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间府六月开始的丰收,拉开了北平布政司忙碌的大幕,春耕夏收向来是国家大事。
几名官员巡视地方乡间,走访夏收大事。
地方上的乡老陪着他们。
“今年的短工不好招,脾气也大了,要好吃好喝的供着,不然别人还不来,世风日下。”
乡绅抱怨道。
按察使司佥事高勉眉头紧皱。
一处乡绅这么说,处处乡绅都有这些话,高勉不得不重视了。
有官员笑着说道:“现在北平处处有活计,工钱比以往涨了不少,你们要请短工,工钱当然要跟着涨起来。”
“可土地粮食就这么多,价格又卖不起来,我们老百姓如何有钱升工钱呢。”
几位乡绅连连诉苦。
那官员可没这么容易打发,一针见血的说道:“一日吃三顿,那是江淮地区才有的事情。”
“我们北平现在也有许多人家一日吃三顿了,说明百姓们生活好了。”
“这与自古以来的节俭精神背道而驰,每日吃三顿岂不是比吃两顿浪费了粮食。”
“现在啊,老百姓们的脾气大了,生活也开始了浪费,长此以往如何了得。”
“老百姓每日吃两顿,比每日吃三顿节省了多少粮食,多年来都是吃两顿,难道非要改变,不改就过不下去不成。”
几位乡绅你一言我一言,话里话外满是抱怨。
“吃三顿当然比吃两顿要好,我记得在技术报上看到过,以往每日只吃两顿,人的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而且以前吃的又少,提供的元气也不足,所以人的寿命会受到影响。”
“吃三顿饭,而且要吃好,形成了生活习惯,不但不容易让人生病,还能增加人的寿命,多数人活到七八十岁不是问题。”
“瞎说八道,人活多少岁,那是天定,我看你啊,就是被利益遮了眼睛,忘记了圣贤之道。”
“岂有此理。”那乡绅生气。
“自从你去北平开酒楼,你就越来越嚣张,银子不当回事,带坏了多少乡亲。”
“我这叫加入工业浪潮,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贡献,你这种人就是报纸上说的,会被社会发展淘汰的老顽固。”
“在佥事面前成何体统!”
见两人吵了起来,另外一位年龄大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地面戳了几下。
两人这才各自别过了脑袋,谁也不服谁。
高勉忧虑的问向老者。
“有没有因为缺少短工,导致田亩没有及时收获的事情发生?”
“我们这边暂时没有,但是听闻别处有。”
“是哪里?”
高勉准备去看看。
“只是听说,具体是哪里却不记得。”老者一脸的忧国忧民之色,却拿不出地名出来。
老者又指了指刚才吵架的两位乡绅,摇头说道:“自从劳什子工业以来,佥事也看到了,地方上已经不安宁。”
高勉点点头,没有再说下去。
任何事物。
只要想找出弊端,一定可以从其余方面解读出来的。
这叫做事物的两面性。
什么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无论中外都是如此。
对于英国十九二十世纪的专利法。
西方学者有人认为是王室和权贵竞争妥协的产物,也有西方学者认为是英国的进步。
对于那些面对权贵抢夺,放弃发明专利的工匠,有人说这些工匠不懂抗争精神,不值得同情,责任在工匠自身。
也有人说这些工匠被权贵剥削,被人抢走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责任在权贵。
也有人说西方是文明的,至于西方以前屠戮世界各地,是谁强大了都会这么做。
然后又说新世界观。
说现代文明不同了,强大者不该再屠戮征服土地,西方占领了别人大片的土地,取代了原来土地上的人口,垄断大量的资源,他们是文明的。
至于任何战争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则说是那些落后国家自个不行,没有西方国家的插手,这些落后国家会更野蛮。
这叫做立场决定思维方向。
有一批人。
他们知道自己国家目前的弊端,深知要改变国家,但是也知道列强不值得信任。
但是列强太强大了,他们在国家划分了势力范围。
内忧外患中。
靠着自身的奋斗精神,一边与国内和国外势力抗争,一边吸取别人的长处,为新中国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这些人叫做先烈!
不同立场的人,还有一批人成为走狗,国内旧势力的奴才,国外势力的洋腿子。
无论是国内的奴才,还是国外的洋腿子,这批人被先烈打倒了。
现在的北平。
刚才的几位乡绅,他们的立场就不同,思维方式自然也不同,不是讲道理就能讲通的。
道理从来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人们需求什么,才会有什么样的道理诞生。
那位加入工业化浪潮的乡绅,在工业中获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土地获得的利润。
所以他支持工业。
另外一位坚守土地的乡绅,工业化不但没有让他得利,反而损害了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