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涛自己现在是全力冲击省级领导的位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离开柳林市,他现在能有这样的局面,是得了林昌恒不少力的,而且林昌恒背后的背景对他今后的发展也是很有用的,袁启涛现在算是投桃报李了。
可是袁启涛没想到,林昌恒居然不接受自己的好意,他对林昌恒道:“昌恒,你就真没什么人选可以推荐的?我记得你以前可是提拔过不少年轻干部的,这些干部都还挺优秀的,你应该是非常了解他们的吧?”
林昌恒其实哪里没有人选可以推荐呢?但是他总觉得凡事都应该按照制度来,既然现在市委在全市已经推行了绩效考核制度,那么调整选拔干部,就应该严格遵守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因为他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一个干部的命运。
当然,如果干部选拔制度当中对某些干部不公平的话,那个时候,他还是不介意用自己的力量帮这些干部一把的。
林昌恒也知道,其实就算严格执行干部考核制度,由于执行这些制度的也是人,里面就还是有可能产生不公平。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A干部在绩效考核当中排名第一,按规定可以得到提拔,他本来是财政局副局长,现在组织部把他调整到气象局局长的位置上,他的级别看似提升了,但是实权上跟财政局副局长根本比不了,这算提拔还是算贬职呢?
而B干部绩效考核成绩一般,按规定不能得到提拔,但是组织部把他从统计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调整到财政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那么他的权力实际上得到了很大的强化,这样的调整,你能说公平吗?
在干部调整的过程当中,还是有不少猫腻的,林昌恒也知道,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尽量执行干部考核制度,把人的因素尽量减少。
林昌恒诚恳地对袁启涛道:“袁书记,说实话,我也有亲近的干部,希望他们能够提拔得快一点,但是我并不希望这成为我们干部提拔的常态,我希望能够有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来决定干部提拔与否,现在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我觉得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所以我希望以后我们组织上对干部的提拔都能够严格执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让真正优秀的干部能够走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去,这样就能够避免像高名扬这样的情况一再发生。”
袁启涛沉思了起来,他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领导干部,在干部的提拔当中,领导的推荐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林昌恒的话,也给了他比较大的触动。
是啊,像高名扬这样的干部,他的快速提拔就是因为他的岳父曾经是副省级领导,又有索建华这样的高官屡次替他说话,他才能够提拔得这么快,但是这样的干部,一朝落马,如果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成绩来,高名扬是不可能提拔得这么快的,那么也就不会给组织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了。
当然,像袁启涛自己,甚至林昌恒,他们的提拔背后也有领导意图,但是林昌恒平时的表现也是非常好的,如果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成绩来,他同样也可以快速提拔。
林昌恒自己是领导意图的受益者,他却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要改进这个弊端,这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的。
袁启涛脸色凝重地说:“昌恒,这条路一定会很艰难的。”
林昌恒当然知道这条路会很艰难,因为这样会损害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利益,不过林昌恒还是诚恳地说:“袁书记,不管有多艰难,我还是想要试一试,因为这样才是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真正有利的,只要按照这样的制度严格执行下去,我们的干部队伍就会越来越优秀。”
袁启涛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说:“行,昌恒,我尊重你的想法。”
林昌恒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袁启涛并没有再强迫林昌恒,不过袁启涛也知道林昌恒过去的手下当中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林昌恒看重他们,袁启涛也同样看重他们,既然林昌恒不说,那袁启涛就来提拔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