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易中海没有了工作
易中海的一句没有钱,直接让本来还笑容可掬的秦淮茹冷了脸,这个时候,秦淮茹看着易中海有些气愤的道:“易中海,你什么意思.今天是吃了火药了?”
面对秦淮茹的气愤,易中海心中也是不爽的回道:“我说我没有钱,这怎么就吃了火药了?
你现在看看家里吧什么年货都没有准备,大早上起来就要吃饺子,你为家里做过什么,开口就是饺子,伱倒是看看我吃的是什么,一碗粥,一碟咸菜。
别搞错了,这个家是我在养着的。”
“易中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贾张氏也是不乐意了起来:“我大孙子是病人,早上吃一口猪肉饺子怎么了.还有这家中没有年货,你怪谁呀,还不是你不给钱,你要是给了钱,我们家什么年货都能置办起来。”
“嘿你吃我的,喝我的,看看你长的有多胖,怎么你们贾家人非要我来养,我欠你们贾家的?”易中海也是气愤了起来。
起身之后,直接将手中的筷子给扔到了地上。
“易中海,你个狗杂碎,你找死呀!”棒梗这个时候推着轮椅,气急败坏的进来,手中还握着一块转头。
看到棒梗手中握着砖头,易中海冷冷一笑的看着棒梗道:“来,来你砸,你用力砸,砸死我你也要去坐牢,砸伤我,我看你们贾家怎么过年,没有我易中海,你们贾家都得饿死。
一个一个的,就知道好吃懒做。
老的躺在家中一动不动,一个月还要三十块钱的养老费,小的腿断了还不省心,一天到晚想吃什么吃什么,而且还要吃好的,就知道劳资的钱,可是劳资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易中海你个老东西,是你自己自愿给我们的,当初我们不你还不乐意,哦.现在玩腻了,你就开始嫌弃我们了,你可真的是个老不死的,但是我告诉你,没有用,我们就是吃你一辈子,只要你不死,你就是我们贾家的钱袋子,我家棒梗要吃什么,你就必须给买。
你要是不买,我们就去红星轧钢厂找你们领导。”
贾张氏拿出了她的杀手锏,曾经的贾张氏就是这样的对付秦淮茹的,你以为秦淮茹是一个多么好,多么善良的人,别开玩笑了。
秦淮茹这个人比贾张氏这个老东西要聪明多了,而且她要是想玩死贾张氏,有的是办法,但是为什么秦淮茹却一直对自己的这个婆婆逆来顺受。
很简单,就是贾张氏拿住了秦淮茹的一个把柄。
要知道秦淮茹是农村人,进城嫁给了贾东旭,等贾东旭死了之后,秦淮茹顶了贾东旭的这个班,这才成为了红星轧钢厂的工人。
如果这个时候贾张氏去闹,那么秦淮茹就一定不能接贾东旭的班,跟着就要被遣返回农村,秦淮茹回农村也就算了,可是你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们回去,那真的是太可怜了。
那时由于大多数农民家里很穷,娃儿又多,实在买不起布料、缝不起衣服,上学以前的小娃儿,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天气稍微暖和点,
几乎都是不穿衣裤的,仅有的衣裤要留着冬天冷了才穿,平时都是打着光胴胴、光着屁股,三五成群在一起玩耍,或做游戏,或帮大人做事。那时的小娃儿两小无猜,所以不穿衣裤,大家也不觉得羞耻,更不会乱来,十分淳朴。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几乎每年都要下雪(现在难逢难遇下一次雪),水田里都要结一层厚厚的冰,路面冰滑,容易摔跤。人们都穿得很单薄。
且很多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双鞋子,多是冬天才穿。但若遇雨雪天,怕把鞋子打湿了也不会穿的(包括去上学,哪怕再寒冷刺骨,也是赤脚上阵)。
大人们经常干农活,还不觉得太冷,而小娃儿就不同了,时常冷得瑟瑟发抖。
加之小娃儿在上学以前,怕尿湿裤子,父母给小娃儿穿的几乎都是单薄的开裆裤,大冷的天,屁股露外面,就显得更冷。
那时农作物品种、品质都差,农家肥少、化学肥料奇缺,粮食产量极低,根本就满足不了农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但,尽管如此,每季收成后,村子里还是要先把国家的公粮缴了,并留下一些储备粮以后,才分配给农民。
到农民手里的粮食就少得可怜了,实在不够老百姓吃。无论再节约,哪怕把所有粮食都磨成粉,搅成汤糊喝,也是一季不接一季。
每年四五月就盼着收小麦大麦,六七月盼着收玉米,八九月盼着收谷子,十冬月盼着挖红苕。最难熬的是正二三四月,因这几个月正是青黄不接,更是吃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的饭了。
尽管村子里要开仓分一点储备粮,但远远抵不够实际所差,仍然煎熬难忍。
老人们总结出了“正半年(一月如度年),二啰啰(二月将就过),三四月更恼火”的生活状况。
村子里的村长等人,每年都要求农民在自留地里多种些红苕、牛皮菜、瓜、豆等之类的作物来补充食物,并建议农闲吃稀、农忙吃干。
实际上哪里有粮食来煮干的,能保证每天喝饱汤糊就不错了。、
农民喂的猪由于没有饲料,一般两三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出肥,生产队集体喂的猪一般一到两年才能出肥一条。所以,那时的病死猪肉都要弄来吃,还都想吃点肥的,根本没有什么猪瘟病会传染人的说法。
老百姓一年半载见不到油荤,吃的食物又缺乏营养,胃口大,特能吃,无论怎样做,几乎每家人都吃不饱。尤其小娃儿更可怜了,由于营养不足体质差,晚上经常尿床,大人就认为小娃儿吃了晚饭更容易尿床,所以就不给小娃儿吃晚饭,小娃儿常常被饿醒而睡不着觉。、
每年三月清明后,各家各户几乎都要把嫩胡豆、牛皮菜、青菜等混和着煮来充饥,实际上是以牛皮菜、青菜为主,胡豆却很少,而小娃儿们又都喜欢吃胡豆,吃了胡豆不易饿,这时大人们也都让着小娃儿。但胡豆皮不易消化,易胀肚子,多数娃儿吃了,便出现“胡豆、胡豆,越吃越瘦,肚皮胀得青筋鼓,两眼还在盯胡豆”的惨状。
那时尽管在农村流传着“富贵不能y,饥寒不能偷”的古老流言。
但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富贵,只有饥寒。“饥寒不能偷”根本做不到,哪个愿意去饿死?偷鸡摸狗的事在农村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