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恒沉吟了一下之后道:“县长,其实柳西县今年的GDP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柳西县的几大支柱产业,我已经布局得差不多了,你不需要有什么大动作,把这几大支柱产业稳稳地发展好就可以了,只要这几大支柱产业发展好,柳西县的GDP超越柳林区,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王运生来之前对柳西县的情况也是做过一些功课的,对林昌恒说的几大支柱产业,他很清楚,他点头道:“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书记你是一个天才,柳西县的自然环境这么差,之前不管是谁到这里当县长,都视为畏途,但是怎么书记你来了之后,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呢?你这几大支柱产业,真的布局得太精妙了,看来我只需要萧规曹随就可以了。”
林昌恒道:“GDP方面我不担心,但是我更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快速增长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以及如何消除贫困人口。”
王运生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之前工作的柳叶区人均收入是整个柳林市最高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嘛,农业人口也不多,但是他之前也在县里干过,他知道要消除县里的贫困人口有多难,尤其是柳西县这种全境都是山区的县,贫困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王运生道:“柳西县五十多万人,只怕有四十多万都是贫困人口吧?”
林昌恒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上个月我曾经被雪灾困在了月山村,月山村你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那里是整个柳西县甚至是柳林市最穷的一个村,以前我其实没有意识到,整个柳林市最穷的一个村到底有多穷,但是这一次我被雪灾困在月山村差不多半个月,我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近距离了解月山村老百姓的穷困,以及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的困难,他们真的是太穷了,好多人家就连玉米面和红薯都得省着点吃,要不然都吃不到下一次收获,这一次的雪灾,对他们是雪上加霜啊。”
王运生也叹息了一声道:“其实我能够想象得到那种情况,我小时候也是在一个山村长大的,那时候我家也是一个样,天天吃红薯土豆,就这还吃不饱,要不是那个时候营养不良,我也不会被别人叫成王矮子,书记,你能够把这些贫困群众放在心上,我真的很佩服你!”
林昌恒道:“没办法啊,当干部这么多年,我见了太多人间的苦难,所以我当干部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许你会觉得我有一些不切实际吧。”
王运生连忙摇头道:“不会不会,我真的很佩服你。”
林昌恒淡淡一笑道:“县长,既然你来了柳西县,县政府的具体工作我就不会插手,但是我希望你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上面,争取让柳西县早日退出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让柳西县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运生能够明白林昌恒的意思,因为GDP高并不等于人均收入高,更不等于能够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日子,比如有的地方靠矿产资源,能够让地方的GDP非常高,但是这些矿产资源的收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你说这样的GDP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但是对普通人有多大好处呢?其实也没多大好处,该穷的人还是会穷。
有的地方喜欢搞那种大型的政绩工程,这种政绩工程或者说面子工程,造价非常高,对GDP的拉动力度非常大,但是这样的政绩工程对普通人又有多大好处呢?恐怕也没什么好处。
但是这样的地方,领导的政绩会很好看,领导很容易提拔。
相反,地方领导如果只关注普通人的收入,搞一些能够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的项目,这些项目未必能够产生多大的GDP,这些地方的政绩就未必好看,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肯定会很高。
可是这样的地方,领导想要提拔就难了。
现在还是有一些唯GDP论的思想,让很多地方领导只注重GDP的数量,不注重GDP的质量,更不注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
王运生当然也注重GDP,但是在柳叶区的经历,让他对GDP也没有那么太过于注重,再加上他出身小山村的经历,他倒是能够理解林昌恒的想法。
王运生缓缓点头道:“书记,你就放心吧,我也是出身小山村的干部,我自己家里都还没有脱贫致富呢,对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我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
林昌恒见王运生明白自己的意思,他欣慰地点头道:“其实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提高,我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之前大力发展的高山畜牧业和特种种植,肯定能够快速增长农民的人均收入,但是对于那些农村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加以更多的关注,让他们也能够脱贫致富。”
王运生当然也知道,农村有不少弱势群体,他们或者是因为因病致贫,或者是因为家里的顶梁柱出了意外,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或者是因为家里遭了灾,拉了饥荒,一直翻不了身,这些弱势群体,想要脱贫致富,其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进行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