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是自己身后之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在3d战略地图上,在秦国的天空中,再次出现了令秦皇、秦人咬牙切齿、闻之色变的陈胜吴广大起义! 陈胜吴广,迁徙之徒,失期当斩,愤然揭竿而起,竟然攻城略地! 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秦国,陷入了分崩离析、万劫不复之深渊! 只见义军明明一群草寇,却屡屡以弱胜强,将不可一世的秦军打得晕头转向,城池险关,纷纷陷落。 秦皇目瞪口呆,在一旁暴跳如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些泥腿子,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怎么可能一再击败寡人留下的无敌大军、摧毁寡人的万世基业?” 连秦国文武百官、军民百姓,看着秦国未来晦暗的命运,都纷纷陷入沉默。 “假的,都是假的!” 张仪暴跳如雷,一蹦三尺高,赌咒发誓道:“陛下,此人乃是危言耸听,混淆是非,散播谣言。我堂堂大秦,连九国联军都能击败,连妖蛮都不是我们对手,怎么可能打不过两个泥腿子造/反?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可笑至极?” 他的声音高亢,尖锐,气急败坏。 但秦皇却面色阴沉,一声不吭。 因杜预这篇【过秦论】,一如之前的【阿房宫赋】,已然诗成镇国、传天下! 才气,不骗人。 能以才气打动文曲星,被文渊阁认可,才能镇国、传天下。 也就是说,文章可以骗人,但每一首镇国以上诗、文,都必然得到了文曲星的认可。 文曲星是什么? 对圣元,就是天命啊。 天之定数,未卜先知,才曰文曲星。 文曲星都认可杜预对未来的判断,秦国自己反而不认? 连张仪都清楚这一点,再怎么叫嚣,也无法改变文曲星的权威性,声音也是色厉内荏、表现外强中干。 在秦皇冰冷目光凝视下,连张仪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要反驳杜预【过秦论】,张仪要做的也不难——就是以法家大学士身份,也做一篇镇国以上文章! 来说明,秦国在法家学说的统治下,能兴旺发达、传之千秋万代。 但张仪挖空心思,也做不出来这种文章。 只能任由杜预诗成镇国,以【过秦论】尽情表现。 杜预一指曾经强大、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在星火燎原之势的农民起义中,大厦将倾、分崩离析、瞬间瓦解的惨状,沉声道:“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他这句话,发人深思。 秦皇已然冷静下来——既然杜预这【过秦论】的,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未来必然发生之事,再怎么拼命否认也无济于事,那就要面对现实、解决这秦国灭亡的心腹大患。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杜预提出的几个反问,同样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之处。 秦国,还是那个秦国。 函谷关、雍州之地,崤函之固,一切地利优势,都还在。 陈胜吴广,更不及被灭掉的三十六国君主,有统治根基,有领地有血统有传承。 农民军的铁锹耙子菜刀,不可能比三十六国正规军更锋利。 连统帅这些泥腿子的陈胜吴广,也不可能比三十六国名将更深谋远虑、用兵如神。 但战胜三十六国的强秦,为何倒在了泥腿子的锄头下呢? 弄玉连连点头,美眸灼灼。 杜预在她心中的地位,飞速上升。 过去,只听说杜预诗词厉害,从来不知道杜预如此长于策论!国事! 如今,一篇【阿房宫赋】,传唱天下。 一篇【过秦论】,震慑秦帝。 杜预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里? 他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为的。 杜预并不知道,自己被弄玉心仪、倾倒,沉声道:“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这是杜预提出的第二个尖锐问题。 三十六国的国力,比未来灭亡秦国的陈胜吴广起义,要强大得多,不可同日而语。 但秦国却能以区区发家之地,从微末起兵,经历数百年,成为如今统治圣元大陆,最强的万乘之国。 但区区一个泥腿子发难,就社稷分崩离析,宗庙被人毁灭,连阿房宫都被人一把火烧成了平地。沦为天下的笑柄,为何呢? 秦皇久久沉思不语。 凤台上下,针落可闻。 秦国大臣,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秦皇终于长身而起,走到杜预面前,深深躬身一礼。 “寡人百思不得其解,请先生教我!” 如此大礼,震惊秦庭。 要知道,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秦帝就成为了圣元大陆最有权势、最有威严之人! 他以霸主之资、帝王之尊,凌驾在芸芸众生之上,哪怕是相国张仪见了他,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任何一国使节,见到他都要下跪磕头。 哪怕同为圣元十国的君主,在盟会时见到秦帝,都要主动恭敬施礼,唯恐触怒秦帝,引来秦国虎狼之师、刀兵之祸。 哪有人够资格让秦帝为之折腰?躬身?行礼?口称先生? 这分明是秦帝陷入忧思、愁云惨淡之中,将杜预当成了唯一救命稻草啊。 张仪气得发疯。 他当秦国相国多年,名为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贵为镇国大学士,但在秦帝面前却从来不敢平坐、正视。 杜预区区一个大唐举人,凭什么可以让尊贵的秦帝为之折腰? 秦帝,简直被杜预洗/脑了。 杜预负手而立,接受了秦帝的施礼,淡淡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句话,在秦国上空响彻云端。 每一个字,都如平地炸雷般,震得秦国人耳膜嗡嗡作响,振聋发聩。 秦帝,五雷轰顶。 弄玉,兴奋站起。 张仪,咬牙切齿。 这句话,清晰无误地表达了杜预对秦国灭亡的教训总结——归根结底,是你不实施仁政,导致攻守之势彻底转换。 秦帝沉吟良久。 杜预这句话,当头棒喝,让秦帝陷入沉思。 不光是秦帝,连吐谷王子、江小白、刘封、孙亮等人,也陷入反思之中。 他们都是太子,也是未来即将掌握大权之君主。 看到大陆第一强国秦国百年积累、却由盛转衰,二世而亡的惨状,他们的心理岂能不受冲击? 特别是看那陈胜吴广起义,星星之火却以燎原之势,势不可挡,蔓延到秦国关内,将不可一世的秦国打得如此凄惨,谁能不深受触动?深刻反思? 过秦论,已然超过了秦国国境,向四周各国蔓延而去。 杜预喝道:“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过秦论太长,大幅删减,免得骗字数嫌疑) 听到杜预叱责,秦皇怒目圆睁,怒不可遏! 弄玉、张仪都惊呆了。 杜预说地如此直接、直白,直击灵魂,骂得秦皇狗血淋头,痛彻心扉啊。 连弄玉都不敢这么直接批评好大喜功的父皇。 杜预却浑不在意,沉声道:“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骂完了秦皇,杜预又去骂将来继位、接替的秦国太子。 秦二世。 痛批秦二世之昏庸无能、残暴自私。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杜预说得痛心疾首,沉痛无比,声色俱厉。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