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保是朱棣最为信任的太监,朱棣念他在靖难之役跟着冲锋陷阵,随侍在身边立有功劳,登基以后就赐他姓郑,由马三保变为郑和,升为皇宫十二监之一的内宫监首领太监。
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太监的地位并不高,眼下东厂还没有成立,司礼监也没有掌握批红的权力,对文武百官不具有什么威慑力。
周顺谦与郑和是老朋友,在北平的时候经常打交道,郑和还跟着林潇宸去过一次西域,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可再好的关系,有些事也是不能轻易让步的,郑和的意思是要借龙江船厂为朝廷造船,这和林潇宸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大航海计划,出现了严重的时间冲突,周顺谦自然不能答应,双方为这件事纠缠不是一次两次了。
“老周,咱家也是皇命在身,不得不来向海军求助,我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咱家的为人你不是不清楚,即便是吃现成的,也不敢吃到海军头上。一年半的时间,我借用船厂和你们的木材,等船队建造完毕立刻归还船厂,欠你们的木材,一分不少的补上。”郑和陪着笑脸说道。
为什么朱棣不下旨,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征用龙江船厂呢?
如果龙江船厂是除了林潇宸以外任何人所有,朱棣都会这么做,他还真不信邪,谁敢对抗他的圣旨!
但关键是,龙江船厂偏偏就是林潇宸的!
朱棣担心自己这么做,远在西域的林潇宸听到消息后会跳脚,君臣从此离心离德,关系产生严重的隔阂,所以不敢下旨把海军的船厂划给郑和使用。
他心里很清楚,林潇宸对此次海军组建的事情和远洋出行的事情,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哪怕是放弃在大明的一切权利和爵位,这件事也得必须推行下去。
前期朝廷没有拨给林潇宸一两银子,船厂的建设和木材的储备,都是林潇宸自己从丝绸之路赚来的钱,自掏腰包完成的筹备。
他告诫郑和,这件事不准打着朝廷的旗号伸手硬要,避免为大明的朝局带来隐患,可朝廷明年出使各国的船队还得组建,怎么借用海军的力量,那得看郑和自己与周顺谦如何商量。
“你打的倒是如意算盘,我们辛辛苦苦把木材从海外和福州,用船只拖到长江,拖到龙江船厂,耗费的不只是银子,还有大量的时间,你张嘴一说,船厂和木材都归你借用,老郑,你可真敢说!”qqxδnew
“实话告诉你,龙江船厂和木材的问题我不敢做主,你心里清楚,没有靖国公的话,我一根木头一个工人都不能给你,你有这时间和我磨嘴皮子,还不如赶紧派人到西域请示靖国公。”周顺谦也想跳脚。
“老周,咱家也知道你很为难,可是从京师到西域请示靖国公,哪怕是一切顺利,来回最少也需要半年时间,咱家只有一年半的筹备期,实在是等不起,办砸了差事,皇上可是要怪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