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原本先进的农业技术上,又有了更大的物资基础,带来的变化让人震惊。
北平行省工业化程度深,统计的效率更快。
今年北平行省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超过了十六万。
要不了两年,陕西和山西,以及河南,山东都会赶上这个数据。
等发展到南方。
每年自然增加人口三百万以上,随着基础的增加,越往后数字越恐怖。
如果是这样,朱高炽还能想办法。
但最怕的是巅峰。
后世第二个十年,战争和自然灾害,与某动中,人口仍然不可思议的增加了一点九个亿。
英国更恐怖。
那个时期的英国,工人阶级活得非常艰苦,可巅峰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的人口增长率。
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这个巅峰,都在第二个十年。
同样。
这个巅峰只维持不到十年。
百分之十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什么概念?
七千万人口的大明,一年增长一千一百二十万的人口,就算只有五年的巅峰期,那也是五千六百万的增长人口。
多了五千六百万张嘴。
后世人们常把那些年的贫困归入政策,其实主要还是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不然某计也不会被定为国策。
朱高炽穿越前的祖父,一对夫妻生了九个孩子,农村里同代老人,多是如此。
十一个人的吃穿住行,指望着一家不到十亩的田地,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是多恐怖的概念。
英国有庞大的殖民地供应,而且人口基数毕竟少,增加的人口,终归只是几百万而已,能被轻易被抹平。
中国不一样。
同样的发展,印度比中国外部环境更宽松,为何印度不如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因为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大明的人口,等于整个西方人口,没有任何地区供应的起大明的需求。
殖民地模式,撑不起大明。
只有一个方式。
每户一百亩以上的土地,坚持到这些孩子的长大,二十年内,需要增加五倍以上的耕地。
而传统的农作业模式,有无法支持起大片井模式。
机械化农业是唯一的道路。
保证以人为本的制度。
后世中国南方的农民,为什么要成为农民工,因为田地无法供应,他们的幸福感自然就降低了。
总之。
朱高炽要达到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人均资源分派,让同时代外国人羡慕的中华文明精神面貌存续下去,即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看见了。
和伟人一样的看见了。
不同的是,伟人是真正的眼界,而朱高炽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见的。
“我大明有十五个不征之国,同为大明的藩国,其中倭国不尊上朝,当施行惩戒,封禁此国,任何国家都不可与倭国贸易。”
朱高炽缓缓说道。
“朝鲜王国,大琉球王国、小琉球王国、安南王国、真腊王国、暹罗王国、占城王国、苏门答剌王国、西洋王国、爪洼王国、湓亨王国、白花王国、三弗齐王国、渤泥王国,十四国应该开放土地,接受上国派遣百姓移民,并由上国派遣官员治理上国百姓,共同发展,自由贸易,接受文明之光。”
大琉球王国和小琉球王国指的是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在明朝时期,并不是一个势力,而是有三家,分为山南王,中山王,山北王,分别控制琉球群岛。
因为获得大明的册封,琉球大岛的南方先岛诸岛、北方奄美群岛等当地的酋长分别向中山王进贡。
中山王势力最大,是大琉球王国,其余是小琉球王国。
到了永乐后期,中山王国统一了琉球,成为了一个国家,于是永乐朝以后,只有琉球王国,不存在大小琉球王国。
众臣惊讶了起来。
皇太孙的胃口真大。
古人不是傻子,包括朱元璋定下不征之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生产力的限制,而不是对扩张没有野心。
从朱棣扩土数千里,大臣们就做好了外扩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皇太孙殿下的步子会这么大。
“恐怕许多国王会反对,是不是慢慢来?”杨溥小心的提醒道。
朱高炽摇了摇头。
杨溥这个人历史上出了名的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
“十四个王国成为我天朝的藩国,是他们的福气,多年来获得了无数的好处。”
“犹如那中山王国,借助我大明的名头,威逼利诱的手段,先后收服了宫古岛酋长、八重山酋长等。”
“没有只占便宜不付出的道理,中华不当冤大头,合作共赢,他们愿意的,那么自当是我大明藩国,如不愿意的,就不要担个藩国的名头。”
朱高炽强硬的说道。
大明三大船厂的整合,北、中、南三地区,每年下水的船只不可计数,已经和明初有了截然不同的形势。
北方的大漠已经收复,而帖木儿国又在西亚的战争之中。
大明北部、西北部地区军事压力减弱,有了更多的力量可以投入东南亚。
除了安南,所有的国家的人都可以清除掉。
只有真正心向中华文明的人,才是可以吸收的,成为真正的大明人,而不是虚情假意,等待时机。
至于海贸,大明本身就是最大的内需国,东南亚的贸易量,并不在朱高炽的眼里。
以大明人的生产力,才可以真正的焕发东南亚的经济,形成东亚东南亚贸易经济循环圈。
“内阁要与礼部官员制定个章程,提起开始规划,最迟明年就要启动。”
朱高炽吩咐道。
此时。
从广西送回来的情报,递交到了朱高炽处。
“什么?”
看着广西的消息,朱高炽有些傻眼。
与自己知道的情况完全相反。
二弟病情好转了,这是件好事,让人松了口气,可安南是个什么情况,朱高炽犹豫不决。
安南与别的国家不同。
安南的华族是同族。
无论怎么说,在中华最危机的时候,海外同族出人出力出钱,消灭清朝的功劳,海外同族功不可没。
而中华文明存亡时刻,大量的汉人涌入安南,成为中华文明的避风港,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原因。
诚然。
历史的长河,会让一切发生变化。
争吵总是有的,反目成仇也是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别人的眼中,大家只有同一个身份。
更无法否认。
那是因为中华文明衰败,不光是国内,国外的华族也在遭受迫害与清洗。
可能某段时间,内外势力强大的原因,让人们遗忘了,甚至发生冲突。
可只要遇到正确的时期,把历史翻出来,大家就能醒悟过来,立刻有团结的底子。
后世的安南之痛,正是因为大量华族遭到殖民者清洗的原因。
在朱高炽心里,安南不会当做外国对待,将会一视同仁的,以人为本制度。
因为这是十五世纪。
安南活跃的华族,来自秦朝遗民……唐朝遗民,宋朝遗民,双方使用同样的文字,读写同样的书,采取同样的制度。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cc/yt99858/378173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cc。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