,“卖惨呗,还以为换副形象师妹就能可怜他,笑话,人家又不是傻子。” “哎……” 元始天尊也是无奈叹气。 可是没办法,自家大哥都已经这副形象了,不惜拿出当年老子化胡之色身,他们也不好再摆出华丽阵仗。 只能撤去銮驾,换出朴素衣着跟随。 三人于混沌内穿行不知多少里,终见一座富丽堂皇的巨大宫殿在眼前呈现。 四周繁密冗杂的符文纂刻于壁檐之上,镇压洪荒,将无尽混沌气流隔绝。 其内自成一界,祥和安宁。 三人来到近前,由道德天尊施法叫门。 片刻后,殿门开启,一名姿容俏丽的女仙探出脑袋,瞧见三人,不由得露出惊色。 “未曾想三位师伯亲至,小女玉腰参见。” “无妨。” 道德天尊摆手,姿态祥和,温声道,“我等有要事与师妹商议,你且去通传一声。” “是,还请三位师伯稍待。” 玉腰恭敬行礼,随后便快速返回内堂。 娲皇宫之内巨大无比,异象纷呈,仙草巨木随处可见。 假山流水,雕梁画栋,灵气精纯浓郁,比之地界还要强出十几倍。 女娲娘娘本身又没什么架子,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女仙和妖族都心情舒畅,极为快乐。 整片空间都散发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意。 “娘娘,不好了……” 此时女娲娘娘正在后庭赏花,玉腰却是一路大呼小叫的跑了过来。 “死丫头,胡说什么,娲皇宫亿万年都祥和无事,有什么不好的?” 一道清脆的呵斥声响起。 却是跟随在女娲娘娘身边的随侍玄女。 玄女本体乃是一只燕子,经娲皇宫滋养进阶大罗,修为不弱。 虽然语气是呵斥之意,但说出的声音却清脆叮咚,很是好听,宛如漓泉般沁人心脾。 “好啦,收收你的鸟脾气。” 女娲娘娘温柔的瞪了玄女一眼,转过头,柔声说道,“玉腰,出什么事了?” 玉腰倒没有感觉委屈,也反应过来自己举止夸张。 吐了下香舌,不好意思的说道,“娘娘,是,三位师伯造访,说有要事与您商讨。” “哦?” 女娲娘娘闻言不禁皱眉,“她们来干什么?” 当年封神量劫之事,令女娲后悔不已,心中对三清自然有所怨怼。 只是她性格向来平和,事情都已经发生,也不愿再为此吵闹。 这才封闭了娲皇宫静修。 按理说这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对方也不该找上门才对。 为何又来此叨扰? 女娲毕竟也是圣人,虽是功德成圣,战力在六圣之中最弱,但推演能力却并不逊色旁人。 心神触动下,立刻掐指推算,仅仅片刻便已经明了大概,忍不住摇头叹息。 “原来如此,杀劫终至,几位师兄恐怕又想按照以往的法子拖延。” “然此举只是治标不治本,终有无能拖延之日,又何必如此?” 她有些悲怒的念叨着。 本不愿面见三位,可想起三人秉性,不说清楚,恐怕将来难有清静。 无奈下对玉腰道,“去将三位师兄请来吧,我在正殿静候。” “是,娘娘。” 玉腰不知道女娲娘娘在短短一瞬的心绪变化,转身又向外跑去。 女娲则莲步轻移,前往正殿。 玄女本想跟随,却被她柔声阻止,仅留自己待在殿中。 不多时。 三清在玉腰的引领下进入大殿。 玉腰恭敬行礼后也退了出去。 女娲这才开口说道,“三位师兄亲至,小妹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师妹无须多礼。” 道德天尊开口。 “不知三位师兄此来何故?” 女娲对三人感官不佳,也懒得客套,直接开门见山。 道德天尊早有所料,声音依旧平和,轻声道,“杀劫将至,想必师妹也已经清楚。” “如今佛道之争已临关键节点,涉及根基,近日又出现天象异常,有新晋神秘圣人现身,态度不明。” “我等此来是希望师妹出山相助,维护道宗。” 道德天尊简要说明情况。 “有新圣人出现?” 女娲娘娘惊讶,其他事情她都已经推演得知,却完全没有算到新圣的任何消息,不由露出讶异之色。 “确实如此。” 道德天尊点头道,“若非此人干扰,致使变数增多,恐增伤亡,我等也不愿打扰师妹。” “只求师妹念在天下苍生福泽,可出山相助。” “这……” 提及三界生灵,女娲娘娘控制不住的心头一软。 可是又回想起三清的秉性,加上之前的先例,总是还是硬下了心肠。 沉声道,“天数所定,我虽有心化解,却又如何能逆了天道?” “还请三位师兄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