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恒这些天忙得够呛,连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都得见投资商,见完投资商有时候还得陪着投资商到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土地上进行考察,让投资商选择最合适的土地,所以整个三月,他都没能去省城看齐青彤,幸好齐青彤善解人意,知道他现在非常忙,所以没有怪他。
这一天,又是一个星期六,林昌恒依然在加班,他在陪着一家浙东省来的生产机电设备的投资商在经济开发区里进行考察,现在到经济开发区投资考察的企业已经不局限于上一次在特区开招商会的那些企业了,也有一些投资商通过其它渠道得知了江丰县经济开发区的名字,主动上门前来考察,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家生产机电设备的企业名叫瀚源机电设备厂,老板姓李,名叫李秉义,他是棉纺织厂老板赵宗江的朋友,偶然听说赵宗江在江丰县办厂,便问起了这里的情况,赵宗江说这里还不错,说他可以到这里来看看,他便过来了。
李秉义看了看江丰县的环境,觉得确实还不错,便跟林昌恒进行了接触,林昌恒既热情,又务实,不是那种说假话空话的人,李秉义在商海沉浮这么多年,当然看得出来,他便对林昌恒的印象不错,他又听说香港着名的黄氏集团都在这里建厂了,便起心在这里投资了。
到江丰县来投资,对李秉义来说当然有不少好处,江丰县地处华中腹地,交通发达,运输便利,不管是获得原材料,还是产品销售,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他所在的浙东山区要方便很多,而且这里的土地和人工成本都很低,对于李秉义来说,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
所以,很快双方就达成了投资意向协议,林昌恒便陪着李秉义在经济开发区考察起来,李秉义的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他做这一行已经十来年了,在当初做生意还是投机倒把的年代,他就已经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幸运地逃过了打击,等风声过去之后,他办起了厂子,开始生产机电设备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他身家也有几千万了。
林昌恒很重视李秉义这个投资商,因为除了对这笔投资很感兴趣之外,林昌恒还希望能够说服李秉义对江丰县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
江丰县机械厂曾经是江丰县规模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红火的时候一年也有几千万产值,可是随着国营企业的没落,江丰县机械厂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基本已经停产,工人也都下了岗,而林昌恒的姐夫李成平和姐姐林春梅,就是从机械厂下岗的。
林昌恒来当这个经济开发区的副主任,肩膀上还有一副重托,那就是齐向阳希望他能够解决县里这些停产企业的问题,要么就让它们重新恢复生产,要么就搞股份制改造,实在无可救药的企业,就让它们破产。
总之,齐向阳希望能够在近两年把这些企业的问题都解决掉,能恢复生产或者改造的,就搬迁到经济开发区来,如果不能救的,就破产之后把原来的厂区拆掉,全部建成新城区,要不然的话,那些停产的企业破败的厂房放在那里太难看了。
李秉义是生产机电设备的,跟机械厂的产品基本上差不多,如果由他来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那是非常合适的。
当然,现在李秉义还没完全下定决心在这里投资,就跟他说这个不太合适,所以林昌恒也是非常有耐心地陪着李秉义在这里考察。
李秉义看了半天,看中了一块地,离黄氏集团的两块地都不是太远,他有一些懊恼地说:“唉,去年老赵来这里投资的时候,我也跟着过来就好了,那现在早都投产了,说不定还能够接到黄氏集团的一些设备单子呢,现在这一下又不知道得等多久才能投产了。”
林昌恒跟徐亚男对视了一眼,然后笑着说:“李总,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您尽快投产,不知道您有兴趣没有?”
李秉义道:“什么办法?我当然有兴趣了。”
林昌恒道:“不知道李总听赵总说过没有,他去年就是跟我们县的棉纺织厂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先在棉纺织厂原来的厂房里开始生产,等到经济开发区这边的新厂房建成之后,就把机械设备都搬迁到新厂这边来,而他们原来老厂的地皮还可以卖一笔钱,那边正在进行新区的建设,老棉纺织厂的地皮现在也涨价了。”
李秉义道:“那林主任的意思是?”
林昌恒道:“我们县里有一家机械厂,有现成的厂房和设备,当然,设备可能落后了一点,但是李总也可以更新一下设备,这些都可以算到李总的投资里,但是至少有厂房和大批熟练工人,李总可以尽快投产,现在经济开发区这么多企业都要投资,只要李总的设备质量没问题,我们也是可以帮着李总联系一些企业的,到时候李总的订单应该不会少。”
李秉义有一些犹豫,因为他其实并不喜欢合资,特别是跟国企合资,他当年刚开始起家的时候,就是承包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后来很是扯了不少皮,为了跟承包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脱钩,他几乎脱了一层皮,所以他希望自己一个人办企业,跟任何人都不合资,更别说是跟一家国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