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挖井前,每人先灌上一碗姜汤,天寒地冻,就算是男人也不能使劲造。姜汤要每天供应,直到土井挖完。
铲掉上面的积雪,拿了茅草木柴把地面冻土烧化喽,就开挖。挖到冻土继续烧,直到挖了大约一米深,才没有了冻土。
这个过程说的简单,实际以他们的工具来说,效率是非常低的,何况坑内渐深,只容一人作业,光冻土层就挖了三天。
当天挖完,还得用茅草盖住保暖。没有冻土,效率有所提高些,只是并不多。在坑里作业多有不便,只能一人在坑内挖土,挖够一筐土得抬上来,另一人要在地上伸手接住筐,把筐里的土倒掉,三个人轮流休息。
挖井不能只看深度,要一边挖,一边尽量把井壁铲平,不能光要深度,不要质量。当挖到二米左右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水溢出,这时候就不能挖了。
等。等溢出的水以及周围的泥土冻上。自然,也不能用茅草保暖了。
次日,坑底冻结实了,这时就不能化冻了,只能用石锤配合石锥来开凿井坑。
及时清理泥土冰块,凿着凿着又有水溢出了,只能再等,周而复始,直到井深三米多些。
这时打凿下来的冰泥渣得用吊筐运,人也得用绳子拽出去。太深。
这回碎石块用上了,中等石块垫下去,垫上厚厚的一层之后,再其上沿着井壁,将大方石块砌在井底周边,有空隙的地方尽量用合适的石块堵上。
石砌体高度要达到井体一半的高度。也就是,地下再溢出水,必须要保证液面与石砌体上边缘相差一段才行。这是为了防止井壁塌方。
这还不算完。
云清拿出自己早就洗好的一个蒲草席,卷成桶状。直径大小卷成刚好扩充到石砌体井壁内侧,连接处再以线绳系紧。这是为了防止泥土被水浸泡后溢出,最后污染井水。
接下去,对当前的技术要求就有些大,就是在石砌体上方要做一些遮挡。
实际用木板或木头搭接就行,只要围起来就成,只是就这种简单的安装技术也没有。
柳条筐子也成,可问题是寒冬腊月的,你上哪找去。
最后,还是用了万能的蒲草席,再卷了一个桶,略大些,附在石砌体上方,泥土井壁表面。
接下来,继续往井底垫小碎石,这主要就是为了过滤了。如果有活性炭,水质干净速度会更快些。
正规如何做土井,云清不知道。反正,以她现在的理解,当前的工具,也只能做成这样,她又不是专业的。她靠着点记忆,瞎琢磨出来的。
最后一步,做井口。做了最简陋的那种,直接在井周围铺上石板,井口一圈则是石板垒的略高一些。而且还盖住一些井口,原本井口直径有近两米,现在也只剩下一米二三左右。实际也不小了。
如此,一口最简陋的土井,基本算是完成了。
就这么一个东西,花费有十几天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族人做了那么多,还不太清楚是做的什么,只有巫满带着小草问过云清。只是没有使用过,总好象隔了一层面纱。
找来桶粗的木桩,敦实的埋在底下,上面露出一截。将做好的皮革绳索一头系在这个木桩上,绳索一端系一个木桶,木桶身上还坠着两个石块。这是为了让木桶不至于飘在水上,打不着水。
烧了一些热水,倒到井里,估摸着井底的冰慢慢化开了。云清就指派一个健壮的女人,按着她的要求开始试着打水。
那必须成功啊。谁让暂时猪脚呢。
只是打上来的水特别浑浊。
这没关系,正常的,能打上来水就好。
族人们一看,太神奇了,这是什么操作啊?竟然从地底打水上来。
这已经惊讶好几波了,从葛他们几个第一次凿出水来,就开始惊讶不止了。他们不多问,因为坚信巫清又要创造神迹啦!
好啦,就这样,安排几个人先用大石板将井口盖住。
一来水需要沉淀,二来井口露天也不卫生,三来也危险。必须先遮挡住。
望着这个土井,云清暗道,总算又做了一件事情,细节问题,等确认井能打出干净的水再说吧。
估摸着井水沉淀好了,那些出征黑彘部落的家伙们应该也要回来了。
不知道他们能带回怎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