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大宋的跨江大桥,中间段修建为可以开合的浮桥。”
“浮桥由十八只大木船组成,当大船抵达时,中间段的木船就可以解缆移动,让出河道以通航。”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就会说,其实就是近代西方提出的,所谓开合桥,合时通车,开时走船,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的桥梁修建观点。
朱元璋第一次听到还有这种跨江大桥,忍不住啧啧称奇。
“广济桥总共有二十一个大桥墩,立在江面下。”
“还有就是大宋在福建泉州修建的洛阳桥,长三千六百尺的跨江大桥,光立在江面下的桥墩就有四十八座。”
“竟然宋朝就能修建这么长的跨江大桥,我大明难道不如大宋?”听到第二座桥梁的长度,朱元璋不满的问道。
汉子摇了摇头。
“洛阳桥总长三千六百尺,而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建桥非常不易,更不提如此长度的石桥。”
“如果在材料上没有突破的话,此桥虽然伟大,但还不足以支持铁道。”
“难道修不成?”
朱元璋急了。
那汉子笑了起来,又开始了得意。
“能修啊,现在我们有了钢筋水泥技术,在山中都修建了铁道桥,自然也能在江中修建。”
朱元璋忍不住露出笑容,这汉子说话虽然有些大喘气,但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
咱大明可不能比大宋差,不但要修建跨江大桥,还要把大宋的跨江大桥更长更高。
朱元璋胜负欲起来了。
对于应天府铁道工程集团的支持力度又加大了三分。
……
北平。
徐宁领着十几名管事和技术人员,带着成箱的报表,众人一脸的严肃。
“应天府的跨江大桥目前还不能修。”
朱高炽没有生气,平和的问起原因。
“通过对水流,河床,汛期等勘探,还有组织了当地懂水文的工匠们,哪怕最合适的地段,也宽一万三千余尺。”
“更不提修建的高度,会遇到的风浪等问题,强行修建此跨江大桥,只怕有很高的几率失败。”
听完后,朱高炽理解众人说的问题。
不过朱高炽还是忍不住的指责道:“当初要修建跨江大桥的是伱们,如今反对修建跨江大桥的又是你们。”
“请小王爷责罚。”
徐宁主动揽下责任。
“我责罚你们做什么,我要的是你们用心负责,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抱着好大喜功的初衷,造成了如今两难的境地。”
“其实不然。”
另外一名管事上前说道:“目前我们工程部的技术人员,正全力研究安平桥,此桥是大宋在福建泉州修建的跨江大桥,长度高达八千一百余尺,被当地人称为五里桥。”
“安平桥比洛阳桥所在水域更加宽阔,水文条件更加复杂,很多地方泥沙堆积,纯粹以石头堆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部分泥沙堆积处的石块投进去了还容易下陷,根本难以形成合力。”
“此桥因为采取了取巧的方式躲开了风浪,我们要修建的长江大桥学不了,但此桥在技术上,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例如睡木沉基法。”
“如果我们能把睡木沉基法研究透彻,那么在长江上修建稳固的石墩就不再是问题,解决石墩下沉的关键难题。”
“还有就是江东桥,此桥高八十尺,除了金州的海船,内河船都可以畅通无阻。”
“等吃透了这些桥梁的技术,那么在修建我们要搭建的长江大桥的工程上,目前遇到的核心难题都会得到解决。”
无论是广济桥,洛阳桥,江东桥,还是安平桥,都是宋代修建的跨海梁式石桥,并且是世界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许多后世的桥梁技术理论,基本都是类似的。
例如睡木沉基法。
后世许多的长江大桥,同样采取的这种打桩方式。
“但是应天府的铁道桥,我们建议仍然采取渡轮法,第一座长江大桥,应该修建在湖广。”
徐宁这时候又说道:“根据勘探部同僚们的意见,在湖广的长江大桥,只需要五千尺的长度,而且船只为内江船,无论是高度还是长度,都是可以掌握的技术。”
“所以你们是让我上疏皇爷爷?”朱高炽懂了。
朱元璋对应天府铁道工程部可谓是鼎力支持,如今突然说不在应天府修建铁道桥了,下面的人不敢出面。
南方的确水道多。
但是江淮地区的经济发达,是有根基的。
什么根基?
南宋自从建造出了洛阳桥、安平桥这样的跨江海大桥,就掀起了玉澜桥、石笋桥、东洋桥、苏埭桥等修建“超级工程”的热情”。
而且许多大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学者统计过,南宋光泉州地区就修建了大小桥梁近百座,是历代的高峰。
正是因为南方不可计数的大小桥梁,更有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都无法比拟的桥梁技术。
才有南方的经济发展的底蕴。
南方在千年前可是蛮荒之地,是先民们一手打造起来的优越舒适生活环境,而不是大自然给予的。
“看来要让皇爷爷失望了。”朱高炽指了指眼前的一帮人,无奈的叹道。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cc/yt99858/374835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cc。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