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可以用这买东西吗?”一位面色黝黑,满是老纹,犹如枯树皮般的老汉,手里捏着一张粮票,唯唯诺诺的问道。
“可以。”
柜台的工作人员扫了眼老汉手中的粮票,简短的回了句。
在供销社门口拐弯的地方,有个投诉箱,虽然几次投诉带不了多大的麻烦,但是总归有层约束。
老汉松了口气,他路上一直担心上当受骗,看来这东西真可以当钱使用。
供销社的商品,比市场上要便宜,有些商品便宜一两成,有的甚至便宜一半。
例如镜子、煤油、煤油灯、玻璃、化肥等,包括水泥这些都有的贩卖。
只要是市面上有的,供销社都有,市面上难以看见的,供销社也有,算得上小号的贸易中心。
当然。
地段不一样,供应的商品种类肯定也不一样。
像北平城,大兴县,东北台村,团建房区等处的供销社,自然是最大规模的,其余地方,规模稍微次一等,越小的地区,规模也越小。
月末盘点。
供销社的掌柜,看完了这个月的销售情况,然后在书桌上,写需要提交给上级部门的报表。
报表,已经成为中华重工重要的联通渠道。
但是对报表的要求,并不复杂,不过出现为难人的事情,只要求如实写出当月的工作情况,以便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例如供销社。
哪些商品这个月销的多,哪些商品这个月仍然没有动销,有表性欲强的掌柜,甚至主动会在报表中提出,建议撤档此商品。
财务部的蔡文,临时找来世子府,见到了朱高炽,满脸的沉重,双手递上一份调查表。
朱高炽打开一看,原来是关于功效社的,开头是:“关于粮票突然大增,和供销社销量激增的调查事宜。”
这是好事啊。
“什么情况?”朱高炽边看边问了句。
蔡文解释道“因为多个供销社的掌柜的报表中,有提起多了许多看上去不像是工人的顾客,也不是军户。”
“供销社的销量,虽然每个月都在上涨,可最近三个月的销售量,高的离谱,所以引起了怀疑。”
“所以我请了调研司去调查一番,调查的结果,根子原来出在粮票上。”
朱高炽看完了,脸色复杂。
人口多,代表了聪明人也多,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如此。
粮票可以兑换等价的钱币或者粮食,有中华重工体系兜底,许久下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公信力。
然后为了鼓励人们使用粮票,所以有了供销社的兴起。
这个原理并不复杂。
例如售楼部,房产公司不但自己卖房,还外包给销售公司卖房,渠道有很多种。
保险行业也是如此,外包出去不少销售,包括信贷部门,同样有外包出去的渠道。
中华重工的商品对外流通,并不妨碍建立自己的直销部门,无论是自己生产的商品,还是统购的商品,成本要低于普通商人。
加上推广粮票本身就有利益,所以供销社的售价非常低,外面普通商人学不了。
但是任何事物都经不起聪明人的推敲。
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首先想到,用稍高于粮票的钱币,从工人们手中收购粮票。
然后转手卖给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拿着过了一到手的粮票,去供销社买商品。
结局是三方获利。
工人们获利了,聪明人也获利了,普通人同样获利了。
“这些人败坏粮票系统,靠着信息差来欺骗无知的百姓,理应严厉打击。”
蔡文生气的说道。
粮票本身可以兑换,哪怕是普通百姓,可以直接去粮票银行兑换粮票,然后去供销社购买。
但是许多的老百姓不知道,给了这些骗子可趁之机。
朱高炽摇了摇头,“这不是人家的错,他们做的也没有错,错的是粮票银行。”
蔡文反应不过来,愣神的看着小王爷。
虽然知道小王爷的思想,有时候和凡人不一样,但这句话太令他错愕了。
“这……这……粮票银行错在哪里?”蔡文语无伦次的问道。
他可不想和粮票银行发生矛盾,别最后传出去,是他在小王爷面前,告粮票银行的状。
朱高炽笑道:“为何这些“聪明人”能主动的找到这么多有需求的老百姓,而粮票银行却找不到呢。”
“粮票银行习惯了老百姓上门找他们,而那些“聪明人”却能主动上门百姓家,创造百姓们的需求,这是两者的差别。”
靠信息差赚钱的人,在后世也是不可计数。
例如人们习以为常的信用卡,从大城市转移到小城市,许多小城市没有商业银行的网店。
但是不少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他们不了解办理的渠道,甚至以为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诞生了不少利用信息差来赚钱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