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之后,康莉来到了林昌恒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这几天她到几个核心区去游说那些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的情况,她很沮丧地说:“林区长,看来是我想得太天真了,现在就是一个商品社会,一个金钱社会,他们在商品社会里呆了这么久,已经放弃了楚剧艺术,看来我是没办法说服他们了,林区长,我说的三个月之内排出新戏来,估计是得泡汤了。”
林昌恒沉吟片刻之后道:“康局长,你之前为什么会认为自己能够说服他们呢?”
康莉道:“因为他们在楚剧团的时候,真的很热爱楚剧艺术,我有几个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都说过,想要排新戏,排大戏,想要去冲击梅花奖,那个时候,他们是真的很热爱楚剧啊,我也是唱楚剧出身的,我也很热爱楚剧艺术,我能理解他们对楚剧的热爱,我这一辈子的遗憾也是没拿过梅花奖,我觉得只要我对他们说,团里要排新戏,排大戏,要冲击梅花奖了,他们一定会回来的,谁知道我这次去找他们,他们居然这么冷漠,他们这是背叛了楚剧艺术!”
康莉有一些激动,林昌恒看着康莉,沉吟半晌之后说:“康局长,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康莉道:“我跟他们说,区政府给了我们楚剧团一笔五十万的拨款,可以让我们排一出新戏了,我们可以用这出新戏去冲击梅花奖,需要他们回来,他们回来之后,他们的工资都可以全额到位,决不拖欠。”
林昌恒笑道:“康局长,你这么说,我也不会回来啊,你想一下,我现在在那些民间艺术团体是名角,台柱子,收入很高,你现在就这么空口说白话,就让他们放弃这么好的条件回来,就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去冲击梅花奖?别说那五十万是不是真的,就算真的有五十万,我估计拿五十万冲击梅花奖也不够啊,谁会如此冒失地就放弃自己现在的工作跟你回来呢?”
康莉当局长时间长了,可能确实是有一些理想化了,对社会上的一些现实认识不足,听了林昌恒的话,她想了想,也有一些恍然大悟,她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说:“五十万冲击梅花奖可能是不够,不过我怕跟您要多了不好,楚剧团什么时候有这么多拨款啊?我本来想的是,先把新戏排出来,然后开始演出,用演出收入来养这出新戏,对新戏不断打磨,最终达到能够冲击梅花奖的水平,现在看来我确实是有一些天真了,这样的话想要说服他们确实很难。”
林昌恒道:“看来我得跟你一起去一趟省城了,我来帮你做这个说服工作吧。”
康莉道:“那可太麻烦您了,您每天工作这么忙,还让您跟我一起去做说服工作,这只怪我的能力太差了。”
林昌恒道:“现在咱们先别说这种话,你想想吧,看看这一次咱们去省城,哪个演员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容易说服,咱们就作为重点目标,我相信,只要打开一个突破口,想必要说服其他人也就比较容易了。”
康莉想了想之后道:“那就是吕新元了,我本来还想让他回来当楚剧团的团长的。”
康莉提出的楚剧团团长人选名叫吕新元,此人四十岁左右,当初比康莉晚进楚剧团几年,他也是唱楚剧出身,不过他十分聪明好学,后来连京剧和黄梅戏都学会了,还能自己编剧本,自己当导演,可谓是一个全才。
当年吕新元也算是在张庙区家喻户晓的明星演员了,只不过他性格诙谐,又清高,不愿意讨好领导,经常说些领导的怪话,在张庙区,好多编排领导的段子都是他编出来的。
这样的人自然不得领导欢心,他一直就是楚剧团的一个普通演员,不得重用,后来楚剧团不景气之后,吕新元干脆停薪留职,带了一帮演员到省城的一个剧场去演出去了。
省城的楚剧也十分风靡,京剧和黄梅戏也很受欢迎,吕新元会写剧本,会排戏,而且他思路很开阔,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流行歌舞他都能融入到他排的戏里边。
吕新元的性格诙谐幽默,他写的剧本排的戏也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十分幽默,在省城演出的时候,就经常会让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因此,他在省城那个剧场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基本上场场满座,因此,他的事业也称得上成功了。
所以这一次康莉跟林昌恒说要振兴楚剧团,她第一个就想起了吕新元,她认为如果想要振兴楚剧团,这个团长的人选非吕新元莫属。
林昌恒听了康莉的介绍,对吕新元倒有一些兴趣,这确实是一个人才啊,不过他也有一些疑问:“康莉同志,照你这么说,吕新元此人在省城发展得很成功了,他愿意回张庙区来吗?”
康莉道:“这个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吕新元本来也是一个农民,就是喜欢唱戏,喜欢写东西,这才被剧团看中,招进了剧团,他对剧团还是很有感情的,要不然他不就干脆辞职了?他既然一直停薪留职,每年还交一些管理费都要维持剧团的这个身份,就说明他还舍不得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