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恒也把这些事情对乡里的干部进行了交待,然后才回了区委。
今年柳林区发生了雪灾,其它几个县区同样也发生了雪灾,柳西县的雪灾也不小,而叶海燕作为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民政工作同样由她分管,因此,她也跑了不少乡镇,对这些乡镇的救灾工作进行指挥,虽然她是一个女同志,但是跑起乡镇来,一点不比男同志差,这也赢得了不少同事的尊重。
柳西县这边的村村通工程起步比柳林区要早一些,但是现在也还是没有完成,还有很多自然村是没有通公路的,叶海燕在李家峪乡的时候就经常搞救灾工作,对那些自然村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这一次她跑了不少没通公路的自然村,对那里的灾民进行救济工作。
叶海燕跑得越多,对整个柳西县的情况就了解得越多,虽然柳西县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惊人,但是因为底子太薄,所以还是有很多农村人都处于贫穷当中,农村的基础设施也还差得很远,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幸好现在柳西县的农业税已经取消了,这让农村少了一笔巨大的负担,等以后政府的财政对他们多一点倾斜,农村的振兴还是指日可待的。
叶海燕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多为这些贫穷的老百姓们多做点事情。
一场大雪过后,2004年也就过去了,到了05年,除了柳林区和柳西县之外,柳林市其它几个县区也都搞起了公车改革,而进展得最快的,当然还是柳林区了。
柳林区目前已经把各单位应该留下的公车数量给确认了,而应该辞退的公车司机名单也都定了下来,其实这一次辞退的公车司机数量并不算太多,也就一百多人,其余减少的公车司机,有一部分转岗了,有一部分转到了车改办,开起了公车平台的车。
公车平台,也就是车改办把从各单位收回来的车组成的一个平台,各单位如果需要用车,可以直接给公车平台打电话,让公车平台派车,并支付一定费用。
在这里开车,也还是挺好的,这些司机的工作关系被转到了车改办,工资也增加了一些,主要是出车补助,每次出车都会有一定的补助,这让他们明面上的收入有所增加,当然,车改办对他们的车管理得相当严格,都是车队统一管理,让司机根本就没有操作空间了,以后这方面的费用肯定也会是大幅度下降。
除了公车平台留下的这些车,其余的那些豪车全部被拍卖了,虽然都是折价拍卖出去的,但是也收回了不少资金,以后也会减少大笔费用,算起来还是能够节约很大一笔费用。
至于辞退的那一百多名司机,区政府也多方联系企业,帮他们都安排好了工作,有个别想要自己创业的,区政府也给了他们一些优惠政策,帮他们联系了银行贷款,以帮助他们创业。
这些辞退的司机,区政府给他们安排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司机工作,他们没多少文化,也只会开个车,所以也只能给他们安排司机工作了。
但是区政府给他们安排的基本上都是私企的货车司机工作,这一行虽然比他们原来在单位开车累点,可是收入比原来在单位还是高了不少,干得多拿得多嘛,所以这些被辞退的司机也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至于那些转岗的司机,有的被安排到了各单位搞后勤工作,当然也还是工人编制,有的被安排到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大巴,现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发展期,公司规模在不断扩大,大巴车也是越来越多,对司机也有比较大的需求。
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大巴,也还是工人编制,工资结构比在单位开车灵活得多,虽然比不上在私企开大货车的工资,但是比在单位开车还是要高不少,而且还算是公家人,所以能够安排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车,也还是比较受司机们欢迎的。
另外一些司机被安排到了区公交公司开公交车,或者是安排到了长途汽车公司开长途客车,这种工作的工资跟在单位开小车的明面收入差不多,当然比不上他们原来加上一些灰色收入之后的收入了,可是他们也还算是公家人,胜在稳定,不需要再出去找工作了,所以这些司机也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又能怎么样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嘛,而且他们原来的灰色收入本来也就上不了台面,能拿这个说事吗?
总而言之,这一次区政府把这些司机们安置得还算是比较好的,至少没让一个司机失业,而且那些辞退的司机也都有一笔不错的补偿,每人都补偿了几万块钱,所以,这一次公车改革当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辞退司机的环节,也算是顺利度过了。
这个环节顺利度过,这一次的公车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当然,还是要运转一段时间之后看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太好的话,还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