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分清楚,要改革税赋,那可真是要了天下仕绅的性命,那帮仕绅还不群起攻之把他崇祯骂个狗血淋头?
“改革税赋,可不容易,你有何高见?”崇祯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于是勉强挤出笑容,继续问道。
可他心想,这事情就连当年的张居正都无法彻底解决的事情,就你朱信也还能解决?当年张居正几乎遭到了全国权贵的反对,张居正能力之强,魄力之大,震古烁今,可结果呢?还不是不得好死,死后还要招致骂名。
“直接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不管你是什么人,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没土地的不交。”朱信搬出了他的想法,当然也是后世对当时税赋的总结。
“摊丁入亩?不管你是什么人,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没土地的不交?”崇祯一听,当即就眉头紧皱了。
这还是什么建议?这简直就是要把崇祯推向火坑,然后将崇祯架在火炉上炙烤的催命符。
这样一来,全天下的仕绅,还不一一站出来把他崇祯给骂死呀?
其实仕绅占据大量土地的情况,他崇祯也不傻,他很清楚,就连他的前几任皇帝也都十分清楚,可为啥就无法彻底解决呢?
在“赋税黄册”这一制度作弊的掩护下,在朝廷与百姓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官绅土豪集团,其能量达到了可以与朝廷抗衡的地步。因此,凡是不利于这一集团利益的政策,都会受到这一集团的极力抵制。
而且这种抵制是从上至下,而且多种多样的。朝堂之上,有官宦上书发声,给你扣帽子,朝堂之下,地方官与乡绅暗中勾结,以无声抵抗之方式而消极怠工,行政效率极其低下,最后就是拖也拖死之。“一条鞭法”显然是要打破旧制度,触犯的正是官绅土豪集团的利益,阻力之大可见一斑。
看张居正的下场,就十分清楚了。
“陛下,这事情和平辽一样,刻不容缓!”可在朱信认为,要彻底拯救大明,这些浓疮肯定就要剐掉才行。
“你呀,什么不提,偏偏提这事情!”崇祯心中不禁暗骂道。
要不是朱信立下了不世之功,换做其他人,他可是当场就要翻脸了。
“朕乏了,你退下吧!”崇祯摆摆手,打发道。
“遵命!”朱信赶紧告退。
两人,最终还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