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陈贞慧,这位就是朱信之前想到的那位陈公子,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着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
陈贞慧曾中乡试副榜第二人,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
南明弘光朝,陈贞慧到阮大铖的迫害,曾一度入狱。进入清朝之后,他终生不仕清朝,并隐居家乡,而且骄傲十余年不入城市,于顺治十三年也即1656年去世。
顾杲是寺卿顾宪成之从子,顾宪成就是那位因为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的官员。这位顾杲工于书法,与吴门杨廷枢同社,酒后与贵池吴应箕谈论天下事,辄痛哭,哭罢,辄狂歌,性格十分率真。
而吴应箕,则原字风之,改字次尾,号楼山,是明朝南直隶贵池县兴孝乡人。明末着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领袖和抗清英雄。
吴应箕曾参加复社,起草《留都防乱公揭》揭露讨伐阮大铖。
清兵破南京后,在其家乡坚持抗清,被执不屈死。所着《读书止观录》,辑汇中国先秦以来读书古训和读书掌故,既昭示了读书之法,又可察为人之道。与张溥、张采、陈子龙、夏完淳并为复社领袖。
以上这几位,都有一个很典型的情况。
要不是屡试不第,要不就是才情斐然,极具个性。
而最后一位叶绍袁,是明末文学家,自幼在袁黄家长大,故名绍袁。字仲韶,晚号天寥道人,吴江分湖人。这位叶绍袁,在天启五年就已经中了进士,还官至工部主事,可后来也不知道是否是看破官场,以“母老告归”。
其妻沈宜修、三女及幼子叶燮也十分有才学。明朝灭亡之后,叶绍袁隐遁为僧,曾着作今存《叶天寥四种》,主要是年谱及日记,另外又有诗集《秦斋怨》,还将妻女所着诗编成《午梦堂全集》发行于世。
朱信二话不说,当即就要王则必须尽快安排筵席为这些文人墨客接风洗尘,以好好去除旅途尘土和劳累才行,更能好好笼络他们。
“冯梦龙与其兄冯梦桂、其弟冯梦熊,还有宜兴陈贞慧、无锡顾杲、贵池吴应箕、吴江叶绍袁,这些人都应该进入我那幕府当中,然后好好把人用起来。”朱信心中不禁暗暗喃喃自语道。
···
团山堡内的都指挥佥事衙署,按照朱信要求,被王则一一请来的冯梦龙、冯梦桂、冯梦熊,还有宜兴陈贞慧、无锡顾杲、贵池吴应箕、吴江叶绍袁等人,都被安排在了筵席的第一排。
可如今众人都惶恐不安,也都害怕自己一个不下心,就激怒了朱信朱大帅,或者给朱信留下不好的印象,输掉了一个先机。
不想,朱信却和蔼可亲,率先举杯,然后哈哈笑道:
“众名士来访,我这破烂官署,那可真算是蓬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