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村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砖瓦房,村里面同样也修了水泥路,连接着每家每户,有的人家门口的院子里,也铺了水泥地坪,这是非常方便的,比如收了中药材、香菇、木耳等作物,就可以在水泥地坪上进行晾晒,平时搭架子在上面晾晒衣物的话,也不会风一吹就是一层灰土。
这跟过去的月山村相比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除了这些砖瓦房之外,月山村现在也建起了自己的合作社,专门养殖牛羊猪等牲畜,这些合作社的畜舍也是建得非常好的,完全不亚于人住的房子,这也很正常,这些牲畜可金贵了,村民们当然希望它们都吃得好住得好,长得白白胖胖的,等到出栏的时候能够卖个好价钱。
远处的山坡上,那些牧草正长得郁郁葱葱的,山风一吹过去,就会翻起一层浪花,只不过这浪花是绿色的,漂亮极了。
而山顶上种植的那些经济作物,现在也都已经长得十分整齐了,比如说果树、茶树等等,现在正是春天,这些树木同样也是生长得十分葱郁茂盛,让人看了就是心旷神怡。
林昌恒还是在询问着这些村干部们,现在村子里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村干部们也都喜笑颜开地说着现在的生活多么好,不少村民也围了过来,听着他们说话,有胆大的不时会插上一句,都是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还有不少村民也认出了林昌恒,因为当初林昌恒还到月山村受过困呢,在月山村还吃过饭的,他们也喊起了林书记,林昌恒也是点头一一回应着。
林昌恒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对坐在旁边的妇联主任高主任道:“高主任,你家二狗呢,是不是上学去了?”
林昌恒还记得高主任的儿子叫二狗,这让高主任又惊又喜,当年林昌恒可是在她家吃过饭的,她家还把一只生蛋的老母鸡给宰了,晚上林昌恒在她家住了一晚上的,不过高主任刚才跟林昌恒说话的时候,没敢提这茬,只能装做是不认识了。
现在林昌恒主动问起二狗,高主任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道:“二狗现在都六年级了,今天上学去了,他要是知道您又来了的话,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林昌恒笑道:“那一定让二狗好好上学啊,有时间可以带他去市里找我啊,当年他对我可着实不错呢,还替我抱了一床新被子,我得好好感谢他啊。”
高主任有一些不好意思地笑道:“瞧您说的,林市长,那不是他应该做的吗?”
林昌恒笑道:“反正这孩子挺懂事的,以后他一定会有出息的,有什么困难可以去找我啊。”
高主任喜出望外地说:“那可就谢谢您的吉言了。”
在月山村坐了一会儿,林昌恒又提出去鹿尾坳村,鹿尾坳村是月山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那里的路更险,当初叶海燕也是在鹿尾坳村困了几天,还在那里生了病,后来才被送到月山村,既然已经到了月山村,林昌恒当然想去看看鹿尾坳村。
去鹿尾坳村的路虽然大部分也是两车道,但是并不是全程两车道,因为到鹿尾坳的路实在是太险了,有些地方根本没办法修得很宽,不过好歹也是全程修起了水泥路,所以这一次也是很顺利地就到达了鹿尾坳。
一路上,叶海燕的俏脸也是一直通红,显然,她也是想起了当初在鹿尾坳,自己生病,林昌恒毫不避嫌地照顾她的情景,虽然她也知道,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再想起了,可是她就是忍不住地会想起那段时光。
她不时会偷偷看一眼林昌恒,幸好,林昌恒很是入神地看着窗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叶海燕的眼神。
到鹿尾坳的路大概有五六公里,很快车就开到了,现在鹿尾坳村也有了电话,村里的村干部看到车队到了,也带着人迎了出来,林昌恒下了车,跟他握手寒暄起来,当初就是他和另外几个人一起把叶海燕给抬出鹿尾坳村的呢,林昌恒还是记得他的。
鹿尾坳村实在太偏僻,如果不修公路的话,可以比得上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了,不过修了公路之后,鹿尾坳村与外界的来往就多了很多了,刚才一路上,林昌恒都看到好几辆手扶拖拉机往外面开过去,这就是一种好现象。
林昌恒也问了一下鹿尾坳村的情况,鹿尾坳村之前是非常穷的,但是自从前年把公路修好之后,鹿尾坳村也搞起了高山畜牧业和特种种植业,所以现在鹿尾坳村的村民们日子也是慢慢过得好起来了,很多村民们家里都建起了砖瓦房,他们的气色也好了起来。
看到鹿尾坳村的样子,林昌恒的心情也很是欣慰,连最偏远的鹿尾坳村都能够发展成这样,这证明整个柳西县都发展得很不错了。
虽然柳西县的GDP在整个湖东省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以它的基础来说,能够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且柳西县早已退出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柳西县的农民们大部分都已经脱贫,走在了致富的道路上,这就让林昌恒很有成就感了。