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界的情报,潜艇的战斗手段就是「导弹」以及「鱼雷」,在魔法师方面的粗糙理解就是一记超大号的火球轰击,那么防备这一手的办法就是避免过度聚集,以免一发“超大号后鞧轰击”而导致全军覆没。
其二,是张云生、菲缇丝跟何春莉三人究竟还有多少余力。
贵族的人被张云生一人击倒二十人,纪律部队被菲缇丝一人击倒五十多人,至于何春莉则在百人轰击术式下强撑了二十分钟。
这上面的每一条恐怖战绩,换做其他人连实现都是痴心妄想。
就算魔法师的体力在充足魔力的前提下几乎是无限的,身体的劳累也能用治愈术消除,但是经历如此多次数的高强度的战斗之后,给精神带去的负担是无法一抹而去。
“张云生他们到底还能坚持战斗多久?”
不过,这上面两条,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张云生三人深陷于纪律部队两百多人的包围圈内,他们在海上的逃路暂时不通,其实已经是瓮中之鳖,就算他们能解决掉比之前多一倍的魔法师,最后等着他们的也是惨败。
对于这位对迪尔倾一族忠心耿耿的纪律部长最大的问题在于,族长的新命令。
族长在得知眼下的情况之后,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纪律部队维持这个不被察觉的包围态势,只为不让张云生等人从这里逃出,但除此之外,不准他们再向张云生靠近半步。
(哼,说白了,就是不相信我们。)
部长很清楚,张云生手上若是掌握了族长雇凶企图杀害泰贝莎的确凿证据,要是让纪律部队的人一拥而上解决掉张云生,那证据最终会落到谁手里那就是个问题了。
毕竟纪律部队里面就算是迪尔倾的族人也不是完全的铁壁一块,有的人确实对迪尔倾家族忠诚,有的则会服从泰贝莎大小姐这位家族功臣,要是那个证据落到后者的手里,那就等于把证据送给泰贝莎,对族长任其发落了。
族长当然要排除发生这种意外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命令部队不准靠近半步,让自己的手下——那些从黑市雇佣的,原本刺杀泰贝莎大小姐的雇佣魔法师们前去处决张云生。
虽然纪律部长不知道这批“刺客”会有多少人,但是人数再多,也超不出三十人。
(用这种只会背后耍阴招的下三滥,如果平常的话,光张云生一人他们就对付不了!)部长此刻的内心满是愤怒。
实话实说,纪律部门等人付出了减员高达五分之一的惨重代价之后,张云生等人也被严重损耗,眼看大家在历尽艰辛之后将要抢下这一战果的时候,却被一群卑鄙的杀手因为族长的命令而捷足先登。
“卑鄙!无耻!还有没有道理啊!”
就算是对迪尔倾一族无比忠诚的这位部长,遇到这种被人截胡的情况,心里没有点火气那就有病了。
纪律部长原本是想确认张云生手里的证据细节之后,判断是否对迪尔倾家族有利之后再行事的,但此时的变局,他不得陷入了利弊权衡之中:
“如果张云生的手上真的是能够证明族长罪责的证据,要是这里放手不管,岂不是让罪人逃之夭夭吗?但如果,张云生手上的证据不能证明族长的犯罪事实,那我跟部下出手的话,肯定要惹上不小的麻烦。”
毕竟,现任族长是迪尔倾家族的真正当权者,而泰贝莎大小姐不是,把他们整个部门的身家甚至有些人的性命押在泰贝莎大小姐的翻盘胜利上,是极不理智的。
要是只有部长自己的问题,他大概早就擅作主张,直接放张云生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