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文道:“反正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帮你到底的,你就放心吧。”
林昌恒道:“那就谢谢郭哥了。”
郭炳文道:“你就别这么客气了,咱俩谁跟谁啊,这事要是让你吃了亏,那我面子上不也过不去吗?”
这几天,汪青山陪着黄嘉祥、林承祖和郭炳文三人在柳林区跑了不少国企,他们三人的团队也对这些国企的情况进行了各种评估。
柳林区的这些国企其实底子都还是不错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水平都很不错,只不过近年来随着退休工人的增加,包袱逐渐加重,而且也逐渐开始不适应市场经济,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欠缺,这才导致它们陷入了困境。
只要现在对他们进行改制,引进外来资金和管理团队,进行技术改造,这些国企还是很有希望走出困境的,对于投资商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黄嘉祥、林承祖和郭炳文三人除了自己打算入股一些国企之外,也邀请了一些相熟的投资商过来考察,他们如果有看上的企业,同样也可以入股改制。
这其中,黄嘉祥是最热心的,因为他看中了柳林区电器厂,他们黄氏集团旗下的电器厂现在已经在几个地市都有了生产基地,可是他们的产品还是供不应求,现在有一个现成的柳林区电器厂,他只需要花费不大的精力,就能够把这里建成他们黄氏集团的又一个电器生产基地。
除了考察这几家国企之外,黄嘉祥和林承祖还在考察柳林区的房地产行业,对这里的房地产行业,他们还是很感兴趣的,柳林区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还没怎么起步,毕竟这里的经济不怎么样,现在全国的房地产行业最火热的地方,也就是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正因为这样,柳林区的房地产行业才有着巨大的潜力,他们在这个时候入场,拿到的地价都是最低的,但是过两年开发好了,柳林区的房地产行业肯定也发展得很不错了,到时候他们就能够赚取巨大的利润。
尤其是现在林昌恒在柳林区担任区委书记,柳林区的经济前景肯定是看好的,他不管到了哪里,那里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黄嘉祥和林承祖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当然要趁着这个时候进入柳林区的房地产行业了。
柳林区的市区现在慢慢跟柳叶区连起来了,但是在这两个区连接的地方,还有很多空地,甚至是荒山野岭,这让柳林区的城市形象比较差,但是在黄嘉祥和林承祖眼里,这一带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在这里开发几个楼盘,以这些楼盘为中心,这一带很快就能够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这可是柳林市两个区的交界地带。
于是,黄嘉祥和林承祖都提出了要在这一带买地的要求,对于这个要求,汪青山当然是有求必应,他现在正愁这一带没人来开发呢。
于是,黄嘉祥和林承祖都各自买下了几块地,准备在这里开发房地产,而柳林区也获得了一笔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虽然现在柳林区的地价并不算高,但是地价不高那也是相对而言,按照绝对值来说,这笔土地出让金还是顶得上过去柳林区将近一年的财政收入了。
黄嘉祥也找上了林昌恒,他希望柳林区在解决了机械厂的问题之后,能够把机械厂出让给黄氏集团,或者让他入股机械厂,他会把机械厂搬到柳林区的郊区去,然后在机械厂的原址开发房地产。
不得不说,枫林集团的眼光还是非常好的,柳林区机械厂的原址就正好在柳林区和柳叶区的交界地带,那里因为以前建机械厂的原因,土地平整做得很好,旁边还有一个湖,名叫柳叶湖,如果在这里开发房地产的话,那可就是湖景房了,这在城市里属于稀缺资源了。
林昌恒也没有过多犹豫,他表示,只要机械厂的问题顺利解决,到时候就可以优先考虑黄氏集团接手,但是前提是,黄氏集团不能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除了价格要合理之外,黄氏集团还得全盘接手原来机械厂的债务和工人。
黄嘉祥对这个要求,也是一口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