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祥看中的这块地,就是过去第三生产队的队部,旁边还有一个养猪场,和一个砖瓦厂,现在这些都荒废了,这里离区政府近,算是张庙区最好的一块地皮了,这几个地方加起来面积也不小,有几百亩,正好符合黄嘉祥的需要。
在这几处建筑物之间,还有一些过去生产队的队员居住着,当然,只要黄嘉祥想要这块地,这些都不是问题,赵汉生当场就表态了,只要黄嘉祥把这块地买下来,他会尽快把拆迁工作做好。
黄嘉祥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小区,在中心位置修建一座高层商厦,就类似于盛世国际花园那个小区,这样一个楼盘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极大地提升张庙区的城建水平。
黄嘉祥的描述让赵汉生和陈日新都是激动不已,这样一个项目,投资至少四五个亿,这是张庙区近年来最大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光是这样一个项目,就能够让张庙区今年的GDP上升几个点了。
黄嘉祥带来的惊喜还没结束,他看完这里之后,又提出要到张庙区经济开发区去看一下,赵汉生和陈日新就更加激动了,他们和林昌恒一起陪着黄嘉祥又去了经济开发区,张庙区经济开发区在张庙区东南部,靠近长江,也是离省城几个核心区最近的地方。
张庙区过去也是雄心勃勃,一次性规划了三十平方公里的地皮搞经济开发区,这差不多相当于张庙区陆地面积的将近百分之十了,可想而知,他们是真的想要把经济开发区搞好,把张庙区的经济带动起来,只可惜,到现在张庙区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小企业,而且这其中也不乏圈地企业,这也是很多经济开发区的通病,张庙区也不能例外。
到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干部,包括全面主持管委会工作的管委会副主任严向东都等在这里,陪同几位区长和黄氏集团的来宾。
与江丰县已经将近一百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相比,张庙区经济开发区当然是乏善可陈,这里的干部素质也比不上江丰县经济开发区,严向东在黄嘉祥这样一个大投资商面前十分紧张,说话都有一些结结巴巴,而且普通话都说得很不标准,有着浓重的张庙口音,一般的投资商估计都很难听懂。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张庙区的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像严向东都五十岁左右了,他以前在张庙农场是公社干部,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你能指望他把普通话说得有多好呢?对于如何把这些企业管理好,他也没有多少思路,说白了,就是赶鸭子上架。
一个管委会副主任,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了,张庙区的年轻干部里,没人有这么高的级别,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大量的实务锻炼,所以不可能顶上大梁,只能靠严向东这些资格比较老的干部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了。
江丰县经济开发区就不一样了,最初林昌恒在的时候,他自己就是最年轻的知识型干部,后来他提拔起来的徐亚男等人,年龄也都不大,学历也都很高,可是他们在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大量的实务锻炼,他们一年干的事情,见的投资商比有些地方一辈子干的事情,见的投资商都要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成长得不快才怪了。
看到严向东的拙劣表现,赵汉生和陈日新都是暗自皱眉,他们生怕这会让黄嘉祥不高兴,最后不在张庙区投资了。
只有林昌恒倒是很平静,因为他知道,黄嘉祥是肯定要在这里投资的,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在这里。
黄嘉祥的眉头一直皱着,不过他也很给面子,并没有问一些很刁钻的问题,只是问了一些要投资需要涉及到的实质性问题,比如地皮的价格,有什么优惠政策之类的。
这方面严向东倒是很熟悉,毕竟他天天就是干的这活嘛,如果连政策都不熟悉的话,那这个副主任他也就不用当了,他对答如流,这方面的问题他都回答得很快,也很准确,这让赵汉生和陈日新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严向东自己也算是慢慢放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